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垃圾治理工作推進情況報告
時間:2022-01-15 09:46:11
導語:農村垃圾治理工作推進情況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兩年以來,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工作安排和上級主管部門的業務指導和要求,統籌規劃,精心組織,使我縣農村人居環境面貌得到了有效改善,現將近兩年以來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工作推進情況報告如下:
一、近兩年工作開展情況及取得的成效
(一)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壓實責任。成立了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落實職責,壓實責任。組織各成員單位、鎮召開專題部署、推進、落實、整治工作等會議,結合上級關于人居環境整治相關工作要求,每年與各鎮和縣級部門簽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責任書》,層層落實,壓實工作責任。并結合實際在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提出整改意見和要求,不斷彌補工作短板,提升工作效力。
(二)進一步廣泛宣傳、深入學習。以《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條例》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相關文件為指導,印發《關于調整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的通知》。對《條例》進行逐條學習和分析、討論,并結合實際就《條例》和《規定》通過制作宣傳小冊子和宣傳單,分發給相關工作人員及廣大群眾。利用政府門戶網站、電視臺、網絡媒體以及大型戶外廣告、電子顯示屏等載體進行廣泛宣傳,增強百姓環境衛生意識,營造全民參與人居環境綜合治理的良好氛圍。
(三)進一步加大投入,保障農村垃圾環境治理。一是多渠道爭取資金,加大投入,加快農村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設施項目建設。1、投資295.48萬元,實施了疊溪鎮新磨村集中安置點垃圾轉運系統建設,項目已完工并投入運行;2、投資1110.31萬元實施了疊溪鎮新磨村集中安置點集中污水處理項目,項目已完工。3、投資173萬元,實施了垃圾收轉運體系建設項目,項目已完成并投入使用。4、投資324萬元,實施了生活垃圾收轉運體系提升項目,項目已完成并投入使用。5、投資960萬元,分別在光明鎮馬蹄村、富順鎮團結村、回龍鄉沙壩村、曲谷鄉二不寨村,鳳儀鎮吉魚村、渭門鄉椒園村實施6個垃圾轉運站項目,目前6個項目已基本完工,預計年底前全部完成建設。6、投資2449萬元,10個貧困村居民聚居點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項目,預計2020年底前全部完成建設。二是縣城市公用事業服務中心投入334.92萬元/三年,外包城市環衛清掃服務,主要是縣城公共區域(包含城中村)環衛清掃保潔,包含已建成的市政道路、人行道(含樹池)、公共停車場、公共廣場、垃圾中轉站、雨鼻子、公共圍欄、隔離帶、道路邊溝、防洪溝、邊坡、橋梁、涵洞、果皮箱、垃圾桶、垃圾轉運箱等市政公共設施及可視范圍內的環境衛生管理和清掃保潔,清掃區域面積約78萬平方米。縣城區8座公共廁所日常運行保潔管理和維修維護。三是縣城市公用事業服務中心按照150萬/年,外包城市垃圾清運服務。此幾項項目的建設實施,可進一步加強對農村生活垃圾的治理,可為下一步國家推出的“垃圾分類”工作和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及源頭減量化要求奠定基礎。
(四)進一步加強我縣環境管護工作力量。城區投入環衛工人122人,其中環衛清掃保潔工人104人,垃圾清運人員18人。環衛巡回保潔車12輛,灑水車1輛,電動沖洗車2輛,掃路車2輛,垃圾清運車19輛(其中壓縮式垃圾車7臺,勾臂車9輛,電動沖洗車1臺,巡回保潔車2輛)。2020年為我局全縣11個鎮900名農村環衛人員制作了統一標識的環衛工作服和紅袖標,進一步規范和加強了城鄉農村環境保潔人員的管理,為下一步農村垃圾分類工作奠定了人員保障。
(五)進一步建立問題清單,逐一對照銷號。我縣將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制度建設。按照縣政府印發《全域旅游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建立健全責任制度,推進環境衛生整治,實施“舒心”工程。創新思路,執行聯席會議制度、督導制度、巡查制度和通報制度。兩年來開展城鄉人居環境綜合督查檢查400余次,發放城鄉環境問題整改交辦單40余份,全縣共處理生活垃圾約93600噸(按全縣每天產生垃圾130噸,其中縣城80噸,農村50噸)。我局對縣域內各鎮村人居環境衛生采用“抽查制”和日常存在問題整改“回頭查”相結合的監督檢查機制,通過集中治理,建立環境衛生問題清單,存在問題及時下發整改通知單等,要求限期對問題進行落實整改,并及時進行“回頭看”。做到能現場做出處理決定的絕不延期處理,從而更進一步提升我縣農村整體環境衛生面貌。
二、存在的問題
(一)城市發展迅速,資金投入不足。近幾年我縣雖然加大投入增加了環衛設施及配套設施,但由于原有基礎薄弱,縣域地形地勢及城鄉發展迅速等原因,建設仍然滯后。部分鎮、村環保設施缺乏。鎮村垃圾、污水處理設施設備建設滯后,造成一些行政村垃圾收集清運路程遠、運費高,實現農村垃圾“戶集、村運、鎮收、縣處理”的工作要求仍有不小差距。
(二)保障投入不足。隨著城鄉環境治理工作的縱深推進,城鄉環境建設管理、運行維護資金與發展需要差距較大,工作運行經費、設備購置運維經費等還未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三)工作力量不足。經機構改革,各部門的職能職責進行了重新的調整,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不足,目前只有1名主任和1名兼職工作人員,力量有所削減,工作開展有些力不從心。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要以鞏固“五亂”治理成果為基礎,以強力提升城鄉風貌水平和加快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以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工作制度化、常態化、法制化為著力點,不斷創造并保持整潔、優美、文明的農村人居環境。
(一)持續開展《條例》和《規定》宣傳教育,引導全民積極參與。運用多種形式,繼續深入開展《條例》和《規定》宣傳,一是繼續通過政府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平臺進行廣泛宣傳。二是通過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七進”等活動,倡導文明新風。三是充分利用“兩聯一進”和脫貧攻堅群眾工作全覆蓋契機,引導城鄉居民在廣泛參與中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俗和文明的行為習慣,努力提升社會文明程度。
(二)深化治理,鞏固提升農村環境綜合治理水平。繼續深入抓好“五亂”治理,推動治理工作向基層、村莊和盲點死角延伸。抓好“城中村”、背街小巷和城鄉結合部等薄弱環節的治理工作,促進治理工作平衡發展。強化對城市容貌和農村環境秩序全時段、全方位、精細化管理,深化治理工作。
(三)完善基礎設施,打造宜居之城。以規劃引領,充分發動群眾,尊重群眾意愿,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鄉農村風貌塑造。逐步完善各鎮污水管網和垃圾轉運建設,實現污水和垃圾集中收集處理。按照國家有關要求試點推進垃圾分類和處置工作,加快推進“廁所革命”和農村收轉運體系建設,方便市民生活。
(四)強化保障,聯動治理。進一步完善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的組織領導、工作運行、責任追究、經費保障、隊農村人居環境建設、考核評比等機制,推進常態治理。進一步加大對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專項資金的投入力度。在加大財政投入的同時,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多渠道引資融資,廣泛吸納社會資金。加強隊伍建設,充實一線執法力量,加大執法處罰力度,提高執法能力和水平。相關政府部門結合自身職能職責,搞好協調配合,整合資源,合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工作上新水平。
- 上一篇:司法局合法性審查股年度工作總結
- 下一篇:住建局干部職工量化考核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