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黨建發展計劃

時間:2022-10-11 05:20:00

導語:企業黨建發展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黨建發展計劃

為扎實推進“強基工程”,進一步加強非公有制企業黨的建設,充分發揮企業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全面提高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水平,促進非公有制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和省委、蘇州市委的有關精神,以及《**市**-2010年黨的基層組織建設規劃》的要求,特制訂全市**—2010年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發展規劃。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繼續貫徹一手抓黨組織組建、一手抓黨組織作用發揮的“兩手抓”方針,堅持以規模企業為重點,進一步加快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的組建步伐,不斷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增強黨的工作影響力,保證黨的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在企業的貫徹執行;堅持以“領導班子好、黨員隊伍好、工作機制好、發揮作用好、群眾反映好”的“五好”要求為目標,全面加強企業黨組織的思想、組織、作風和制度建設,團結凝聚職工群眾,維護各方合法權益,積極探索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和黨員發揮作用的新途徑、新辦法,不斷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為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二、目標任務

**—2010年全市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總體目標是“達百、爭千、超萬、創優”。“達百”就是到2010年底,非公有制企業黨的工作覆蓋面進一步擴大,正式職工100人以上和正式職工50-99人且有一定經濟規模的非公有制企業100%單獨建立黨組織;正式黨員3名以上符合建支條件的非公有制企業100%建立黨組織;暫不具備單獨建黨組織條件的企業黨員,100%有黨組織管理;正式職工25人以上的非公有制企業,100%有指導員指導黨建工作。“爭千”就是通過四年時間的努力,全市力爭新建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1000個,使全市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總數在原有基礎上翻一番。“超萬”就是切實抓好在非公有制企業中的發展黨員工作,通過有重點地傾斜、指導和推動,每年在非公有制企業發展黨員不少于400名,占全市年度發展黨員總數的50%以上,到2010年底,使全市非公有制企業黨員總數超過10000名。“創優”就是對照“五好”目標要求,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導向作用,全面推進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的規范化建設。到2010年底,全市要創建**市級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示范點40個,蘇州市級示范點10個。

三、工作措施

一要抓好指導督促,推動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面上覆蓋。繼續堅持把選派黨建指導員到企業指導黨建工作作為擴大黨的工作覆蓋的有效切入點,按照突出重點企業、兼顧中小型企業的要求,進一步加大黨建工作指導員的選派力度。要把指導員選派范圍從市鎮機關、事業單位拓展到農村定工干部、條線垂直部門和非公有制企業優秀骨干黨員,不斷擴充指導員隊伍的數量,確保正式職工25人以上的企業都有黨建指導員掛廠指導黨建工作。鎮(區)黨政領導班子成員要發揮率先帶頭作用,帶頭擔任指導員,帶頭掛重點企業,帶頭指導難點企業,帶頭取得指導企業建支和發展黨員實效。在抓好兼職黨建指導員選派工作的同時,要積極探索企業黨建工作專職指導機制。進一步整合機關黨建、人才優勢,采取雙向選擇的辦法,積極試行選派退二線領導干部到規模企業專職指導黨建工作制度,在不增加企業壓力和負擔的情況下,充分調動市鎮退二線領導干部的積極性,進一步助推企業黨建工作。堅持指導督促與教育引導相結合,有計劃地對重點企業業主進行輪訓,積極創辦黨建沙龍、聯誼會等載體,健全與業主的定期活動機制,努力構建與非公有制企業業主的溝通聯系平臺,爭取業主對黨建工作的支持。依托**日報《基石》專版、“七月陽光”電視專欄、“**黨建”網站和黨建論壇等各種媒體和載體,大力宣傳加強非公有制企業黨建的生動事跡和成功經驗,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和良好的社會氛圍。

二要抓好組建發展,推動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和黨員隊伍量上擴張。突出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這個重點,按照省委組織部提出的序時進度要求,堅持分類指導,因企制宜,靈活運用前兩年成功探索的“起步式”、“掛靠式”、“過渡式”、“規范式”四種黨組織組建模式,積極推進不同基礎、不同條件的非公有制企業同步開展建支工作,切實提高企業黨組織的單獨組建率。充分發揮“區域性、行業性黨總支”的平臺功能,創新總支管轄下的分支設置,進一步放大黨總支的組織覆蓋效應。對在企業內較難獨立建支的外資企業要積極探索體外建黨的新途徑。堅持把壯大黨員隊伍作為推進企業黨建的基礎工作來抓,重點落實“一引二培三挖”措施。“引”就是通過舉辦人才交流會、用工信息會、專場招聘會等方式,把黨員優先推薦到非公有制企業就業;“培”就是要推進企業發展黨員“源頭工程”建設,進一步完善“把優秀青年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企業骨干”的“雙培養”機制,加大對企業非黨的群團組織負責人以及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干的培養、發展力度,并把發展重點向規模較大的企業傾斜,向黨的力量薄弱的企業傾斜;“挖”就是通過動員非公有制企業中的黨員主動亮明身份,開展農村黨員就業情況調查,對外來的流動黨員發給“黨員身份證”等多種方式,使企業隱性黨員亮明身份。對本市農村在非公有制企業就業的黨員,可以采取雙重認可、以企業為主的做法,靈活納入企業黨組織管理。要通過企業黨員隊伍的迅速壯大,積極為企業單獨組建黨組織創造條件。

三要抓好典型示范,推動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點上亮化。要在深入調查的基礎上,認真篩選,好中選優,確定一批黨建工作基礎較好、業主積極支持配合、經濟效益較好的企業作為重點培育對象,深入開展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示范點創建活動。著力推進示范點的黨建軟硬件規范化建設。硬件上,要推進“五個一”工程建設,即建立一個企業黨員服務中心、一個職工文化娛樂中心、一個遠程教育終端站點、一個黨建工作宣傳窗口和一個黨員職工素質培訓陣地;軟件上,要做到“六個有”,即有一支過硬的黨員隊伍,一批穩定的黨務工作者,一個充足的入黨積極分子來源,一套規范的黨組織活動制度及完備的臺賬資料,暢通的黨企黨群溝通渠道,一個響亮的主題實踐活動。堅持把示范點建設與黨員領導干部的黨建聯系點結合起來,通過領導干部的掛鉤聯系,在政策、資金、人員等方面給予適當傾斜,切實幫助解決典型培育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堅持把示范點建設與“局企結對、攜手共建”活動結合起來,充分發揮結對機關黨組織的自身黨建優勢,積極幫助企業黨組織加強思想、組織、作風和制度建設;充分發揮機關部門的政策、信息和人才優勢,積極為企業搞好服務,推進企業內部管理,幫助企業創品牌、爭項目,以促進企業發展的實際行動提升企業黨建的地位。要立足不同典型的自身特點,著力在求深化、創特色上下功夫,做到因企制宜,一企一策,創出特色,切實提高示范點建設檔次。

四要抓好作用發揮,推動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質上提高。明確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的功能定位,堅持把企業黨組織的工作著力點放在提高影響力、促進勞動關系和諧上,堅持把黨員教育管理活動與企業員工教育、企業文化建設有機結合起來,積極探索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發揮作用的途徑和方式。指導有條件的企業,建立健全黨組織參與了解企業經營管理和重大問題的決策制度、黨組織領導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以及企業黨組織班子自身建設等方面的相關制度。企業黨組織要圍繞服務企業發展設計活動,圍繞企業急難險重任務組織活動,圍繞建設和諧企業開展活動、圍繞塑造企業形象籌劃活動,積極為企業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創造條件。廣泛開展“黨員定崗設責、公開承諾”、“黨員示范車間”、“黨員示范班組”、“黨員示范崗”、“黨員責任區”等主題實踐活動,引導黨員“亮身份、亮職責、亮業績”,使廣大黨員成為黨的方針政策的宣傳者、企業生產發展的促進者、職工利益的維護者、提升素質的帶頭者、員工形象的標桿者,從而成為企業發展的一支不可獲缺的重要支撐力量。要通過抓企業中黨組織和黨員作用的發揮,努力使越來越多的企業黨組織達到領導班子好、黨員隊伍好、工作機制好、工作業績好、群眾反映好的目標要求。

四、組織領導

各鎮(區)黨委要切實加強對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領導。“一把手”要認真履行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做到親自抓;領導班子其他成員要協助抓,分管領導要專門抓。對于那些業主有抵觸情緒、開展黨建工作難度大的企業,鎮(區)黨委主要領導要親自出面做宣傳教育、說服引導工作。要建立由組織、宣傳、統戰、招商、公安、國土、工商、稅務、環保、質監、安監、勞動、經濟管理以及群團組織等相關部門參加的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協調小組,完善經常性研究企業黨建的聯席會議制度,努力形成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有關方面各司其職、相互配合、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各鎮(區)組織部門要切實擔負起對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具體指導、組織協調和檢查督促的職責。會同工商部門認真落實企業黨建工作“登記申報、年檢年報”制度,及時、動態地了解掌握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和黨員狀況,定期在部門間、成員間進行交流通報,促進企業黨建信息共享,形成工作聯動機制,切實增強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生機與活力。對各鎮(區)黨委履行職責、推進工作的進展情況,要作為年度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指標,列為有關領導班子及其成員的重要工作實績,每年組織一次專項督查,并在全市范圍內通報督查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