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法律服務團建設工作意見
時間:2022-12-05 09:45:28
導語:專業法律服務團建設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進一步深化與提升專業法律服務團工作,擴大專業法律服務團覆蓋面,提升服務我市趕超跨越的能力和水平,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進一步明確專業法律服務團工作職責
(一)大項目建設法律服務團的主要職責:重點做好全市投資過億元大項目和骨干企業的法律服務工作。圍繞提升大項目建設質量和培植骨干企業組織開展專項調研或專項活動,向有關單位提出法律建議或法律意見書。積極參與大項目合同審查、簽約談判、落地開工等工作,積極服務成長型企業,推進“613”工程,幫助項目企業防范法律風險,促進企業做大做強。做好大項目建設招投標、融資擔保、合同簽約、拆遷安置補償等公證,確保項目順利推進。運用公證、調解等手段配合有關部門處理大項目建設過程中出現的矛盾糾紛,為大項目建設營造良好環境。
(二)招商引資法律服務團的主要職責:重點做好全市招商引資項目的法律服務工作,并協助招商引資部門處理好有關法律問題。圍繞招商引資項目積極提供法律風險評估,為各級黨委、政府領導當好法律參謀。積極參與外出招商以及招商引資項目合同審查、簽約談判等工作,幫助招商單位防范法律風險。做好招商引資項目招投標、融資擔保、合同簽約、拆遷安置補償等公證,確保項目順利推進。運用公證、調解等手段配合有關部門處理招商引資項目建設過程中出現的矛盾糾紛,為招商引資營造良好環境。
(三)城鎮建設法律服務團的主要職責:重點做好重點園區建設、重點片區建設、中心鎮(村)建設以及城鄉環境建設涉及的土地征用、基礎設施建設、拆遷安置等法律服務工作。圍繞重點園區等城鎮建設組織開展專項調研或專項活動,向有關單位提出法律建議或法律意見書。做好重點城鎮建設項目招投標、融資擔保、合同簽約、拆遷安置補償等公證,確保項目建設順利推進。運用公證、調解等手段配合有關部門處理城鎮建設中出現的矛盾糾紛,為城鎮建設營造良好環境。
(四)社會民生建設法律服務團的主要職責:重點做好就醫、就學、就業以及道路交通事故、勞資糾紛、婚姻家庭糾紛等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法律服務工作。圍繞涉及民生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組織開展專項調研或專項活動,提出法律建議或法律意見書,為各級黨委、政府領導當好法律參謀。針對社會弱勢群體,特別是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大力開展法律援助工作。
(五)鎮域經濟發展法律服務團的主要職責:重點做好重點鎮(街道)、農業示范園、示范基地和示范企業的法律服務工作。圍繞發展壯大鎮域經濟、發展現代農業,開展有關專項調研或專項活動,提出有關法律建議或法律意見書,為鎮(街道)黨委、政府當好法律參謀。積極參與鎮域經濟發展規劃、園區建設、特色農業發展等工作,推進農業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戶等規范發展,防范法律風險。運用公證、調解等手段配合有關部門處理鎮域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矛盾糾紛,為鎮域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六)涉外經濟法律服務團的主要職責:重點做好外經外貿企業、外商投資項目、出國勞務等法律服務工作。圍繞發展外經外貿,收集我市外經外貿活動中相關法律信息,提出法律建議或法律意見書,為我市外經外貿事業發展當好法律參謀。積極參與涉外商事法律糾紛的處理,為企業開展涉外商事活動提供項目法律論證、法律政策咨詢,通過舉辦專題法律培訓班等形式,提高企業管理和業務人員的法律素質,幫助企業防范涉外商事法律風險。積極為我市對外交流、出國勞務等人員辦理涉外公證業務,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
二、進一步明確工作機制及工作措施
(一)團長負責制度。各法律服務團團長為第一責任人,負責制定工作計劃,組織帶領專業法律服務團下設的法律服務小組,開展有關專業法律服務工作。各法律服務團團長單位確定一名秘書長,協助團長工作,做好本服務團的調度、聯系工作。
(二)小組服務制度。法律服務團主要采用小組服務的形式,每組3—6人,原則上由同一法律服務機構執業人員組成,各組長帶領本小組成員開展有關專業法律服務工作。各小組對本法律服務團負責,各小組長向團長匯報工作。
(三)領導聯系制度。市局縣級領導干部分別聯系1-2個專業法律服務團,及時協調解決所聯系法律服務團在服務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并同時確定一名局機關科室負責人作為聯系人,協助聯系領導督導、調度法律服務團工作。法律服務團團長應加強與聯系領導的溝通,及時匯報工作措施和工作進展情況。
(四)工作指導制度。司法行政機關、行業協會應加強對各法律服務團的組織指導,及時協調解決服務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各法律服務團對涉及本專業的法律服務工作提出指導性意見,及時解答法律服務團成員有關法律咨詢,組織辦理好有關重大法律服務事項。
(五)優先服務制度。各法律服務團對于涉及大項目、招商引資、城鎮建設、“613”工程、園區開發建設、鎮域經濟發展、涉外經濟以及農民工等弱勢群體的法律服務事項在主動提供服務的同時,開辟“綠色通道”,優先受理,并壓縮相應承辦時限。
(六)對接協調制度。各法律服務團積極加強與各級政府、經濟園區和發改、經信、商務、招商、住建、規劃、民政等重點部門以及規模以上企業的聯系,及時掌握重大招商項目、重點建設項目和重點工程進展動態,建立法律服務團與重點項目、重點工程及經濟園區銜接協作工作機制。
(七)定期會議制度。各法律服務團每季度至少召開一次工作會議,通報工作進展情況,交流工作經驗,研究工作措施,會議由各法律服務團團長召集和主持。
(八)服務項目研發制度。各法律服務團發揮集體智慧和團隊精神,集中專業人員針對專業服務內容以及疑難、綜合服務事項進行研討,列出服務清單,研發相應服務產品,并形成操作規范,提供給法律服務團成員。
(九)工作信息報送制度。市專業法律服務團辦公室設在市司法局公證律師管理科,負責法律服務團整體工作的安排、聯系、調度等。各法律服務團及成員應及時向市司法局公證律師管理科報送工作信息,同時,團長單位每月填報一次《法律服務團工作情況統計表》,并每季度總結一次工作開展情況,隨同業務報表一并報送。
(十)獎勵表彰制度。專業法律服務團工作開展情況將納入法律服務人員日常工作考核范圍,年終,對于工作突出的單位和個人,市局將予以表彰。對于開展工作成效顯著的法律服務團或法律服務機構,市局和相應協會將設立基金予以補助。
三、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
(一)提高思想認識。各法律服務團以及每一位成員要圍繞我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目標,加速趕超跨越的新形勢,按照“三高一大”的總要求,以開展“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為抓手,認真分析研究市里出臺的一系列發展政策和措施,緊緊把握當前發展機遇,充分發揮專業法律服務團的職能作用,真抓實干、提速增效,在服務大發展中實現自身的發展。
(二)加強督促落實。市司法局、市律師協會、市公證協會和市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協會以及聯系領導將不定期對法律服務團的工作進行督促檢查。各法律服務團要圍繞做實、做深專業法律服務團工作,在取得實效上下功夫,認真落實團長負責制度、小組服務制度、定期會議制度、領導聯系制度等工作機制,團長、組長要切實發揮好帶頭作用,各法律服務機構要對本單位法律服務團成員給予大力支持,在工作安排上予以照顧、傾斜。
(三)加強相互配合。各法律服務團均由不同法律服務機構、不同法律服務行業的人員組成,各法律服務團成員之間要認真配合,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同時,注重發揮不同法律服務職能的優勢,創新法律服務形式,為全市中心工作提供更加全面細致的法律服務。
(四)加大宣傳力度。市司法局、市律師協會、市公證協會和市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協會將及時通過電視臺、電臺、報紙、網絡等媒體集中宣傳法律服務團成員、聯系方式、工作職責等法律服務團基本情況,大力宣傳工作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和好的做法,同時,市司法局《司法信息》將設立專刊及時通報專業法律服務團工作開展情況,進一步擴大專業法律服務團的社會知曉率和社會影響力。
- 上一篇:司法行政檢查工作要點
- 下一篇:建筑經濟審計偏差的現狀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