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監管工作意見
時間:2022-08-04 10:10:25
導語:企業監管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3年全市企業監管工作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建設“三型工商”為目標,按照“打基礎、謀長遠,抓落實、求實效,多協調、重整合,會指導、促發展”的思路開展企業監管工作,積極推進“四個轉變”,加強“四化”建設,使全市以經濟戶口管理為基礎的企業監管工作,在科學監管上再上一個新臺階。
一、狠抓基礎工作,在謀長效管理上下功夫
(一)進一步完善具體操作規范。各地要按照經濟戶口管理辦法和配套制度的規定,進一步完善具體操作規范。要加強機關與基層的聯動,機關要適應工商分局(所)綜合監管的需要,改變指導方式和考核方法,提高監管效能。要進一步完善工商分局(所)以崗位責任制為主要特征的網格、崗區、片區等多種形式的監管責任制,做到職責明確,考核有據,責任到人。年內要特別突出實地檢查和書式檢查的程序化、規范化建設,細化工作流程。對實地檢查,要進一步明確檢查情形、檢查時間、問題處理方法等內容。對書式檢查,要從文書下達、信息反饋、跟蹤監管、案件查處等環節逐一規范;對年檢材料的提交、審查、記錄、運用等方面內容也要進一步規范。
(二)嚴格執行操作規范,確保監管記錄的準確性、及時性和完整性。各地要進一步加大對經濟戶口管理制度和業務軟件的培訓力度,加強授權管理以及對任務下達、檢查、警示管理、督查管理等軟件的應用指導。進一步規范重、熱點行業標注、市場主體下發、檢查組劃分、監管責任人確定、檢查信息錄入、案件查處、警示管理等操作程序。要注重監管信息記錄的準確性、及時性和完整性,各類監管信息,包括各類檢查信息、案件信息、企業風險信息、法定代表人不良行為信息、檢查中需要說明的情況等等,要及時錄入信息系統。要加強年檢信息的采集,對企業登記事項、備案事項、對外投資情況、經營情況等機讀信息要與年檢報告書填報內容一致,尤其是企業營運狀況要注意根據企業填報內容認真勾選,十項經營數據要準確錄入。
(三)加強經濟戶口示范點建設。各直屬局、分局要按照“領導班子重視、日常管理規范、履行職責到位、業務操作熟練、硬件配置優化”的要求,認真開展經濟戶口管理示范點創建活動。各直屬局、分局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不少于兩個工商分局(所)為經濟戶口管理示范點。示范點建設的標準要以省級文明工商所考核標準為依據,各單位要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圍繞示范點建設的標準、要求和目標,研究既符合依法監管、科學監管要求,又有自己特色的具體指導意見。要采取召開現場會、交流會、推進會、研討會等方式,充分發揮示范點在推進基層經濟戶口管理中的示范作用,市局將于下半年召開全系統經濟戶口示范點經驗交流會,以推動全市工商系統經濟戶口管理工作的開展。
(四)認真開展督查考核工作。各地要繼續強化經濟戶口管理工作督查力度,修訂考核內容,細化部門督查職責,完善督查方式方法,突出“責任實、檢查實、數據實”的考核重點。要注重督查效果,及時通報督查情況,落實整改措施,對經濟戶口管理各項工作切實起到推動作用。根據省局要求,市局將會同相關處室對全市經濟戶口管理工作情況組織兩次以上督查,并以局機關名義發文通報督查結果。要加強數據質量檢查,各直屬局、分局包括工商分局(所)要培養一名經濟戶口管理聯絡員,作為各地業務指導的教練員和數據質量的檢測員。通過數據質量檢查工具,統計、查詢等輔助軟件以及與書式檔案核對等途徑,對經濟戶口管理數據錄入質量進行檢測,及時糾正數據錄入的錯誤,提高數據質量。
(五)逐步完善操作軟件。各地在經濟戶口管理軟件使用過程中,要結合工作實際,匯總分析操作軟件存在的問題,包括督查軟件、任務下達軟件等,對數據項的采集、字典庫的設定、數據關聯規則、信息提示等方面問題,要及時向市局提出合理化意見和建議,以便逐步完善操作軟件。
二、狠抓落實,切實履行監管職責
(一)狠抓實地檢查任務的落實。對重點行業企業每年不少于一次的實地檢查,涉及八個必查事項內容的檢查以及對退出企業的檢查,各地要嚴格按照經濟戶口管理辦法及配套制度的規定,狠抓實地檢查任務的落實,實地檢查任務,原則上要按序時進度逐月完成,全年檢查任務要在11月20日前全部完成。要在往年監督檢查工作的實踐基礎上,合理安排檢查計劃,突出檢點,整合檢查內容,提高檢查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要切實落實各種形式的崗位責任制,研究探索實現監管目標的方法和途徑,堅決杜絕虛假檢查,提升監管效能。
(二)認真完成各類專項檢查。各地要按照政府和上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開展專項檢查的要求,周密部署,抓好落實。重點組織好對企業登記機構和注冊資本“兩虛一抽逃”行為的檢查,對企業登記機構整治,還要做好管理情況分析。配合有關部門開展對外勞務、安全、環保、建筑等領域的專項整治。要嚴格審查檢查對象的主體資格,確認前置審批手續是否合法、有效,是否存在超范圍經營和無照經營行為。要嚴厲打擊專項整治中發現的各類非法行為,對情節嚴重、性質惡劣和社會反響強烈的案件,要依法予以從重處罰。要明確重點地區和重點環節,講究工作方法,確保實效。對每一次檢查要做到事前有準備、事中有落實、事后有結果。要按照上級確定的時限,及時上報專項檢查情況。
(三)充分發揮年檢集中書式檢查的作用。對符合受理條件未能當場通過年檢的,要出具受理通知書,并在5個工作日內審查錄入完畢。對年檢提交材料不齊全或內容不完整的,要出具不予受理通知書,載明不予受理的理由以及再次提交的期限。對申請延期年檢的,要將延期年檢的事由和延期年檢期限及時錄入年檢管理系統。網上年檢申報率,全市不低于90%。通過網上申報年檢的,要在5個工作日內預核準完畢。各地要充分運用證照聯動監管軟件,對相關部門已告知企業前置許可被吊銷、撤銷或失效的信息以及個人不良信息,及時錄入系統并實施相應管理。逾期未年檢企業進入批量吊銷流程的,在決定吊銷前要逐戶實地檢查一次,確保吊銷的準確性。
(四)注重提示信息在年檢中的運用。對系統中有前置許可被吊銷、撤銷或失效警示信息的,或因設立登記時錄入的許可證件有效期限過期而進入信息系統提示的,以及在日常檢查中發現前置許可失效的企業,在年檢中要嚴格把關,責令其改正后方可通過年檢。有查無下落警示的企業申報年檢,要督促其辦理住所變更登記后方可辦理年檢。有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或營業期限屆滿警示的企業,要在警示解除后方可辦理年檢。有立案警示的企業,要了解案件查辦、違法行為查處糾正情況,提出擬辦意見,報領導審批決定是否辦理年檢。對因宣告破產或判決解散,被政府及相關部門依法責令關閉,被政府相關部門吊銷、撤銷專項許可或前置許可期限屆滿進入警示的企業,公司制企業已進行清算組備案、非公司制企業主動提交了解散事由出現的文件的,應當按照進入清算企業的規定辦理年檢;未辦理清算組備案的,責令其辦理清算組備案后方可辦理年檢。分支機構隸屬企業法人營業執照被吊銷或被撤銷、撤回設立登記的,不予辦理年檢,責令其限期辦理注銷登記。
(五)強化任務下達程序的運用。各地要加強對監督檢查軟件的培訓與應用,特別是任務下達和反饋系統,要做到人人都能熟練掌握操作要領,得心應手、應用自如。年內上級下達的各類檢查任務包括專項檢查、個案交辦,在下發文件布置任務的同時,凡能通過檢查任務軟件下達的,都要通過該系統布置。各地在使用該系統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和有關建議要及時上報市局。
三、重視部門間工作協調,推進經濟戶口管理的廣泛運用
(一)要抓好對機關部門的培訓。各直屬局、分局要加強對機關業務工作的指導,機關相關部門對經濟戶口管理辦法和配套制度以及相關軟件有培訓要求的,監管條線要積極給予幫助。及時幫助解決軟件運用中的問題,掌握經濟戶口管理工作在機關的落實進度。對工作中發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要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
(二)強化對業務條線工作指導。各地要選擇基層工商分局(所)作為聯系點,健全上下互通的工作機制,及時了解經濟戶口管理的基本情況和工作部署的落實進度。監管條線在做好本條線工作的同時,尤其要加強對機關業務條線工作的指導,包括授權情況、督查情況、任務下達情況以及考核督查情況的指導,主動配合有相關條線實施經濟戶口管理工作。
(三)促進監管工作的整合。各地要充分利用現有的信息技術手段,整合工商系統各類管理信息,建立起統一有序、規范高效的市場主體監管服務平臺。監管條線要指導相關業務條線,在各項監管服務中,充分利用市場主體監管信息平臺,同時不斷充實監管信息。要充分利用經濟戶口管理平臺,掌握管理對象的動態變化情況、實施有效監控,要利用經濟戶口管理的基礎信息,采取分類監管、記錄披露、行為限制等多項功能,提高執法效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利用監管信息,為經濟發展提供服務
(一)加強行政指導工作。各地要確立監管為發展服務的理念,積極采用指導、勸告、提醒、建議、行政告誡、行政調解等非強制性手段,彌補行政強制、行政處罰等管理手段的不足,以更好地實現行政管理的目的。行政指導應當立足法定管理職能,要與工商行政管理各種監管手段綜合運用,要在信息公開、年檢、檢查、辦案、評先評優等方面,根據實踐逐步完善,形成統一的制度和規范,對行政指導的基本原則、適用范圍、指導內容、指導方式、操作程序等做出明確規定。要加強對行政指導工作的調研,在調研的基礎上,總結經驗,逐步提升行政指導工作的力度、廣度、深度,引導市場主體在法規許可的范圍內良性運行。
(二)繼續做好年檢分析。要加強企業情況分析,利用已檢市場主體分析軟件,重點分析企業存續的狀態和盈虧情況,各地還可以結合本地實際對不同行業企業的經營狀態、存續情況、盈虧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分析報告既要上報省局,更要報當地政府或相關部門,為政府或行業部門決策提供必要的服務。
(三)積極參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各地要按照信用聯動監管辦法的要求,認真審核處罰信息和吊銷信息。各直屬局、分局監管科要在每月20日前將不宜向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提供的吊銷信息和案件信息,上報市局企業處,由市局向省局企業處匯總。各地要按照信用約束管理辦法的規定,做好相關信息的記錄,并對外提供查詢服務。各直屬局、分局監管科要在每季度末月的25日前以電子郵件方式上報一次對企業實施信用約束的相關工作臺帳。
五、積極探索,勇于創新,提高科學監管水平
各地要積極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特別是圍繞當前企業監管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深入基層廣泛調研,及時總結推廣好經驗、好做法,探索研究開展職能工作的新途徑、新辦法,推動監管工作不斷創新。創新工作要把握依據法定職責和經濟戶口管理制度,在做實上創新,千方百計地把基礎工作做實。要深入學習、研究經濟戶口管理辦法和相關制度,在書式檢查的規范化建設上有所突破。要加強對吊銷企業法定代表人解除限制規范的研究,改變解除警示行為隨意性的狀況。進一步研究對退出企業的檢查內容、檢查方法。要進一步提升對重點行業企業的監管效能,采取多種管理方式方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結合經濟戶口管理、專項執法檢查、日常檢查,把行政監管和行政指導工作有機結合,規范行政指導內容、方式,指導企業依法開展經營活動,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 上一篇:基層工商所互學互促活動方案
- 下一篇:工商系統財務管理實施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