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商整頓工作計劃
時間:2022-03-02 03:31:00
導語:市工商整頓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工作情況
“*”期間,我局堅持以“*”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履行市場監管執法職能,深入整頓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大力加強隊伍建設,為促進我市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一)整頓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根據國務院的部署,對擾亂市場秩序、危害社會安定的各類經濟違法問題,積極展開整治工作。4年多以來,共查處各類經濟違法案件44589宗,罰沒入庫6億多元,發揮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中的主力軍作用。特別是沉著應對了非典、禽流感、蘇丹紅等市場突發事件的考驗和挑戰,大力構筑食品安全放心體系,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廣大市民的充分肯定。同時積極開展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為全市40多萬戶經濟組織建立了電子檔案,根據企業的信用度將企業分成A、B、C、D四個管理類別,對不同類別的企業,實行不同距離的管理,并建立“紅”、“黑”榜公示制度,目前已向社會公示的“紅”榜信息有3093條,“黑”榜信息有5285條。
(二)商標廣告合同監管得到有效加強。一是建立了市局、分局和工商所三級商標管理網絡,加大對商標侵權假冒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重點加強對商標印制企業的管理和對馳名、著名商標的保護工作,并從*年4月舉辦的第89屆“廣交會”開始,以駐會方式,在“廣交會”開展商標執法工作。目前,全市共有注冊商標9.2萬件,注冊量居廣東省第一位、全國十大城市第三位,僅次于北京和上海;擁有中國馳名商標6件,廣東省著名商標94件,*市著名商標331件。二是依法規范廣告經營行為。共依法查處違法違章虛假廣告案件3119宗,罰沒金額990.57萬元。根據市政府城市整治的工作部署,清理了亂設置的戶外廣告牌3564塊、招牌廣告86987塊,推進了全市實施戶外廣告經營權拍賣工作。全市現有廣告經營單位3499戶,比2000年底增加了1222戶;廣告經營額5年平均增幅25.17%,2004年達到82.92億萬元。三是加強對合同的日常監管。“*”期間共辦理動產抵押物登記1913宗,被擔保的主合同金額57億多元;調解合同糾紛17352宗,解決爭議金額1.5億多元;查處利用合同進行的違法案件439宗,罰沒金額1434萬元。同時積極開展企業誠信建設活動,目前全市已有“守合同重信用”企業2141家。
(三)促進各類市場主體發展壯大。積極推行工商登記改革。以人性化服務為要求,對企業注冊登記窗口進行改造,推行延時服務、“一紙清”等措施,不斷提高注冊登記服務質量。成立市民營經濟工作領導小組和民營企業投訴中心,制訂了促進民營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有力地促進了我市民營經濟的發展。2004年,我市私營企業總戶數首次超過同期的國有、集體企業。至今年6月底,我市共有私營企業107046戶,個體工商戶261437戶,分別比2000年底增長了124%和16%。外商在穗投資呈現數量增加、規模擴大、質量提高的良好發展勢頭。全市累計登記注冊的外商投資企業達8031戶,投資總額574.28億美元,注冊資本290.49億美元。我市汽車制造業的外資項目發展尤為迅速,對我市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四)消保維權工作取得較大進展。市局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中心建立了三級申訴舉報受理機構、三級執法隊伍和兩級督查的綜合執法體系。并以此為基礎,建立了由105家大中型商貿企業參加的維權社會網絡和由30個政府職能部門組成的維權協作網絡。“*”以來,共接消費者來電、來訪、來函95.3萬件,其中受理申訴舉報19.3萬宗,辦結率達96%,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億8千萬元,罰沒入庫5370萬元。我局12315指揮中心先后榮獲全國工商系統“先進集體”、中國消費者基金會“保護消費者杯”等30多項榮譽稱號。
(五)隊伍整體素質不斷提高。“*”期間,為適應形勢發展變化和市場監管執法的需要,我局加大干部教育培訓力度,全系統干部大專以上學歷達到74.2%,本科以上占26%,研究生以上占2.5%。大力開展以“五化”建設為內容的基層工商所建設,95%以上的工商所擁有自有產權的辦公場地,為全市40多萬戶經濟組織建立了電子化的戶籍檔案,初步構建了市局-分局-工商所三級聯網系統,信息化建設邁出重大步伐。
二、“*”規劃
“*”期間,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將逐步完善,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的趨勢更加明顯。*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華南地區的經濟中心。未來5年,我市工商部門將面臨新的市場環境、市場主體、市場形態、市場行為。面對這種挑戰,我們必須堅持樹立科學發展觀,按照現代政府改革的方向,在WTO框架下對自身的運作機制和監督體制作出調整和變革,改革監管方式,積極轉變職能,適應市場經濟深入發展的要求。
“*”期間,我局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把市場管住管好、促進經濟發展為根本目標,以加強隊伍監管執法能力建設為基礎,全面加強市場監管,認真落實*市城市管理年工作任務;堅持執政為民,服務社會,不斷推進工商行政管理各項工作發展,為構建和諧*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一)堅持執政為民,大力促進*經濟發展。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樹立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和科學發展觀,為市場主體提供優質服務和優良環境。
一是改革登記制度。結合注冊官制度,改革現有企業登記受理模式,逐步推行網上登記,進一步提高企業注冊登記效率。
二是認真貫徹我市利用外資的工作意見,對符合我市產業發展方向、產業帶動能力強、科技含量高、環境污染小的大項目,對有利于增強我市整體競爭力的世界500強企業、跨國集團企業的投資項目,對我市經濟結構調整和良性發展有促進作用的外資并購項目,對開發區、南沙等區域的經濟規劃和發展有重要作用的外商投資項目等,我局將積極為其創造良好的條件,抓好登記注冊。進一步履行CEPA-II承諾,對物流、會展、旅游、分銷、零售、特許經營等行業領域,向港澳投資者提前開放或降低市場準入條件,力爭我市根據CEPA設立的港澳投資企業在數量、質量以及行業規模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
三是大力發展民營經濟。進一步完善民營經濟工作領導小組工作制度,建立定期例會制度;建立和完善重點民營企業聯系制度,選取50戶重點扶持民營企業作為直接聯系點;建立和完善民營經濟扶持發展政策落實情況檢查制度,定期對各級政府及各職能部門落實有關扶持民營經濟發展政策的情況進行檢查。到“*”末期,創造和培養一批與*歷史文化和現代化城市發展相適應的民營企業品牌和民營企業家。
四是繼續推進精品名牌工程。發揮商標、廣告管理職能作用,促進產品結構調整,打造*品牌。積極發動自然人、法人注冊自有商標,力爭在2010年底,全市注冊商標總量達到16萬件;精選一批有潛力、有市場份額的產品予以重點扶持、培養,計劃在2010年底,*市著名商標突破700件,廣東省著名商標超過350件,全國馳名商標達到20件。對現有商標使用情況進行清理和規范,指導企業正確使用商標,幫助企業解決好注冊商標閑置、流失和被侵權的問題。做好廣告經營資格管理工作,促進我市廣告業整體素質和服務水平的提高。樹立戶外招牌廣告設置精品化、管理規范化、技術科學化的理念,使戶外廣告成為既能美化城市市容環境組成部份,又能體現廣告行業服務于經濟和社會的重要作用。
五是加強信用環境建設。積極推進企業信用分類監管工作,完成分類監管軟件的開發和應用,全面實行對企業的信用分類管理;建立企業信用評估機制,使企業信用建設再上新臺階。
(二)加強市場監管,深入整頓規范市場經濟秩序。
1.全力清理整治無證照經營。制定年度清理整治無照經營計劃,對無照經營進行持之以恒的清理和整治,逐步壓減無照經營的數量。同時進一步完善現有的經濟戶口管理網絡和網上年檢網絡,充分運用現代化管理手段,完善企業監督管理制度,及時發現和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維護正常有序的市場經營秩序。
2.加強食品安全管理。全面落實《工商行政管理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規范》。在3年內完成498個農貿市場的升級改造工作。加強牲畜屠宰管理,防止有害肉品流入市場。加強對食品批發市場、商場超市、城鄉結合部、農村集市的檢查,重點查處無證、無照、無標生產銷售食品行為以及回收過期食品再加工出售、篡改產品使用日期和保質期限等違法行為。
3.嚴厲打擊傳銷和變相傳銷活動。認真研究《直銷法》實施后打傳工作的新形勢。加強與公安等部門的配合,加大對傳銷案件的刑事偵查力度,運用司法手段,嚴懲傳銷頭目,摧毀傳銷組織網絡。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鏟除傳銷和變相傳銷活動滋生的土壤,防止傳銷和變相傳銷活動出現反彈和回潮。
4.加大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力度。深入開展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專項行動,重點查處藥品、保健品、房地產等行業的虛假和誤導性宣傳行為;醫藥、民航、旅游、房地產等行業的商業賄賂行為;仿冒知名商品特有名稱、包裝、裝潢、注冊商標的行為;欺騙性有獎銷售、變相巨獎銷售等行為。繼續整治公用企事業單位濫用優勢地位設置不合理交易條件和強制交易等妨礙公平競爭行為;嚴厲查處各種名目的以高額回報為誘餌的商業欺詐行為,維護市場秩序和社會穩定。
5.嚴厲打擊流通領域私貨交易行為。加大對冷凍品、“兩油”、水產、電腦市場的監管,堅決查禁來自疫區的禽畜冷凍品、無合法來源手續進口禽畜冷凍品、“兩油”產品、電腦及電子零配件等;繼續開展打擊非法拼組裝汽車、摩托車和銷售無合法來源進口汽車、摩托車及其零配件行動;嚴密監控進口商品的運輸渠道,切斷走私貨物“供、運、儲、銷”鏈條。
(三)改革監管方式,積極探索監管執法新機制。
1.推進執法機制改革。推行相對集中執法權、行政處罰程序分離、執法任務和權限適當下移等改革,全面實施經濟案件管理系統(二期)軟件,逐步構建統一、規范、高效、廉潔的工商行政執法機制。同時根據*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中心鎮建設、屠管職能移交、執法編制可能增加等情況,結合監管執法任務的需要,充實工商所人員,增強基層遂行任務的能力。
2.建立工商所轄區巡查監管責任制。根據工商所轄區情況,劃分為若干責任片段。每個片段落實專人負責巡查監管,出現問題追究當事人的責任。同時,在現有經濟戶口軟件的基礎上,將市場準入、市場巡查、年檢驗照、企業信用、執法辦案等環節的信息資源整合到經濟戶口中,使經濟戶口軟件成為工商監管的有效手段。
(四)加強教育管理,努力提高隊伍綜合素質。“*”期間,我局將進一步加大干部教育培訓力度,爭取全系統干部大專以上學歷比例達到95%,本科以上占35%,研究生以上占5%。進一步加強基層建設,使所有工商所都擁有自有產權的辦公場地,技術裝備、信息化建設等各方面再上新臺階。
- 上一篇:個體商戶法制教育工作計劃
- 下一篇:工商普法工作總結及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