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局宣傳農村稅收工作計劃

時間:2022-05-20 04:55:00

導語:稅務局宣傳農村稅收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稅務局宣傳農村稅收工作計劃

在*法治的現實社會,離不開對重要法律政策、法規的普及和宣傳,而作為一種“無形征管”的稅收宣傳,在輿論導向、政策公開和法制教育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來,地稅機關通過各種形式開展稅收宣傳,為密切征納關系,樹立地稅良好形象起到了較大的推動作用,但仍存在一個明顯的不足,即:農村稅收宣傳的吸納程度遠遠低于城鎮,特別是邊遠山區農村人員的納稅意識較為淡薄。如何做好邊遠山區農村稅收宣傳工作就成為當前我們抓好稅收宣傳的一個重點。筆者在此談談一些粗淺的看法。

一、稅收宣傳在邊遠山區農村的重要性

(一)稅收宣傳是推進邊遠山區農村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必然要求。農業在我國自古以來就是安天下、穩民心的基礎產業和戰略性產業。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目前,邊遠山區農村逐步推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而邊遠山區農村經濟發展尚處于低層次、農村生產基礎條件差、納稅人稅收意識淡薄的狀況阻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迅速推進。為了更好地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國家出臺了各種涉農稅收優惠政策,作為直接與農村接觸的基層地稅機關,讓納稅人第一時間知曉各種涉農地方稅收優惠政策就成為我們抓好邊遠山區農村稅收工作的關鍵,因此加強涉農地方稅收優惠政策宣傳成為推進山區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必然要求。

(二)稅收宣傳是強化邊遠山區農村納稅人依法納稅意識的關鍵環節。通過寓教于樂、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適時開展稅收宣傳,加強宣傳的感召力,使邊遠山區農村納稅人很直觀地感受到自己為國家做出的貢獻,感受到稅務干部為國家聚財的艱辛,真正形成心理認同感,從而自覺增強納稅意識。

(三)稅收宣傳是營造邊遠山區農村納稅人依法納稅環境的重要內容。稅收是國家為了實現其職能,憑借國家權力,依照法律規定的標準無償地強制地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特定的分配形式。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依照法規納稅的義務”,但是由于邊遠山區農村法制觀念的弱化,導致征納之間矛盾激化。按照傳統管理模式,這種矛盾主要通過加強征管和稽查,加重處罰手段,增加稅收違法行為的風險和成本來加以解決,經過多年的實踐,我們發現主要依賴懲罰和強制的傳統模式必須改變,稅收管理的最終目的是提高誠信納稅度,實現邊遠山區農村納稅人自覺納稅,由此,加強對邊遠山區農村納稅的宣傳和教育,讓邊遠山區農村納稅人充分了解稅法,為他們提供周到細致的服務,建立互相合作的新型征納關系,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二、邊遠山區農村稅收宣傳面臨的問題

(一)邊遠山區農村納稅人稅收觀念現狀。一是邊遠山區農村個體經營者受環境、文化素質等方面的影響,納稅意識較低,大部分納稅人不能夠主動納稅,都是在稅務機關催其繳納時才繳納;二是邊遠山區農村自然條件較差,導致信息閉塞,邊遠山區農村納稅人不能及時了解稅收法律法規、政策;邊遠山區農村納稅人的法律觀念滯后;三是邊遠山區農村宗族觀念比較強,家族勢力仍占據比較重要的地位,如果對其涉稅違法行為采取強制措施,就容易引起抗稅事件的發生。

(二)邊遠山區農村稅收宣傳現狀。一是稅收宣傳月宣傳工作現狀。一直以來地稅機關對稅收宣傳月的宣傳工作非常重視,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財力,稅收宣傳取得一定成效,城鎮公民的納稅意識得到增強;但受自然條件限制,山區的稅收宣傳人員較少,使得對山區村屯納稅人的稅收宣傳未能普及到每個村屯,村屯納稅人的稅收意識還是較為淡薄;二是日常稅收宣傳工作現狀。目前,我們地稅機關的日常稅收宣傳主要是以在辦稅廳進行宣傳為主,輔之以借助當地電視臺等媒體和稅收管理員進行宣傳,宣傳覆蓋面不夠寬。

三、做好邊遠山區農村稅收宣傳工作的建議

對于廣大山區農民來講,稅收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加強邊遠山區農村稅收宣傳,讓“社會主義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觀念深入納稅人,已成為稅務宣傳工作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對如何做好邊遠山區農村稅收宣傳工作,筆者認為:

(一)建立稅收宣傳專業隊伍。稅收宣傳是一項集文化素質、思想素質、業務技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工作,要靠具有一定綜合素質的人員去組織,去完成。單靠稅收管理員兼職,難以出色地完成宣傳任務。因此,必須加快稅收宣傳專業隊伍的專業化建設,造就人才,培養人才,建立一支稅收宣傳專業隊伍,把一部分思想成熟,業務知識扎實的稅務干部安排到稅收宣傳崗位上,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通過宣傳提高邊遠山區納稅人的納稅意識。

(二)針對邊遠山區農村現狀,因地制宜進行宣傳。因農民出身的個體戶經營者和商販,大多文化程度較低,我們要因地制宜做好邊遠山區農村稅收宣傳。一是不僅宣傳稅收法律法規、政策,還要把稅收宣傳資料事例化,將一些比較有教育意義的典型案例印制成宣傳資料進行宣傳;二是在稅法宣傳活動中,可以把稅收宣傳口號、圖畫,印制成喜慶、吉祥的年畫或日歷等,散發給農民納稅人,讓他們張貼在家中,這樣便會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稅收法制宣傳教育。

(三)創新宣傳形式。在創新宣傳形式上做到寓教于樂。在邊遠山區農村稅收宣傳過程中,組織稅收宣傳專業隊伍,應開動腦筋、拓寬思路,不僅可以采用傳統的鄉鎮圩日發宣傳資料、播放稅收廣播等稅收宣傳方式,還可以通過現場會、稅法宣傳文藝匯演等形式向山區縣農民納稅人宣傳稅法,以有效提高稅收宣傳效果。

(四)在宣傳內容上做到通俗易懂。由于邊遠山區納稅人受文化水平限制,對有些政策信息解讀不透,在實際操作中難以應用。地稅機關應結合實際生活,針對邊遠山區納稅人疑難問題不懂、實際操作不會的情況,圍繞廣大山區縣納稅人文化消費需求,由稅收宣傳專業隊伍定期上門宣講稅收科學知識、法律常識,提供致富信息、稅收法律法規咨詢等服務,把過去專業化、術語化的宣傳用貼近生活的語言表述出來。

(五)實強化宣傳針對性。由于稅收宣傳的復雜多變,這就要求我們地稅機關對稅收宣傳內容應按變動內容、固定內容和特殊內容進行分門別類,切實做到細致、深入。一是將關系到邊遠山區納稅人切身利益的內容作為宣傳的重點,特別重點宣傳國家針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所出臺的一系列涉農稅收優惠政策;二是在調查了解邊遠山區納稅人特殊需求及日常申報納稅暴露的個性問題的基礎上,適時開展有針對性、“開小灶式”的個別宣傳輔導。

(六)加強對邊遠山區村干部的稅收知識培訓。由于當地村干部比較熟悉當地村屯納稅人的情況,且易于接觸他們,地稅機關應該充分利用資源,發揮“以點帶面”的作用,通過對村干部進行稅收知識培訓,由村干部再將稅收知識傳授給當地村屯納稅人,效果將會更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