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體育局工作要點
時間:2022-06-23 04:22:25
導語:教育體育局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21年,面對“十四五”新機遇,站在現代化新起點,圍繞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目標要求,聚焦“公平”與“高質量”兩大主題,落實立德樹人、“五育”并舉的教育理念,保持燃燒激情、爭先進位的奮斗姿態,奮力繪就我縣教育體育高質量發展新的藍圖。
一、全面加強教體系統黨的政治建設
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要位置,落實黨的建設總要求和黨的組織路線,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建設水平。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加強政治建設的方向引領。加強和完善黨對教育體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制定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制度,抓好“四個清單”落實工作,推進主題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開展教育系統黨建研究,推進學校黨建“一校一策”課題研究。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意識形態陣地建設和管理。開展基層黨組織建設質量提升行動,增強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建立完善民辦學校黨建考評機制,把黨建作為民辦學校章程和年檢重要內容??偨Y宣傳好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涌現的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先進事跡。做好教育系統群團工作,推進學校共青團改革,發揮教育工會職能。
二、加快推進教育項目建設
按照“小學就近入學、初中相對集中、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的原則,根據城鄉一體化綜合發展規劃、學齡人口變動趨勢以及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學需求等因素,科學謀劃教育布局。加快推進二中新校區建設,建成并啟用四十八中分校、師范附小分校、澮水路小學、浮槎山路小學等4所學校,科學有效地做好城實驗第二小學、翠微亭學校、包公大道延段學校、特教學校遷建、長臨河學校新校區、等7所中小學的設計、勘界、立項前期工作。推進安師大實驗學校學生公寓等11所學校教育類政府性預算項目、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項目和16所中小學薄改提升建設項目。
三、打造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健全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依法保障教師待遇和地位;優化教師隊伍管理機制。貫徹落實《縣全面實施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實施方案》,推行中小學教師“無校籍”管理,確保城鄉中小學校師資均衡,推動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探索建立教師教育質量監測評估機制和中小學教師校長專業發展支持服務體系,努力構建有利于名師名家成長的教師管理機制,加強教研隊伍建設,培養造就教學名師,鼓勵教師在實踐中大膽探索,創新教育模式和教學方法,造就一批本土教育家。
四、完善德智體美勞全面育人體系
全面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堂進頭腦,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構建組織網絡化、管理規范化、目標系列化、內容具體化、評價多元化的德育工作體系,切實增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時代性、針對性和實效性。保障學生身心健康,深入落實《市中小學辦學行為“十不得”》,建立常態化學業負擔監測機制,切實減輕違背教育教學規律、有損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的過重學業負擔,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全面推進課后服務,落實《市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實施方案》,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選擇有資質、有保障的校外社會機構參與課后服務,不斷豐富課后服務內容,提升課后服務質量。把學校體育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好落實,以普及校園足球、校園籃球為引領,示范帶動其他體育項目覆蓋。進一步強化學校美育育人功能,大力開展以美育為核心的跨學科教育教學和課外實踐活動。深入開展勞動教育,開足開好國家規定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和通用技術課程。促進學習興趣和能力的養成,培養學生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建立日??萍冀逃c“青少年科技創新縣長獎”、“最美小創客”等科技教育競賽活動相銜接的機制。積極探索五育并舉量化考核體系,構建學生全面發展長效機制,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五、強化教育公共服務保障
一是完善優質教育資源供給機制。加大教育投入,按照擴大增量、盤活存量的原則,強化經費、師資等政策支持。深入開展“美麗校園”和“新優質學?!眲摻ā猿止嫫栈菰瓌t,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持續推進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提升工程,培育和壯大新優質義務教育學校群,推廣集團化辦學,加大合作辦學力度。二是健全困難學生教育幫扶體系。構建和完善學生資助智慧模式。發揮教育精準扶貧“一單式”信息系統在精準控輟、精準資助上的作用。加大教育扶貧工作推進力度,嚴格落實教育扶貧政策,圓滿完成教育扶貧工作。三是廣泛開展學校愛國衛生運動。深入組織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健全學校衛生管理機制,組織師生健康教育,強化學校傳染病防控,全面改善學校環境衛生條件。全面總結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經驗和不足,建立教育系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機制,開展應對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培訓,提升應急處置工作能力。
六、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督導評估
深化教育督導改革,促進教育督導機構更好行使職能。加強督導評估隊伍建設,建立完善督學準入制度。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加強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強化監測結果運用。落實中小學校管理評價制度,有效發揮目標績效管理考核作用,進一步完善政府一次性績效獎勵的正向激勵機制。健全教育專項督導制度,有效推動教育熱點難點問題解決,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定期組織督導評估,開展重點工作督查績效評價,跟蹤監測分析工作進展,壓實主體責任。
七、推進長三角教育一體化發展
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推進教育各領域加強交流和深化合作。一是建設中小學校長及教師培訓聯動平臺,選派優秀年輕干部到滬江浙跟班鍛煉,打造教育人才高地。二是探索基礎教育各學段學科建設的共享機制,形成跨區域的交流機制,構建教育一體化發展的課程合力。三是繼續加大教育基礎設施和裝備建設的投入力度,推動教育信息化,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四是深化基礎教育合作,積極引進江浙滬優質教育資源,通過設立分校、整體托管、學校聯盟等方式,提升辦學水平。
八、提升體育發展水平
一是深入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全面普及群眾體育。以舉辦大型高規格的體育賽事為引領和帶動,廣泛開展各類小型、分散、多樣的全民健身活動,切實提高廣大群眾的參與度。二是健全完善群眾體育組織網絡。加強縣級以下鄉鎮、村(居)體育組織建設,著力構建多層次、多門類、全覆蓋的城鄉群眾體育組織體系。在活動場所、活動器材、活動經費上對群眾體育組織給予扶持和支持,積極扶持、引導、利用民間資本和力量,建設各類體育俱樂部,使其在人才挖掘、培養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三是積極引進社會資源,推動體育產業發展。全面落實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扶持發展的扶持體育產業政策措施,鼓勵和支持各個主體、各種資源、各類資金進入體育產業領域,切實加快體育培訓業、體育健身休閑業、體育用品制造和零售業等體育產業發展。
- 上一篇:教育體育局職成教辦工作計劃
- 下一篇: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運營考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