保健食品化妝品管理工作要點

時間:2022-12-14 09:07:56

導語:保健食品化妝品管理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保健食品化妝品管理工作要點

2013年全市保健食品化妝品監管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緊緊圍繞確保安全這一中心,突出抓好責任落實和風險防控兩個關鍵,著力夯實隊伍建設、監督檢查、檢驗檢測三個基礎,創新完善屬地管理、督導檢查、誠信建設、稽查辦案四個機制,不斷提高科學監管能力和水平,切實加強保化質量安全。

一、推進能力建設

抓保化監管隊伍建設。建立2個保健食品化妝品監管培訓實踐課堂,構建適應我市保化監管發展的長效培訓平臺,采取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相結合的方式,面向全市食品藥品監管系統保化監管執法人員進行培訓,實現“立足監管一線,培養執法骨干,適應履職需求,爭創一流業績”的建設目標,構建“素質過硬、業務精良”的保化監管隊伍,為促進科學監管、落實監管職責和加快保化健康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二、深化生產監管

(一)明確職責劃分。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各監管單位負責各自轄區保化生產企業專項整治和日常監督檢查工作,及時報告工作情況。推行網格化、痕跡化、標準化監管方式,規范執法,所有監督檢查活動都要通過執法文書、電子資料等方式記錄并予以留存和歸檔管理,并及時錄入省保化電子監管信息系統。

(二)開展“三查”,確保安全。各監管單位在加強生產企業日常監督檢查的基礎上,及時開展跟蹤檢查、有因檢查和飛行檢查,守住底線保安全。對所有生產企業每年至少監督檢查兩次,加大對受托生產、生產和質量管理關鍵崗位人員變動頻繁、間歇生產、風險監測和監督抽驗出現多批不合格或存在重大安全隱患、有重大違法違規行為被行政處罰的企業的監督檢查力度,增加監督檢查頻次。

三、推進流通監管

(一)落實監管責任。各監管單位負責轄區內保健食品、化妝品經營企業專項整治和日常監督檢查工作,及時報告工作情況。要指定具體科室和人員,負責保健食品化妝品監管工作,完善網格化與專業化監管相結合的監管模式,實現日常監管的標準化、痕跡化,避免因監管不力或不作為,形成行政責任風險。

(二)完善經營企業建檔工作。各監管單位要按照“突出重點,分類實施,整體推進”的原則,加快“一店一檔”建檔工作,摸清監管底數,為監管工作的開展打牢基礎。年底前要建立完善各自轄區內保化重點經營單位(經營保健食品化妝品的藥品經營企業、大型商場、超市、專賣店、批發市場等)一店一檔電子檔案錄入和紙質檔案建設工作;摸清除此以外監管單位的底數,完成省局保化檔案系統中的電子監管信息錄入工作。建檔不是一勞永逸的,隨著品種、生產、經營的發展,要注意及時更新,更為重要的是用好檔案,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三)推進經營企業備案工作。按照上級要求,積極協調有關部門,按照省食安辦《關于認真做好保健食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要求,開展保健食品經營單位備案登記。

(四)推動保健食品經營示范點創建工作開展。各地要選擇監管基礎較好的地區和單位,按照實施專柜專區管理(設保健食品專區標識牌),一承諾五統一的原則,即質量安全承諾、統一建立保健食品供貨商資質檔案,統一建立銷售產品合格證明文件檔案、統一建立保健食品進、銷貨臺賬,統一建立保健食品經營安全管理制度,積極開展保健食品經營示范創建試點工作,加強誠信建設,并實行動態管理,達到“人員健康、制度健全、檔案齊全、專區經營、環境衛生”的預期目標。通過以點帶面、示范帶動,促進規范經營。

(五)開展經營單位日常監督檢查工作。各監管單位要認真查找分析本地監管重點,制定詳細的保健食品化妝品經營單位日常監督檢查計劃和方案,并抄送市局。按計劃開展監督檢查。原則上對各經營單位每年監督檢查不少于一次,對重點區域、重點單位要加大監督檢查頻次。要加強監管檔案管理工作。每次檢查都要做到有記錄、有存檔,規范執法文書制作,并將監管信息及時錄入省局保化檔案系統,確保責任追究有據可查。

(六)開展集中整治行動。各監管單位要結合轄區實際,組織開展保健食品化妝品經營單位集中整治行動,重點檢查保健食品化妝品索證索票、標簽標識,打擊假冒偽劣產品和夸大宣傳行為,檢查要覆蓋保化重點經營、使用單位(藥店,商場超市、專營店、美容院),要著力創新完善稽查辦案機制,推進經營監管,整頓市場秩序,震懾違法行為。要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對利用宣講等方式(包括公益講座、健康診療、學術交流、會議等形式)宣傳、推介和銷售保健食品的,開展聯合執法,加強對產品合法性的監督檢查。

四、開展隱患排查

通過隱患排查,深化治理和整頓,解決突出問題,消除監管盲區和死角。

(一)開展生產企業原料安全隱患排查。將原料安全問題列為重點監控的風險點,根據省局確定的23種重要原輔料,結合實際,確定重點原料名單,實施重要原料登記管理,加強管控。5月底前,組織轄區內相關企業完成重要原輔料信息錄入工作;6月底前,開展對照檢查并完成信息審核整理和上傳工作。

(二)開展委托生產隱患排查。我市現有委托生產產品品種93個,品種繁多生產量大,風險程度較高。各監管單位要開展委托生產隱患排查。重點排查轄區內生產企業委托生產是否經合法批準,受托方是否根據委托方批生產指令組織生產,批記錄、檢驗情況、標簽標識、產品留樣等是否符合規定,是否落實原料供應商審核和索證索票管理制度,原輔料進貨是否檢驗,生產領取投料與出入庫臺賬是否對應一致,物料是否平衡;成品出廠是否批批檢驗;是否嚴格落實“一落實三備案”制度。通過專項排查,查找薄弱環節,做好隱患排查記錄,針對隱患排查發現的問題,做好原因分析,制定整改措施,明確人員、明確任務、明確措施、明確期限、將問題徹底整改到位,最大限度消除隱患。

(三)開展經營環節隱患排查。重點排查索證索票、進貨查驗和臺帳制度的建立執行情況,保健食品化妝品標識情況;是否存在經營假冒偽劣、非法添加或聲稱未經批準功能保健食品化妝品的行為;是否存在夸大、虛假宣傳等違法廣告行為;是否存在銷售超過保質期的保化產品;是否存在經營、使用未經過批準或備案的化妝品等行為。各監管單位要做到有排查記錄、有問題分析、有整改措施,留下痕跡,確有實效。

(四)強化檢驗制度落實。6月底前健全轄區內生產企業檢驗設備設施、檢驗人員及檢驗項目監管檔案,通過監督抽驗、檢驗能力考核和現場檢查等方式,督促企業配備必備的檢驗設備和具備相應能力的檢驗人員,加強原料進廠檢驗和成品出廠功效成分檢測力度,通過企業自檢能力的提升和加大檢驗力度,降低產品質量風險。

五、加強監督抽驗

上半年,市局將制定出臺2013年保健食品化妝品監督抽檢計劃。各監管單位要落實《食品安全法》、《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的相關要求,配合做好本地區監督抽驗工作。對監督抽驗發現的不合格產品,要及時組織查處,追根溯源,徹底消除產品安全問題。

六、加強宣傳引導

要結合生產、流通領域監管工作的開展,將社會宣傳與日常監管有機結合,充分發揮新聞媒體、行業協會、社團組織等在開展輿論監督、促進行業自律、維護消費者權益等方面的作用,及時跟蹤報道監管工作進展和成效,曝光典型違法違規企業和違法產品,積極構建全社會廣泛參與的監管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