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行業部門工作總結

時間:2022-11-21 04:25:18

導語:扶貧行業部門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扶貧行業部門工作總結

今年,根據市委、市政府的安排,按照市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的部署,我局作為脫貧攻堅行業部門,結合工作實際,落實2018年具體脫貧措施,切實做好今年脫貧攻堅工作,現總結報告如下。

一、具體措施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按照全市的統一安排部署,為了做好脫貧攻堅工作,每季度召開一次局班子會議認真研究有關推進工作,落實一名副局長具體負責脫貧攻堅工作。局里每月調度一次脫貧攻堅工作進展情況,每周一早會安排脫貧攻堅工作。今年,我局把此項工作列為今年全局工作重中之重來抓。結合本單位實際,制定了《畜牧產業扶貧實施方案》,成立了6個領導小組等。

(二)健全基層脫貧服務隊伍,為產業脫貧服務。

今年,我局完善村級、鄉級畜牧產業發展扶貧服務隊。

全市156個村,共183名村級動物防疫員,都是畜牧產業發展扶貧服務隊員。

全市10個鄉鎮(永吉街道)畜牧獸醫站90人,也都為貧困戶發展養殖業提供防疫、技術指導服務。

行業服務中,對貧困戶發展養殖業的,減免各項服務費,免費免疫、加大消毒頻次、按照成本價格核收飼料費、批發價格核收獸藥設備器材、人工改良免費或收成本費,截至目前,共免費免疫1萬只家禽、家畜500頭只,共計3000元;加大消毒頻次,183名村級動物防疫員共為300戶貧困養殖戶共增加消毒2次,共計6000元;按照成本價格核收飼料費、批發價格核收獸藥設備器材,共計11000元;共計人工改良黃牛120頭,免費或收成本費,共計24000元。上述總計44000元。

(三)龍頭企業扶貧,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

近幾年,我市以龍威、金牛全產業鏈龍頭企業為依托,繼續開展積極扶持貧困戶、貧困村發展產業,擴建豬舍、牛舍等,并積極采取公司+貧困戶、貧困村,互聯網+貧困戶、貧困村等助力方式,著重引導大戶與貧困戶的合作發展,創新合作模式,積極穩妥的開展合作,盡快實現貧困戶、貧困村脫貧。

市畜牧局通過與市內龍頭企業帶動貧困戶或貧困村發展養殖產業,貧困戶入股,年終進行分紅,使貧困戶得到收益。龍威牧業包保五道溝村和新立村投資7萬元發展養豬產業,金牛牧業發展黃牛養殖產業對貧困戶技術扶持和分紅9.6萬元。

上述資金總計21萬元。

(四)落實責任,指導到位。

我局在制定方案的同時,明確了各小組責任,分別是畜牧產業扶貧領導小組、產業發展扶貧專家指導組、“智囊團人員”小組、產業發展指導組、“智囊團人員”資金監管保障組、鄉級畜牧產業發展扶貧服務指導組及村級畜牧產業發展扶貧服務隊。同時,選撥了15名優秀骨干黨員承擔包保任務,將包保任務分解到人頭,實行了“一村一個工作組、一戶一名包保干部、一戶一個幫扶措施”,并要求每名包保同志每月入戶兩次以上,使每名包保人員身上都有擔子,心里都有壓力,力促貧困戶早日脫貧致富。

(五)對產業結構調整進行技術扶持。

對全市供給側調整、產業結構調整、脫貧與養殖業精準結合等,做好技術指導。一是我局牽頭,組織編寫肉驢養殖小冊子,無償提供給肉驢養殖戶小冊子500本。二是面對面進行技術培訓,重點是養殖業的飼養管理、疫病防治、疫苗的使用及注意事項等,并定期對養殖業的飼養和管理情況進行回訪。三是指導貧困戶、養殖戶種植飼料玉米。四是利用林地種草發展養殖業。

(六)發展特色肉驢產業。

近年來,我局不斷探索全產業鏈與脫貧工作結合,特別是2018年為了推進供給側結構調整,全局把畜牧產業與脫貧攻堅有機結合起來,助力養殖業產業健康發展。

2018年,市委、市政府確定毛驢產業為重點扶持、脫貧攻堅項目。

根據市領導意見,畜牧局黨組科學謀劃,做好項目協調溝通,依據上級有關政策,推進億元“吉牧貸”基金,發揮助推脫貧攻堅和新農村建設作用,尤其在金融方面助推毛驢產業的發展。肉驢產業項目既是整市推進的扶貧項目,又是經過調研符合市情的富民項目。

同時,要落實好母驢繁育、新增驢駒等方面的資金補貼政策,鼓勵還在持觀望態度的農戶盡快參與毛驢養殖。另一方面,幫助養驢戶尋找銷路,要加快培育一批具有成熟經驗的本地經紀能人,帶動農民壯大養殖規模,提高養殖收益;同時要繼續與東阿阿膠集團和知名毛驢深加工企業對接,建立長期、穩定的養殖—銷售合作關系,排除養殖戶的后顧之憂。

(七)化解發展養殖業資金難題。

為了盡快發展肉驢產業等養殖業,一是我市利用“吉農牧貸”,助力養殖業發展。市“吉農牧貸”貸款業務遵循“政府增信、部門推薦、借款主體自愿、銀行商業運作、銀政風險共擔”原則,成立了市政府主管領導任組長,各鄉鎮政府、畜牧局、財政局、農行負責人任成員的組織機構,建立了以農行為實施主體,相關部門配合的貸款運行機制。2017年5月,經市政府常務會議和市委常務會議通過,同意開展“吉農牧貸”貸款業務,并在農行建立風險補償基金專戶,存入縣級資金1000萬元。10月份,市畜牧局和財政局作為風險補償基金管理單位正式與中國農業銀行市支行(以下簡稱農行)簽訂了《吉農牧貸風險補償基金合作協議》,三方按協議規定開展“吉農牧貸”業務。目前,全市已發放“吉農牧貸”貸款925萬元,貸款戶58戶。二是養殖戶貸款需求潛力和貸款能力。據初步統計,我市有200戶貸款養殖毛驢,貸款需求2000萬元,2個畜牧優質骨干企業貸款需求1000萬元,肉牛養殖戶500戶,貸款需求4000萬,共計貸款需求7000萬元。

(八)做好養殖業扶貧技術引導。

我局還組織專家,編寫了肉驢養殖手冊、宣傳單,結合會議、培訓發放下去。其中,肉驢養殖手冊發放700冊,宣傳單發放2000份。

同時,加強養殖業扶貧技術培訓。在養殖業養殖培訓中,前段時間,共培訓1600人次。5月5日,在市影劇院,對全市156個村支部書記、包保部門等400人,針對畜牧業怎樣進行精準扶貧,開展了“養殖業怎樣與扶貧結合”的4個方面培訓。

二、存在的問題

(一)貧困戶發展養殖業需要認真篩選。

養殖業項目多,市場變化大,貧困戶選擇項目時,要綜合考慮,同時要考慮銷售問題。

(二)貧困戶發展養殖業必要的技術需掌握。

貧困戶要掌握一定的養殖業技術,才好從事養殖業項目,以免受到損失。

(三)貧困戶發展養殖業存在較大風險。

發展養殖業,是一項系統項目,包括飼養管理、防疫驅蟲、繁育改良、綜合管理等。

(四)貧困戶發展養殖業自身投入較多。

養殖業相對投入較大,尤其是飼料成本較大,設施設備投入多,貧困戶難以承受大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