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辦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工作總結

時間:2022-11-11 09:35:51

導語:農辦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辦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工作總結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縣農業開發辦在縣委的統一部署下,在縣委第十一督導組的具體指導幫助下,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題,聚焦“四風”突出問題,緊密聯系工作實際,扎扎實實完成了學習教育、聽取意見,查擺問題、開展批評,整改落實、建章立制三個環節的工作任務。通過教育實踐,較好地解決了領導班子和黨員領導干部在“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使大家經受了一次嚴格的黨性鍛煉和洗禮,受到了一次黨的宗旨意識的再教育,達到了思想上有明顯提高,政治上有明顯進步,修養上有明顯加強,作風上有明顯改變,工作上有明顯改進的效果,達到了預期的目標。現將活動總結報告如下:

一、全面動員部署,營造濃厚氛圍

我辦始終將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思想上高度重視,行動上狠抓落實,時刻保持與上級要求保持一致。一是統一思想認識。3月5日,召開全體黨員大會,就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行全面動員,學習領會重要講話精神,部署實施方案,明確活動主題、任務和具體措施,要求全體黨員尤其是領導黨員領導干部要切實從思想上、行動上統一到黨中央的要求上來。二是成立組織機構。為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了以由吳翠洲主任任組長的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形成了班長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各股室密切配合的工作協調機制。三是營造濃厚氛圍。圍繞活動主題,制作了兩期專題活動宣傳板報,同時利用理論學習、支部討論等方式,大力宣傳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重要決定、主要內容和重大意義,進一步激發員工參加教育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營造濃厚的活動氛圍。

二、抓好學習教育,廣泛聽取意見

我們把學習教育作為影響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能否取得成效的直接決定因素,以正面教育為主,引導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公仆意識,牢固樹立“問題”意識,廣開言路征求意見,積極摸清底數、查明情況、找實問題,確保教育實踐活動實效。

一是學習教育“真”深入:一是保證學習時間。及時討論印發了《學習方案》、每周制定學習計劃,集中學習2-3次,3月17-19日進行了封閉的集中學習。目前已開展集體學習21次,學習篇目36篇。二是落實學習內容。主要學習了系列重要講話和各級領導講話、相關文件、《反對本本主義》、《調查》等10本文獻資料,黨支書書記帶頭講黨課2次,就破解“四風”問題和學習焦裕祿精神進行專題輔導,還編印了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圖解等宣傳資料。三是開展心得體會交流。領導班子成員共撰寫學習心得體會12篇,平均每人3篇。四是觀看影片。集體觀看了電影《焦裕祿》、電視專題教育片《永恒的信念》、《筑夢之基》等。五是深入基層調研。領導班子成員按照各自分管工作,確定了調研專題,分別深入基層,認真開展調研研究工作,并結合平時了解掌握的情況,每人撰寫了質量較高的調研報告。六是深入“三送”掛點村進行宣講,發放宣傳資料,張貼標語。

二是征求意見“真”開門,重點體現在:征集對象廣泛,有單位內部、業務相關單位、項目經理、項目鄉(鎮)、村代表等,多渠道、多形式廣泛征求對我辦領導班子和班子成員改進工作作風、優化服務水平、提高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能力等方面的意見建議。辦公室明顯部位設置“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征求意見箱”,發放調查問卷,由辦公室牽頭制作,利用巡查、執法及企業、群眾前來辦事等時機派發給監管服務對象,廣泛征求意見。征求到領導班子的意見建議13條,領導干部個人16條,其他方面5條。

三、認真查擺問題,嚴肅開展批評

我辦黨支部于7月24日召開了專題民主生活會,會期1天,縣委第十一督導組同志到會督導。按照方案要求,堅持時間服從質量,認真抓實會前、會中、會后各項工作。一是深入開展各級談心活動。會前,領導班子成員之間相互開展了談心交心,通過個別談心和交換意見,了解想法,溝通思想,相互幫助,促進團結。二是認真撰寫對照檢查材料。在逐條梳理歸納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局領導班子反復6次召開會議進行專題研究,梳理出班子在“四風”方面存在的19個突出問題,其中形式主義3條、官僚主義5條、享樂主義8條、奢靡之風3條,梳理出班子在遵守黨的政治紀律、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四風”方面存在的4個突出問題,最終形成領導班子對照檢查材料,并在會前在領導干部范圍內進行通報、征求意見,為專題民主生活會作準備。三是嚴肅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在為期1天的專題民主生活會上,班子緊扣為民務實清廉的主題,針對在“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深刻剖析了理想信念、宗旨意識、黨性修養、制度執行等方面的深層原因,并結合實際制訂了整改計劃,明確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和整改舉措;班子成員聯系思想、工作和生活實際以及成長進步經歷,主動把自己擺進去,共查擺個人問題67條;相互之間開展了坦誠善意的批評,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幫助同志進一步查找問題和不足,共提出批評意見30條,會議達到紅紅臉、出出汗、排排毒的效果。四是及時通報專題民主生活會情況。專題民主生活會后,在全體干部范圍內召開通報會,公布領導班子及成員查找出的“四風”問題的具體表現、產生根源、確定的整改方向和措施,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情況,授受群眾評議和監督。五是廣泛組織開展專題組織生活會。按照會議要求,7名黨員參加了會議。領導班子成員既以普通黨員的身份參加所在支部的生活會,又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成員的身份,現場指導專題組織生活會。專題組織生活會上,針對存在問題提出改進措施28條,經梳理匯總形成6條。

四、狠抓落實整改,規范建章立制

整改落實、建章立制,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取得實效的關鍵所在。一是制定整改方案。制定了《縣農發辦領導班子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整改方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縣農發辦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制度建設計劃》,明確了全面整改和專項整治的路線圖、任務書、時間表。列出整改落實清單,實行銷號式管理。截止目前,我辦班子向組織匯報了4條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方面,15條“四風”方面問題的整改落實情況,其中,已整改12條,占80%。二是開展集中治理。針對干部群眾提出的意見、建議和班子自身查擺的突出問題,著重從力避形式主義、力改官僚主義、力除享樂主義、力掃奢靡之風、嚴守八項規定5個方面抓落實,在反對形式主義方面:重點完善“三重一大”民主決策機制和工作落實機制,做到“項目安全、資金安全、干部安全”;反對官僚主義方面:重點完善縣農業綜合開發工作流程圖,包括建立項目庫、立項、申報、招投標、報賬管理、建后維護等6大項工作的規范流程。反對享樂主義方面:重點完善目標管理績效考評實施方案,嚴格按照績效考核方案考核,加強單位職工的爭先創優意識。反對奢靡之風方面:結合貫徹落實《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建立健全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制度;制定公車使用登記管理制度;完善公務接待開支標準等方面管理規定。制定解決群眾切身利益和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方面的突出問題相關制度,主要是建立了項目跟蹤制。邀請聘請當地的老農民、老干部、老黨員為農發項目監督員,對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實施進行全程監督,協助調解征地拆遷糾紛,跟蹤項目進展,監督檢查工程質量,及時反饋信息,使工程實施中出現的問題能得到迅速解決。三是完善制度建設。截止目前,我辦已健全完善了日常工作管理制度5項,牢固樹立了機關干部職工大局意識和服務意識,為做好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嚴格和規范農業綜合開發資金與項目管理,在項目實施時嚴格實行“三制”,即項目公示制、項目招投標制、項目工程監理制。在項目財政資金管理上,嚴格實行財政資金縣級報賬制。嚴格執行上級批復下達的項目計劃,開發資金跟著項目走,不截留、不挪用。

五、突出農發特色,提升為民形象

我辦在扎扎實實抓好各項“規定動作”的同時,以解決問題為抓手,突出特色,嚴把資金與項目管理質量關,激發了活動熱情,提升了活動成效。一是深入一線,真心為民。認真做好三送工作,幫扶掛點村虎石村2萬元資金用于村委會建設。二是積極提升資金與項目管理能力,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生產生活問題,做強做優臍橙優勢產業,目前已完成2013年度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單項工程44個,其中:小型蓄排水、提灌站、果園滴灌等工程水利措施17個;機耕路、梯田埂等工程農業措施26個;技術培訓科技推廣措施1個。項目開發任務為新開或改造臍橙種植面積1.43萬畝。完成中央財政資金1050萬元,省級財政配套資金378萬元,市級財政配套資金42萬元,自籌資金(投工投勞折資)105萬元。完成產業化經營項目貸款貼息項目2個,其中:楊氏果業股份有限公司5萬噸臍橙加工項目中央財政貼息80萬元,省潤垚投資有限公司2.5萬畝紅心杉種植基地新建項目中央財政貼息25萬元。

自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我辦廣泛培養真抓實干、務求實效等優良作風,做到事關民生的事決不松懈、解決民生難題決不推諉,并通過圍繞提高農發資金與項目管理的質量和效益,切實拿出有效舉措,進而使隊伍作風轉變得到進一步深化,形象樹立得到進一步加強,服務效益得到進一步提高。總的來說,成效是顯著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工作進展不夠平衡、創新力度不夠大、工作亮點不夠多等等。下一步,我們將按照上級部署,繼續堅持把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抓下去(一)持續抓好整改落實。對作出的承諾和公布的整改清單再次進行梳理,已經完成的整改事項進一步鞏固成果,深化成效,尚未全面完成的整改事項,督促進度,跟蹤問效。(二)自覺把教育實踐活動成果轉化成為提升農業工作能力水平的思想武器和制度保障。每個黨員干部都要自覺做好轉化工作,用作風建設的優良成果,推動農發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