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局綜合整治工作總結

時間:2022-04-13 05:50:00

導語:交通局綜合整治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交通局綜合整治工作總結

自我市交委會成立以來,我局嚴格按照市委和交委會的工作部署,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以“三個交通”建設為主題,以抓好交通保障服務為重點,以整治交通秩序為主要內容,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文明行業建設,規范市場經營服務行為,強化安全監管,全力服務民生出行,著力治理市民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較好地完成了我局承擔的各項工作任務。現將具體工作完成情況總結如下:

一、城市道路綜合整治取得顯著成效。

(一)交通基礎設施面貌顯著改觀。一是三年來我局全面加強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先后改建通車哈雙北線齒輪路至繞城高速路6.9公里,城市主干道標準老機場路段24.4公里,伊哈公路松浦大橋至朱家路段11.9公里,哈同公路韓家洼子至鋼絲繩廠路段9.35公里,改建綏滿公路大耿家至萬寶鎮路段14.9公里。新建至阿城公路44公里。二是公交線網及場站建設取得新的成果。圍繞“北躍、南拓、中興、強縣”城市發展戰略的實施。我局全面推進公交線網優化調整。加快松北區“一環兩橫三縱”架構的公交線網建設,開通、調整、延伸了7條公交線路,暢通了新老城區居民出行。發展群力新區公交線網,調整3條公交線路進入群力新區,方便了新區居民不同方向公交出行。繼續優化老城區線網結構,調整了31條公交線路,填補了11個區域公交空白點,重點解決了8個新建小區9萬余居民公交出行問題。公交211路、339路采取發定點班車的形式,解決了安康社會福利院、白漁泡濕地公園、慶豐村區域4000余名居民出行問題。配合“中興”大規模路網改造,對448條次的公交線路進行了臨時調整,采取多項便民舉措服務市民出行,確保了重點工程施工期間市民公交出行秩序不亂。在公交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引導郊區公交企業投入資金近1500萬元,完成了5.5萬平方米公交停車場站、庫房及配套設施建設。在市區34條街路建設新型站牌130個。結合沿江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對6處碼頭進行了新建、改建亮化,建設景觀式售票亭10個。采用新模式加快公交場站建設,協調群力新區建成的占地面積7420平方米的,我市兩座集室內候車、洗車、辦公為一體的群力新區天鵝灣公交首末站和雨陽公園公交首末站已竣工投入使用。三是客運網絡布局日趨合理。哈西公路客運綜合樞紐站主體結構建設完工,相關配套設施建設已全面啟動。延壽縣公路客運站已建成投入使用。阿城平山客運站、巴彥山后客運站等19個農村客運站建設項目進展順利。同時,為優化市區現有客運場站布局,強化監管有效性,我局還撤銷了7個存在安全隱患的分站和停靠站。四是公交車輛結構快速完成提檔升級。公交企業投入資金6.06億元,新增、更新車輛2497臺,其中:新增車輛351臺,更新車輛2146臺。截止目前,全市公交車輛達到5020臺,萬人擁有公交車輛達到了13.2標臺。此外在在車體亮化、設施整修方面我們也投入大量資金,使全市交通運營環境有了極大提高。五是圍繞水上濕地游發展的需求,拓展水運市場。按照全市濕地游規劃的總體要求,依據交通部《港口規劃管理規定》、《省濕地保護條例》等相關標準,編制了《市濕地旅游水路客運規劃》,規劃設計了濕地旅游航線10條,碼頭19個,旅游客運船舶37艘,客位4550個。同時,為配合濕地旅游航線的開通,我局還協調相關部門對全市從事江上輪渡、旅游客運企業的86艘船舶共計6771客位,按照濕地旅游的客流量和趨勢預測,做了運力結構調整,并對4條濕地旅游航線運力做了統一安排,為開展水上濕地旅游奠定了基礎。

(二)交通秩序逐步規范,經營環境明顯改善。

在公交方面:一是為全面提高公交市場運營秩序,我局實施了特許經營權考核監管機制。根據《公交線路特許經營協議》修訂了公交線路特許經營權考核標準,對公交線路車輛完好率、工作車率、計劃行車率、行車準點率、車廂服務合格率和車廂整潔合格率以及安全運營7項公交服務民生指標進行了嚴格考核,采取視頻錄像現場取證,建立公交線路特許經營權考核電子檔案的方式,加強對公交線路特許經營權監管。二是開展了專項整治行動,加強公交行業整頓和規范。在全行業開展了“文明行車、規范進站”百日會戰等活動,對公交車輛“站外停車、不按站位停靠、不依次序進站”等服務“頑疾”進行了嚴格監管,有效規范了公交車輛站臺停靠行為。進一步規定了公交車(船)體及公交基礎設施廣告設置標準,對殘破污垢、色彩灰暗、內容不健康的車體、車廂和站務設施廣告進行了清理;在公交車占道整治行動中,我們采取調整延伸公交終點站進入新建居民區、橋下停車場或結合路改工程、協調建設凹進式公交港灣站臺等方式,解決了18條線路13處公交終點站公交車占道停車影響安全暢通和衛生環境的問題;在加大智能公交設備使用整治中,我們采取調度指揮中心和行業管理科室聯動的方式,提高排查處置效率,提高設備開啟率,確保調度指揮中心監控考核功能的發揮,解決了車廂報站服務不優的問題。三是加強對公交企業貫徹落實《進一步規范全市公交企業營運安全工作若干管理意見》、《進一步規范公交行業營運安全監管工作若干問題管理意見》的監督檢查工作,與企業共同開展無從業人員資質駕駛員的排查清理工作,檢查和查處全市公交企業落實公交車輛二級維護保養制度管理規定情況,嚴格查處違反雙燃料公交車臨檢制度行為,查處不按規定配備安全錘和消防器材的行為,查處公交車輛不按營運管理規定通過鐵路、國省干道平交道口和不按規定配備安全設施及前輪使用翻新胎、活頂胎的行為。四是加大公交車輛運營秩序、服務行為管理工作,在執法檢查中我局加大力度,依法查處脫線、不按規定時間運營、越站、中途逐客、撿客、停車不到位、未依次進站上下客、敞門運行等違章行為,查處從業人員的不報站、服務態度惡劣、不執行優惠政策等違章行為,并建立從業人員和營運車輛電子處罰檔案,實施“黑名單”管理機制,清除屢教不改的野蠻服務從業人員,凈化從業人員隊伍,規范運營、服務行為,確保秩序井然,服務質量上臺階。

在出租方面:一是深入貫徹落實《市城市出租汽車客運管理條例》。在《條例》貫徹的過程中,我局組織人員研究制定了《市出租汽車駕駛員運營服務考核辦法》、《市城市出租汽車個體經營委托管理辦法》、《市城市出租汽車企業運營服務考核辦法》等配套規章,并做了大量的宣傳工作,為進一步規范行業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為維護市場運營秩序,制定了管理干部包保違規違法高發企業制度,管理干部全員深入路面和企業,監督檢查指導企業加強管理,幫助企業解決問題。將駕駛員違章違制率、場站運營秩序情況和企業開展駕駛員教育情況作為重要指標實施行業專項考核,根據考核結果,對排名列入后五名的企業實施重點管理,給予黃牌警告,直至收回經營權。二是針對市民反映比較強烈的拒載、繞行、強行拼客等違規問題,采取路面流動巡查,場站重點檢查等方式進行了集中整治。對此我局不斷加大路面巡查力度,并深入到哈站周邊和機場區域、居民小區,開展以打擊非法營運為重點的執法檢查工作,嚴厲查處違規行為,查處并銷毀大批套牌出租汽車以及非法營運車輛,凈化了市場運營環境,對非法營運起到震懾作用。并聯合公安交警、火車站地區管理局對社會反映火車站地區運營秩序混亂問題進行集中整治,還與交警部門、秋林地區管理處溝通規劃了松雷商廈停車場,解決了該區域出租汽車秩序混亂的問題,并對遠大、松雷、機場等重點場站實行全方位管理和全天候值守,目前上述場地周邊出租汽車違法違規數量明顯減少。三是加強出租汽車安全技術、車容車貌的管理力度,要求全市出租汽車要保持車內外衛生整潔、遇雨雪沙塵等特殊天氣及時擦洗車輛,座套定期洗換無污漬、車內定期消毒無異味,后行李廂整潔無雜物,車窗玻璃無破損,并為駕駛員提供免費清洗坐墊套服務,要求企業按照天氣環境的變化實行車輛兩天一召回的制度,確保車容車貌的完好。在哈洽會和冬運期間,每年開展兩次車輛審驗工作,對車容不整、設施不全、安全性能差的車輛進行整改,嚴禁不符合要求車輛上道營運。四是加快了“的士碼頭”建設。按照以出租汽車企業為主,市場化運作的總體開發建設思路,完成了一處出租汽車服務區和一處服務區后方基地建設,五是推進出租汽車智能監管與服務平臺項目應用。精心組織出租汽車進行車載GPS設備批量裝車,共為13068臺出租汽車安裝了車載GPS設備。組織原有出租汽車投訴舉報中心接線人員進駐指揮中心,24小時受理乘客服務投訴,解答咨詢。組織行業管理人員到指揮中心值守,解決疑難投訴,收集行業信息。為了實現GPS科學監管,做好基礎工作,開展駕駛員信息采集,做好了駕駛員IC卡發放的前期準備。六是建立投訴處理快速反應機制,交通投訴熱線開通后,加強了投訴處理與熱線受理之間協調與聯動,完善了處理程序。在投訴處理中,投訴處理人員嚴格按照處理時限,放棄節假日休息,加班加點,對投訴案件快速處理,并答復當事人。此外還積極開展投訴舉報二級平臺試點工作,改行業管理部門獨家處理方式為行業管理部門和試點企業共同處理方式,提高了案件處理效率。

在運管方面:一是按照我局的總體部署,堅持不懈地抓好市區和縣市道路、水路運輸市場的日常監管和專項整治工作。加強了“春運”、“大冬會”等重點時段客運市場監管力度和危貨運輸市場、空車配貨站場的日常監管,采取路檢路查、場檢戶查、聯檢互查、晨檢夜查等多種方法,依法查處非法營運、超范圍經營、超載超限、違規載運等違章車船和業戶,檢查客貨營運車輛,處理違法違規行為。通過設立檢查站、跟車暗訪等形式,圍繞道路運輸行業“干凈、秩序”,進行了整治,并按照我局和市交委會的統一部署,開展了“出城口設卡點”、“打黑”、“整治黑窩點”等專項整治行動,使運輸市場環境得到了明顯的改善。二是積極開展了運輸企業安全生產專項整治、防事故保安全百日會戰和安全生產“三項行動”等專項整治活動,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加大了對危險貨物運輸、長途客運、旅游客運、接送學生、客、貨運輸站(場)、渡口渡船等重點要害部位的監督檢查力度,建立了隱患排查及整改機制。并加強了安全生產和教育培訓,組織道路運輸企業、客貨運輸場站、機動車維修與檢測企業及行管部門400余人,舉辦了安全標準化培訓學習,并督促運輸企業按標準完成了自評工作。還與公安交管部門一道建立了違法違章信息聯動共享機制,對客運企業駕駛員交通違法情況進行了一次排查,對駕駛員3年內有重大以上交通事故的,營運客車駕駛員超員20%以上、一次超速50%以上的,記分周期內交通違法滿12分的,一律列入行業黑名單,對出現嚴重超速、超員的駕駛員給予終生禁止從事道路運輸的處理。為提高安全監管科技水平,我局開通了GPS監控終端,為哈同線為主的559余臺長途客運車輛、578臺旅游客運車輛、582臺危貨運輸車輛安裝了GPS車輛監控系統,通過GPS監控中心的車輛信息管理、路線稽查、運營稽查等手段,做到實時監督,會同有關部門對違規行為嚴肅處理,對預防事故、排除隱患起到了積極作用。三是信息化監管上新臺階,完善了《標準協同式道路運輸業務管理系統》,實現了對企業、車輛、從業人員動態信息的監管。探索試行了營運車輛電子檔案。研制啟用了行政許可和貨運車輛電子檔案系統,實現了管理部門之間信息共享、實時查詢。強化了科技監管手段。完成了南崗客運站、阿城區客運站、龍運物流等8個運輸場站視頻監控系統的聯網工作,實現了對聯網客運站站內環境、候車廳、安檢口、檢票口、車輛進出口及貨運場站室內外秩序情況的網上實時監控。并在全市二級以上客運站試點應用站務管理信息系統,推廣了客運安全檢查儀,促進了客運站安全技術檔案規范化、電子化,并將客運電子檔案與客運站安全檢查系統、售票系統、GPS系統進行對接,實現了客運車輛安全監管的實時調閱、查詢,確保了“三不進站、五不出站”站務管理的有效性。應用了旅游客運信息系統。針對旅游客運包車程序復雜、車輛違法違規等突出問題,探索開發了旅游客運包車管理信息系統,通過網上申請、網上審核、網上批準、遠程核發標志牌的方式,強化對旅游客運經營行為的監督管理,確保旅游車輛運行安全。四是集中開展了接送學生行業專項治理行動。對市區內接送學生車集中區以及呼蘭、巴彥等縣(市)接送學生車運行和管理情況進行了監督檢查,有效遏制了經營者的違章違制行為。五是深入開展殘土車運輸專項整治行動。在全力推進殘土車運輸整治工作中,按照市交委會的相關要求,我局依據行業管理職能,制定了殘土車整治實施方案,成立了行業整治工作領導小組,重點對群力、哈西、松北區117家殘土運輸企業和市區205機動車維修企業進行了集中摸底排查。同時,對400余臺殘土運輸車輛的資質進行了認證;對有各種違法行為的9家殘土運輸企業及其97臺殘土運輸車停業45天,對3家掛靠經營的貨運企業負責人和170戶個體經營者進行了約談,責令48名違法違規的殘土車駕駛員離崗學習1至4周。通過治理,殘土車運輸明顯規范。

路政管理方面:三年來,我局路政管理工作重點在治理超限運輸車輛、維護路產路權、提高路政執法水平上下功夫,取得了明顯實效。一是超限超載治理成效顯著。在超限超載治理工作中,我局強化源頭監管出發,著力加強“貨源頭、車源頭、人源頭”的監管力度,通過發動強大的輿論宣傳攻勢、采取固定站點和流動稽查相結合方式強化路面治理的同時,還積極會同省路政管理局和市公安、交警等部門,采取省市聯動、區域聯合、源頭治理和路面治理相結合的方式,在全市范圍內展開大規模的專項行動。集中力量對超限超載重災區,違法運輸猖獗,治理難度大的阿城區實施重點突破,突擊整治。在此期間,阿城區積極行動,尤其是在10月31日小溪市長親自帶隊到阿城區進行治超專題調研時,提出"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典型引路、統一規劃、源頭治理、聯合施治”的治超總體思路和對重點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后,阿城區建立了強有力的組織領導和多部門聯動的工作體系,制定了明確的行動指南并給與有力的資金保障,將治超工作重心前移到源頭治理,提供堅強有力的法制保障,形成治超執法的高壓態勢。源頭治超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截至目前,全市共出動執法人員3.5萬余人次;檢查貨運車輛10776臺次,勸返卸載車輛749臺,卸載及轉運貨物3262噸,查處違法貨運車輛561臺,查扣非法改裝車輛28臺,對4家源頭超載單位下達了責令整改通知書,將7名連續駕駛非法超限超載車輛的駕駛員列入行業“黑名單”,貨運車輛源頭裝載嚴重超限超載的勢頭得到了有效遏制。二是道口、非公路標志得到了徹底清理整頓。我局嚴格按照《省國省干線公路養護路政管理巡查制度》要求,加強路政巡查,重點整治公路“六亂”、私開道口、設立非公路標志等現象。特別是今年,我局積極借助迎國檢契機,推動全市對所有未經審批非公路標志全部予以清除,對審批但不規范的道口進行了統一硬化,對國省道路經營性道口進行普查登記,并拍照錄入微機;對過境路段全部進行了美化、香化;對公路建筑控制區內的違法建筑實施有效控制。特別是哈肇公路巴彥段、木蘭段和鐵通公路延壽段非公路標志,是多年的老大難問題,借著國檢契機得到了一次性清除。

綜合治法方面:三年來我局按照市交委會的工作部署,緊緊圍繞規范整頓交通運輸市場秩序這一工作重點,在強化市場監管、規范行業秩序等一系列工作中創新務實、真抓實干,較好地完成了交委會布置的工作任務。一是開展專項整治,凈化市場環境。局執法支隊三年來一直堅持針對不同季節、不同時期交通運輸市場的不同情況,開展專項整頓行動,確保重點時期交通運輸市場秩序井然。冰雪節期間,組織執法人員晚18:00至22:00在冰雪大世界門前出勤,保證旅游客運市場安全、有序;春節期間,組織“長途客運市場專項整頓行動”,嚴查長途客運車輛超員、站外撿客等違法違規行為;端午節期間,抽調執法人員自下午15:00至第二天早8:00在沿江各碼頭巡查,確保水上運輸零事故。針對“濕地旅游節”和“哈洽會”期間,中外客商云集我市的市場現狀,支隊組織了多次大規模整治戰役,指派執法人員在博物館、會展中心、防洪紀念塔、火車站以及各長途客運站等游客、參展商經常光顧的地區進行路檢路查。國慶節期間,組織執法人員在市內六個長途客運站周邊檢查長途客運車輛超員等違法違規行為,維持站點周邊秩序,并派出執法人員常駐各高速公路出城口,嚴查進出城車輛超員超限等違規行為。同時,開展了出租車市場專項整治行動,每日早晚出行高峰在博物館、火車站等乘客出行需求大的地區進行執法檢查;進行了客貨運市場專項整頓,對全市各黑車點及繁華地段客運車輛進行不定期打擊,對道外濱江站公路貨物運輸與鐵路貨物運輸中轉站地區以及各大物流配送中心的貨運車輛進行檢查;組織了送子車專項整頓,每天早上在各中小學門前對送子車輛進行檢查,保證學生乘車安全;開展了旅游車專項整頓行動,在太陽島風景區等旅游景點周邊檢查旅游車輛,確保游客出行安全。為了更加有效的震懾非法營運不法行為人,支隊三年間組織了NN次“非法營運‘套牌車’、‘黑車’集中銷毀”活動,對經公告后仍不來接受處罰的非法營運車輛進行集中銷毀。二是深化協作機制、堅持聯合執法。適應市場變化,局執法支隊及時調整工作重點,多次與公交處、出租處、運管處等局屬事業處聯合出勤。在公安局、監察局等部門的支持配合下,按照小溪市長和賈局指示精神,采取聯合執法、混合編組、便乘取證、上限處罰等超常規措施,先后開展了打擊“套牌車”、打擊“黑車”和打擊出租車拒載、強行拼客三個專項治理行動。按照“聯合整治、混合編組”的工作思路,建立一支匯集公安刑偵、公安交管、交通執法等執法力量的執法隊伍。在整治行動中,經上級部門批準,推行了執法人員便衣取證與高科技取證等新的取證辦法。同時克服重重困難,為外勤執法大隊更新了執法車輛,配備了密錄取證設備、出租車遠程識別儀等高科技裝備,使執法人員可以對停留在小區、街道的靜態出租車進行有效識別,并對其中的“套牌車”予以強制處理,此舉大大提升了打擊非法營運的效率,使監管水平大幅提升。在“三局聯合”行動中,我局共出動執法人員18000余人次,執法車輛3700輛次,檢查車輛90000臺,滯留違法違規車輛2150臺。今年9月起,按照上級指示,聯合交警部門開展了摩托車、港田車專項整治,對繁華路段及城鄉結合部的非法營運黑“摩的”、港田車進行了集中治理,共滯留非法營運黑“摩的”330臺。今年我市召開了首屆濕地旅游文化節,按照“濕地節”整頓水上運輸市場環境的工作部署,執法人員聯合市海事局、公安局等部門對水上客運市場進行整頓,按照混合編組工作方式,做到了方案同步制定、行動同步進行,方式聯合執法,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執法效能。為“濕地節”的順利進行提供了良好的水上運輸市場環境。

自開展整治交通環境打擊非法營運工作以來,我局檢查公交車輛7000余臺次,教育整改410臺次;檢查長途客運車輛2100臺次,教育整改220臺次;檢查出租出車輛11200臺次,扣證175本,扣留假出租、套牌車7臺。我市的交通運輸違法違規行為得到了有效遏制,市場秩序明顯改善。

(三)交通行業服務水平顯著提高。

一是以雙評工作為抓手,提高服務質量。按照局的要求,在行政許可、便民審驗、農村客運、科技手段、服務競賽、群眾關心的突出問題等六個方面,把措施和做法等向社會公開承諾。進一步完善“三公開一監督”辦事制度。召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社會群體、行業義務監督員座談會,征求意見和建議,改進行管工作。今年以來,通過對1061名服務對象進行滿意率回訪,滿意率達到100%。受理信訪件10個,市長公開電話152個,百姓談網帖47條,交通運輸熱線咨詢舉報149件,辦結率均達100%。新聞媒體累計報道221次,向局報送信息170件。二是行業文明建設進一步加強,交通隊伍形象有了新的轉變。運管、公交、出租等行業廣泛開展了安全優質服務競賽活動,通過創新競賽方式,將行業熱點、難點問題和群眾舉報、媒體監督意見、參賽企業的社會承諾作為重要考核依據,進一步提升了行業監管效能,規范了企業經營行為。在公交企業組織的“讓百姓滿意出行”安全優質服務競賽系列活動中。行業管理部門根據季節特點,開展了“溫暖出行”、“整潔干凈”、“涼爽舒適”、“秩序文明”等多項主題活動,成立了競賽工作領導小組、推行了聯查互查考核、健全了競賽宣傳網絡,在活動中加強對公交運營服務中存在的違規問題進行整治,對3500余臺公交車進行運營服務巡檢工作,共查處服務違規問題61件,下達整改通知書20份。通過公交線路之間開展“準點線路溫暖車廂”、“衛生達標示范線路”;公交駕駛員之間開展“安全駕駛我先行”、“優質服務當標兵”等多項主題活動,充分發揮公交企業競賽活動的主體作用,激發了行業活力,提高了乘客對公交服務的滿意率。據國家統計局調查隊公布的《民生民意評價調查》結果顯示,2011年,市民對公交服務的滿意度較2010年提高了9.3個百分點。通過競賽活動的激勵,從根本上提了高服務和管理水平。三通過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嚴把準入關,增強駕駛員守法經營和文明服務意識。為了提高企業管理人員從業素質和管理能力,出租行業舉辦了企業經理培訓班、駕駛員培訓班,強化在崗駕駛員職業道德和從業技能,從源頭上提升出租汽車行業服務社會的能力。在哈洽會客運服務中,龍江旅游、龍運現代、天鵝、大眾、飛達等企業近3000臺出租汽車作為服務車輛,為大會提供服務7萬余臺次,運送國內外賓客14萬余人次,日乘客投訴量平均下降了75%。對此新聞媒體也給予了高度評價,先后以“沒想到哈洽會會場空車真不少”、“的哥服務真好”等為題給予報道。四是綜合治理,提高了服務水平,拓寬服務內容。公交企業在市區28條品牌線路和14條電車線路,共計42條線路推行夜間行車開啟車廂棚燈服務,超額110%完成計劃。市區105條公交線路推行“末車燈”提示服務,超額3%完成計劃。在415臺公交車輛上安裝了GPS車載自動報站系統,超額73%完成計劃。早晚高峰期間,在市區105條線路引導市民文明候車,交通行業文明服務意識正在逐步加強。

二.三年回顧

回顧三年的行業管理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按照市交管委的要求及我市好發展、大發展、快發展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有的問題還較為突出:一是行業安全穩定形勢依然嚴峻,安全監管的有效性還需提高。二是制約行業發展的深層次矛盾還未得到有效破解,尤其是體制上散、小、弱的狀況對運營服務、安全管理甚至經濟效益影響巨大。三是行業管理工作尚需加強,個別從業人員素質還有待提高。個別駕駛員自律意識較差,法制觀念差,服務意識淡薄,缺少社會責任,特別是出租汽車駕駛員成份復雜,主要由城市無業人員、下崗職工、外地農民工等組成,對出租汽車違規問題的危害認識不足,還需加大教育力度。四是市場秩序仍需進一步整頓。受市場供求失衡、道路施工、個別路段擁堵等影響,交通車輛違規問題時有發生,影響了行業形象,仍需進一步加大市場監管力度,規范經營秩序。

三、2012年工作安排

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按照局黨委的整體部署,以促進行業科學發展為主題,以提升行業服務能力為根本任務,以方便百姓出行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發揮企業主體作用為主攻方向,堅持和深化“五種思想”,圍繞行業安全優質服務競賽,在行業規范上下功夫,在行業治理上花力氣,著力增強行業文化軟實力,提升全體從業人員素質,為市民提供更加優美的客運環境、優良的客運秩序和優質的客運服務,繼續加大市場監管力度,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鞏固提高已取得的良好成果,為城市新戰略的實施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