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招生指導意見

時間:2022-08-21 09:25:39

導語:中小學招生指導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小學招生指導意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認真貫徹《關于推進2012年中考改革工作的實施意見》(通政辦發〔2012〕47號),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深入實施課程改革,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堅持“公平、公正、公開、擇優”的原則,認真執行招生政策,切實規范招生行為,著力構建和諧的招考氛圍,努力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特色、和諧發展。

二、招生計劃

1.今年全市初中畢業生11073人,高中階段招生計劃總數11050人,其中本市普通高中招生5850人、職教招生5200人,升入高一級學校的比例達99.8%以上。

2.全市小學畢業生10003人,必須100%升入初中。

3.全市小學一年級招生總數預計為10078人。要確保年滿6周歲的適齡兒童全部入學。輕度弱智兒童原則上要隨班就讀。

4.市特殊教育學校計劃招收小學一年級培智班、聾啞班各一個,共計20人,年齡一般不超過12周歲,且無其它疾病。

三、招生辦法

1.普通高中階段招生必須嚴格執行招生政策、招生計劃和錄取審批程序。公辦普通高中招收擇校生要嚴格執行“三限”政策,每個學校招收擇校生的比例最高不得超過本校當年招生計劃數(不包括擇校生)的20%。外市縣普通高中不得在我市招生。往屆生不得錄取為我市四星級普通高中的統招生。

2.熱點普通高中實行推薦生制度。中學推薦生人數按本校招生計劃的70%確定,推薦生名額根據初中畢業生數按比例分配到各初中學校實行實名推薦;白蒲中學推薦人數按本校招生計劃的60%確定,推薦生名額根據初中畢業生數按比例分配到各初中學校實行計劃推薦。各學校必須按照規定的推薦辦法進行規范操作。

3.特色高中學校自主招生。市二中、薛窯中學可招收本市藝術、體育、科技具有特長和較大發展潛力的學生并實行自主招生。省級課程基地中學可在本市招收與基地課程實施直接相關的特長生,并實行自主招生。自主招生學校應制定招生章程,在相關部門的監督下自行組織加試。

4.五年制師范定向生的招生,今年仍采用“擇優錄取、協議定向,免收學費、跟蹤培養,考核合格、落實就業”的原則進行。凡被錄取的師范定向生不得再被其他任何學校重復錄取。認真執行《關于下發2013年五年制師范定向生招生計劃的通知》(通教高〔2013〕4號)和《市2013年五年制師范定向生初中校長實名推薦入學實施方案》。

5.五年制高職招生,繼續執行省教育廳和市教育局下發的有關文件,進一步加大招生宣傳力度,規范招生行為,嚴格錄取規程。省中等專業學校有四個五年制高職專業,分別為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應用電子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和建筑工程項目管理。

6.中等職業學校招生,依照志愿優先的原則,按公布的招生計劃和考生志愿投檔擇優錄取。未被錄取的考生,可通過中招管理系統平臺,在沒有完成招生計劃的學校中,自行選擇學校進行申報,由學校實行自主注冊招生,在規定的時間內統一辦理錄取審批手續。報考我市職業學校且取得學籍的,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免學費政策和國家助學金政策。沒有省、市在我市招生計劃的外縣市職中、技校不得在我市招生。

7.義務教育階段招生由市教育局和各鎮(區、街道)人民政府負責實施。各鎮(區、街道)要建立招生工作領導組,統籌安排本轄區招生工作。小學招生要確保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要及時向適齡兒童父母或監護人發放《義務教育入學通知書》,監護人持《義務教育入學通知書》帶適齡子女到規定學校報到。各鎮各小學一律不得招收6周歲以下的學生(小學一年級入學年齡為2007年8月31日前出生)。初中招生要嚴格執行小學畢業班在籍學生必須100%升入初中的規定。各鎮招生領導組負責組織好入學的交接工作。所有初中招生實行就近入學,本市內不得跨鎮(區、街道)招生、不得跨校借讀(常青初中、高明初中因鎮區調整可視具體情況作過渡性安排),確有特殊情況的必須按規定辦理相關手續。各鎮(區、街道)要積極動員適齡智障、聽障兒童到我市特殊教育學校入學,動員適齡盲童到市盲校報名入學。

8.幼兒園的招生,在時間上與小學招生要基本同步,確保適齡幼兒入園率不低于99%,嚴格控制班額,小班嚴禁招收“小齡生”(小班入學年齡為2010年8月31日前出生)。積極創造條件開展0~3歲嬰幼兒的早期教育。

9.各初中、小學要執行《省中小學管理規范》,嚴格控制班額,要達到《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主要指標》規定的班額要求:“原則上小學班額不超過40人,初中班額不超過45人”。創造條件開展小班化教學,小班化班額30人左右。嚴禁以任何名義舉辦所謂重點班、實驗班等,嚴禁以辦班名義收取捐助費、擇校費。

10.對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要求到我市中小學就讀的,各鎮(區、街道)、各中小學要提供學位給予落實。外來人員子女如在本市繼續升學,必須在本市相關學校報名、填報志愿、考試并錄取。升入普通高中的外省市戶口學生在報考普通高校招生考試時,按國家和省的高考有關政策執行。

四、招生要求

1.切實加強對中小學(幼兒園)招生工作的領導。由市招生工作領導組統一管理全市中小學(幼兒園)招生工作,所有招生學校必須按照規定進行招生。2013年繼續加大對各初中升學率,尤其是對升入本市職校情況的考核力度,確保高中階段入學率達到99.8%以上。

2.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要求,建立學校“一把手”負責制。各學校嚴禁進行虛假宣傳和擅自印發任何招生宣傳資料或擅自在媒體上策劃宣傳活動,嚴禁畢業學校為市外學校提供機會進行宣傳和向除市教育局招生部門以外的任何單位、個人提供生源信息,嚴禁強迫或變相強迫考生及其家長報考或選擇學校,嚴禁各種形式的賄招,否則將追究有關單位“一把手”和相關人員的責任。

3.高中階段招生考試收費嚴格按照省蘇教財〔2005〕27號、蘇價費〔2005〕110號、蘇財綜〔2005〕27號文件執行。招生學校要嚴格執行公辦高中擇校生“三限”政策,必須嚴格按照省物價局蘇價費〔2007〕98號文件和教監〔2011〕8號文件執行。要切實加強各類學校收費的監管,確保規范收費。

4.各招生學校必須嚴格執行有關收費政策,堅決制止與招生錄取掛鉤的亂收費,違者將依據《省教育亂收費黨紀政紀處分的暫行規定》嚴肅查處。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普通高中就讀的學費,按省、市規定的減免政策執行。

5.嚴格執行招生工作規范和紀律。各級干部和招生工作人員要嚴格按照招生工作要求開展工作,確保招生工作任務的完成。要與公安部門加強協調,執行戶籍管理規定,不隨意變動考生的姓名、年齡和戶口所在地,以保證招生工作公正、公平、公開進行。各級各類學校必須嚴格執行學籍管理規定,不得偽造有關考生資格的證明材料。幼兒園小班、小學一年級招生嚴禁招收“小齡生”,否則將不給公用經費、不給師資編制、不給建學籍,同時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6.加強對招生錄取工作的監督檢查,嚴肅查處各種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為。對于違反招生錄取政策規定,擾亂招生錄取工作秩序,損害人民群眾利益的行為,從嚴追究有關當事人、責任人的責任,涉嫌違法犯罪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