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產業園區黨的群眾路線工作總結

時間:2022-01-19 11:13:05

導語:汽車產業園區黨的群眾路線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汽車產業園區黨的群眾路線工作總結

自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來,汽車產業園區把鎮村作為“駐村聯戶”的工作責任區,采取求實、務實、抓落實的思路,推動工作組干部深入實際抓黨建、深入基層辦實事、深入群眾促發展,在直接面對群眾、直接聯系群眾、直接服務群眾過程中,錘煉了干部,轉變了作風,群眾認可了干部,干部深化了認識,推動了發展。

(一)把村組和田間作為第一現場,同吃同住同勞動,原汁原味真情體驗,深化主題,認真執著,思想感情和工作方式回歸本色,回歸本真,回歸本源。

1、干部下得去,工作方式回歸本源。由管委會主任作為責任領導,各局室領導作為民情責任區的具體責任人,分別直接聯系3-5戶群眾,發放民情聯系卡,制作民情聯系登記表,建立民情聯系臺帳,履行干部直接聯系群眾的責任。在此基礎上,帶動各級各部門在各自責任區范圍內實現聯系群眾的全覆蓋,讓黨員知道、讓群眾知曉,使組員有位有為有責。

2、干部呆得住,思想感情回歸本真。駐村工作組將不層層陪同、不勞民擾民、不增加鄉村負擔、不接受土特產、不鋪張浪費、不蜻蜓點水走過場的“六不”紀律要求落到實處。從領導到一般干部均住村3次以上,自帶行李,自辦伙食或據實支付餐費,自行解決交通問題,從不用村干部陪同、從不提不合理要求,沒在賓館住過一晚,沒在縣城吃過一餐,真正做到“駐村聯戶”不擾民,成為了地地道道的村干部。

3、干部融得進,工作作風回歸本色。在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中,干部真切體會到群眾的難處,群眾同樣也能真切感受到干部有血有肉、實實在在,干部與群眾之間的隔閡被打破,真正親如一家。在“七一”建黨節期間,駐村干部與村組共同制定慶祝方案,召開黨員大會、講黨課,以傳達政策、共商發展的方式慶祝黨的生日,向困難黨員發放慰問品,向優秀黨員發放獎品。

(二)千方百計抓基層打基礎,貼近百姓,突出黨建,整合資源,改善民生,落實和創新兩手抓。

一是統籌規劃打基礎。按照農村、園區建設“一盤棋”的思路,把村納入園區規劃建設,邀請上級部門領導、有關專家多次召開現場會、協調會,加快項目組織實施步伐。二是協調項目辦實事。從局室領導到局室負責人,從駐村干部到駐村工作組員,都深入村中開展調研,召開民情分析會,幫助研究發展問題,積極聯系有關單位和部門,切實幫助解決行路難、飲水難等問題。三是干群聯動抓發展。在各類項目實施中,各駐村干部適時組織召開黨員群眾大會,廣泛聽取意見建議,與群眾一起做群眾的事。在直接聯系和服務群眾的實踐中,通過抓規劃、辦實事、抓發展,探索出了一條組織部門牽頭抓總、督促推動,有關部門大力支持、密切配合,當地黨委政府具體組織,帶頭落實,干部群眾積極參與的新模式。

(三)依靠群眾,組織群眾,服務群眾,真抓實干,想方設法讓農民得到更多的實惠,彰顯干部直接聯系群眾和基層組織建設的實效。

1、匯民智,依靠群眾共謀發展。駐村工作組把向群眾學習,聽取群眾意見作為謀劃思路、推動工作的好辦法,通過走村入戶、召開村組干部會議、黨員大會、民情懇談會,真心實意向群眾求教,既宣傳了黨的方針政策、收集了民情民意,又對村內所要開展的工作,在干部群眾中達成了共識,形成了合力。

2、強措施,服務群眾贏得信任。駐村工作組認真收集民意、梳理民情、為民辦事,堅持與群眾手拉手、肩并肩、心連心,制定便民措施,贏得了群眾的信任。一是推行首問負責制,熱情接待群眾來訪,及時受理有關業務,不以任何借口推諉、拒絕、搪塞群眾。二是開展“簡程提效”活動,對審批事項、審批程序、辦結時限,進行梳理簡化,特事特辦,減少中間環節,推行一站式服務,實行項目手續代辦制等“保姆式”服務,全面提高工作效率。三是針對不同項目,在權限范圍內,綜合運用財政稅收、金融信貸、土地、環境等宏觀管理手段,出臺優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更多市場前景好、發展后勁足、輻射帶動作用強的企業和項目。四是建立多元融資機制,健全誠信評估擔保體系,不斷拓寬融資渠道,把聚集區基礎建設推向市場,做到誰建設誰受益,誰投資誰享受,努力為企業和項目建設提供融資支持。五是建立健全人才的培養引進和競爭獎勵機制,實現人才的合理流動,努力為企業和項目建設創造有利于引進人才的良好政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