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服務業發展工作計劃
時間:2022-06-05 09:32:00
導語:發改委服務業發展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年全市服務業發展情況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國發[**]7號、**發[**]14號以及濟發[**]12號文件精神,緊緊圍繞建設現代化省會城市和“十一五”規劃確定的奮斗目標,按照“維護省城穩定、發展省會經濟、建設美麗泉城”的總體要求,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加大力度,強化措施,全市服務業經濟繼續保持了快速健康發展。
(一)全市總體發展情況
1、規模總量快速膨脹,服務比重穩步提升。**年,全市服務業實現增加值1241億元,同比增長17.5%。服務業占GDP的比重預計達到48.6%。服務業的貢獻率為55%,拉動GDP增長8.6個百分點。全市235家過億元服務業企業預計實現營業收入1700億元,同比增長25%。
2、產業結構繼續優化,骨干行業支撐有力。**年,全市現代服務業實現增加值543.5億元,同比增長18%,占全市服務業的43.8%,同比提高0.6個百分點。金融業、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批零貿易業、房地產業等重點行業快速發展,支撐作用不斷增強。
3、稅收貢獻不斷增長,吸納就業穩步增加。**年服務業提供稅收172.6億元,同比增長35.5%,占全市稅收的49.03%,服務業成為地方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全市服務業從業人員達到149.2萬人,比上年增長1.1%。
(二)關于重點行業發展
1、金融服務業。**年,金融業實現增加值153.5億元,比上年增長20.9%。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4062.4億元,比年初增長12.6%;各項貸款余額為3678.3億元,比年初增長11.9%。中宏人壽保險山東分公司、東方證券、威海商業銀行等金融保險機構先后入駐,中英人壽、信誠人壽、海康人壽等6家外資保險公司落戶我市。保險業快速增長,實現保險業務收入64億元,同比增長19.7%,證券市場交投活躍。東港安全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成功上市,公開發行股票2800萬股,籌集資金2.9億元。
2、信息服務業。**年完成軟件銷售收入162億元,同比增長28.9%,軟件外包發展迅速,動漫游戲等產業快速發展。網絡傳輸服務業不斷壯大,網通、電信、移動、聯通、廣電、百靈、鐵通、衛通、山東艾維9家網絡運營商競相發展,全市互聯網網站已超過6000個。
3、現代物流業。**年,物流相關產業企業及個體工商戶62043家,實現營業收入1042.4億元,增長16.5%。重點企業發展迅速,佳怡物流、博遠物流等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成以上。西部現代物流園區562.5畝土地手續辦理完畢,物流配送與管理服務中心大樓完工。總投資1.03億元的蓋家溝物流基地一期工程基本建成,農貿大市場15萬平方米商鋪和1.2萬平方米交易大廳全部投入使用。山東統一銀座有限公司7000平方米的配送中心投入使用。總投資5.1億元的三三四處物流港項目新建8棟儲備倉庫、4000平米客戶交易樓和6萬平米貨場已完工。潤港物流中心二期工程建成6000平米重汽配件儲存倉庫。臺灣大潤發華北區物流配送中心落戶我市零點物流港,成為外商在我市建立的第一個現代化地區總部型物流配送中心。
4、房地產業。**年房地產業實現增加值95.4億元,增長15.6%,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193.2億元,同比增長20.7%。全市各類房地產開發企業發展到400多家,年開發能力達到900多萬平方米。商務樓宇加快建設,齊**商會大廈、銀豐大廈等項目基本竣工,商品住宅加快建設,**能?領秀城、國華?東方美郡、外海蝶泉山莊、京**山莊、巴黎花園、重汽翡翠郡等項目進展順利,投資完成情況較好。棚戶區改造工作順利推進,為房地產業發展打造了新的平臺和空間。
5、商貿服務業。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03.1億元,同比增長17.4%。銀座商城、三聯集團、**華聯、人民商場等一批總部型連鎖經營企業不斷壯大。銀座購物廣場華信店和貴和購物廣場紅樓店開業,銀座在省城已經擁有6家門店。中國電腦連鎖巨頭宏圖三胞落戶山大路,低價介入電腦等IT商品市場。金德利在**的店面總數已達到130多家,年營業收入超過2億元。桃花源、微山湖、老轉村、亮亮面館等老連鎖企業穩步擴張,上好人家、膠東人家、華濱環聯等一批新的連鎖企業不斷涌現。商務酒店成為住宿業發展的新模式,數量已與星級酒店大體持平,發展勢頭良好。重點項目進展順利,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一期工程、七里堡蔬菜批發市場C座、海蔚廣場、海鮮大市場營業大廳、陽光舜城商業街、經十一路地下商城等項目已建成開業;恒隆廣場、潤華汽車服務園、匯富商城等項目進展順利。投資15億元的**國際農產品加工貿易中心正式奠基開工。
6、旅游服務業。全市接待旅游者2005.9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77.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5%和21.7%;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6.1萬人次,實現旅游外匯收入7075萬美元,分別比上年度增長18.2%和33.1%。成功舉辦了第七屆中國(**)國際旅游交易會,參展企業近1200家,國際展位數量和展位檔次創我市歷屆旅交會之最。中國平陰玫瑰節、長清玉杏采摘節等特色旅游活動豐富多彩,農家樂旅游不斷升溫,滑雪游漸成熱點,金象山、九鼎塔、臥虎山三個滑雪場接待游客4萬人次,實現收入600萬元。重點旅游項目進展順利,崮云湖18洞國際高爾夫球場全部建成,正式開業。章丘清照詞園、蓮華山景區、歷城九如山風景區、水簾峽二期工程等一批旅游項目建成開放,實施了環城河通航工程,實現了游船通航。大明湖綜合擴建工程、鵲山龍湖工程、平陰玫瑰湖濕地公園、縣西巷旅游購物商業街等較大規模的項目正在積極施工。
7、會展服務業。全市共舉辦展會120個,增加25個,實現直接營業收入1.05億元,增長20.7%。醫療器械展、國際制博會、齊**汽車展、齊**房產展、國際茶博會、國際太陽能大會等都取得了較好的效益。涌現出童博會、節能展、齊**家具展等一批新型展會。通過整合重組,山東丞華、**中貿、**華展等一批骨干龍頭企業迅速成長壯大,占據了我市會展業三成以上的市場份額。以泉水、文化、旅游、電子、信息、汽車等資源與產業優勢為依托,以舜耕國際會展中心和**國際會展中心為主要載體,以山東丞華、**中貿、**華展等骨干會展企業為龍頭,各類相關配套服務企業密切協調配合,輻射范圍廣,帶動能力強的會展產業鏈條初步形成。
(三)關于投資及重點項目建設
**年,全市服務業完成投資713.3億元,同比增長30.8%,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達到62%。其中,現代服務業完成投資470.8億元,增長32.4%。全市服務業招商引資項目471個,引進投資446.2億元,占全部引資額的72%,同比提高了2.2個百分點。
二、主要問題
(一)總量規模較小,產業層次偏低。雖然我市服務業的比重較高,并實現了“三、二、一”的產業結構,但服務業的絕對總量偏小。青島實現服務業增加值1629億元,比我市多388億元;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199億元,比我市多96億元。全市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比重為43.8%,傳統服務業仍然居于主體地位。
(二)競爭實力不強,骨干龍頭不多。一些知識密集型的高端服務業態如信息咨詢、專業服務、綜合技術服務等還未形成產業規模。服務業發展質量不高,品牌建設滯后,缺少在全國叫得響的品牌產品和企業。企業規模結構不盡合理,龍頭企業少,營業收入過億元服務業企業僅235家,組織化水平偏低,全國知名的服務企業匱乏,特色鮮明的產業體系尚未建立起來。城市綜合服務功能有待提升,在旅游、物流等領域受到周邊城市較大壓力,距離省會城市的功能要求還有一定差距。
(三)體制機制不活,開放程度不高。部分行業壟斷程度仍然較高,服務市場化、社會化進展不快;事業單位改革尚未完成,很多應該投入市場的服務項目被事業單位壟斷。部分行業市場準入門檻過高,部分領域還存在政策制定和落實不到位的情況。服務業利用外資內部結構不合理,房地產業占80%左右,而金融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等,外商投資比重還明顯偏低。
(四)投資結構不優,發展后勁不足。我市服務業市場產出行業投資比例較低,投資結構不盡合理。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等公共產品投資約占服務業投資的三分之二,市場產出行業投資僅占三分之一。對生產性服務業還需加大投入力度,保持和加大發展后勁。
產生以上問題的原因主要在于,對上級文件精神領會得不夠,落實得不到位,爭取上級政策的工作力度需進一步加大。深層次的體制改革進展不快,內在活力激發得不夠。產業規劃、城市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未能充分銜接,再加上國家宏觀調控力度不斷加大,造成項目落地難的情況比較普遍。招商選資的意識不足,對招商引資的方向性引導有待加強。
三、**年全市服務業發展重點及政策建議
(一)形勢分析
**年以來,國家、省和市都對服務業發展高度重視。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并于9月在安徽合肥召開了全國服務業工作會議。省委、省政府印發了《關于進一步促進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省第九次黨代會對**率先形成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提出了明確要求;市委、市政府召開了規格、規模空前的全市服務業發展工作會議,出臺了《關于促進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市服務業發展指標體系及考核辦法》;市政府成立了發展服務業工作領導小組;各縣(市)區、各部門正在建立相應的工作機構和政策體系。在一系列政策和工作推動下,全市齊心協力大抓服務業的有利局面初步形成。
(二)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年服務業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深入實踐“維護省城穩定、發展省會經濟、建設美麗泉城”總體思路,扎實貫徹國發[**]7號、**發[**]14號、**政發[**]66號以及濟發[**]12號文件精神,以籌辦第十一屆全運會為重大契機,通過規劃引導、項目支撐、龍頭帶動、開放促進、政策扶持等措施,重點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大力培育新興服務業,全面提升傳統服務業,形成服務業健康、快速、高效發展的新格局,努力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主要預期目標:服務業生產總值達到1445億元,增長13.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270億元,增長15%。
(三)加快重點行業發展
1、金融服務業。進一步強化金融業的龍頭帶動作用,提升建設金融商務中心區,加快啟動規劃建設金融商務新區。進一步加強與省和山東銀監局的匯報和溝通,積極爭取進入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試點范圍。抓住當前國家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有利時機,多渠道、多形式推動企業上市。加快推進進入程序企業上市步伐。積極爭取有條件的高新技術企業登陸創業板市場。加快出臺優惠政策,吸引國內外各類銀行、證券、保險及其它金融機構在我市設立總部、區域總部和分支機構。扶持推動**商業銀行跨地域發展、做大做強。做好企業債券發行爭取工作,努力拓寬企業融資渠道。
2、信息服務業。加快引進一批投資額大、帶動能力強的外資項目,吸引世界500強企業來我市落戶設立分公司、研發中心。
研究落實優惠政策,完善技術創新、企業協作、中介服務和投融資服務體系,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重點組織好下一代互聯網、寬帶無線網建設,積極推進“三網融合”。逐步完善農村互聯網平臺,促進網絡向廣大農村地區延伸。
3、現代物流業。按照物流園區-物流中心-配送中心模式,整合全市物流資源,加快兩大平臺、三大園區、四大中心和網絡化節點建設,突出發展第三方物流,積極發展國際物流,加快建設面向全國全省的區域物流中心。督促現代物流基地加快建設。鼓勵發展批發業務,大力培育大型批發商;鼓勵大型連鎖企業外埠開店,吸引內外資知名企業在濟設立地區總部,使**成為其開拓山東市場的“橋頭堡”和“根據地”。
4、會展服務業。以創建全國會展名城為目標,進一步整合會展資源,加快培育特色品牌展會,拉長會展服務產業鏈條。全力辦好**山東(國際)制漿造紙技術及裝備展覽會等重點展會。完善**國際會展中心相關配套設施,加快建設省級會展經濟集聚區,打造會展經濟產業鏈。積極培育和發展山東新丞華展覽有限公司、**華展展覽有限公司等一批會展公司、會務公司及中介服務機構。
5、旅游服務業。抓好鵲山龍湖、**植物園二期、玫瑰湖濕地公園、商河溫泉度假區、芙蓉街改造、五峰山省級旅游度假區等項目的開發。開展形式多樣的觀泉游、老街游、歷史文化游、宗教游、高爾夫游、鄉村休閑游等,促進城鄉旅游共同發展。舉辦滑雪節等活動。新發展一批國際旅行社,努力引進外資社,促進優質旅行社向集團化、網絡化發展。
6、房地產服務業。科學調整供需關系,加快舊城改造項目運作。在國家控制新增建設用地規模的情況下,盡可能放寬房地產項目容積率控制標準,加大市場有效供應。加快推進二環路內舊城棚戶區的改造,提高人民居住質量。著力構建多層次住房保障體系,優化住房供應結構,加快中小套型、中低價位普通商品房建設。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完善廉租房保障制度。激活二手房市場,規范發展房屋租賃市場。
7、零售、餐飲業。引導企業走標準化、連鎖化、品牌化、規模化發展之路,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努力做好十一運會的住宿餐飲服務準備,加快奧體購物中心和小吃城規劃建設進度,對現有星級飯店進行改造升級,發展一批星級飯店,滿足市場消費需求。弘揚**菜餐飲文化,深入挖掘“老字號”餐飲資源。
(四)突出抓好工作重點
1、抓好50家龍頭企業。抓好重點骨干龍頭企業,以此為重要支撐和強大引擎,帶動重點行業的健康快速發展。重點抓好**商行、**能物資、三聯商社等50家營業收入過億元服務業大型集團企業。
2、抓好200個重大項目。重點抓好100個在建的服務業重點項目建設。加快推進100個新策劃項目的前期工作及招商引資。對這些項目實行重點調度、分工負責,加強服務,協調解決困難和問題,加快建設進度,早日實現效益。
3、抓好7個功能示范區。重點培育歷下、市中、天橋、槐蔭、歷城、長清、章丘等個服務經濟示范區。市內四區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和高端商貿業等;歷城重點發展城市綜合物流和航空物流;長清重點發展科研、信息、旅游等產業,章丘重點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和旅游業,率先突破縣域服務經濟。
4、抓好10個產業集聚區。按照科學規劃、全盤考慮、合理布局的原則,規劃建設不同功能、不同層次的服務業功能區。盡快形成泉城路商業、齊**軟件園、蓋家溝物流、山大路科技創新園、百脈泉文化旅游休閑、國際會展中心等10個在國內外有影響的各具特色的服務業產業集聚區。
5、抓好5條服務產業鏈。打造科技、物流、信息、旅游、會展等具有規模優勢的服務產業鏈和產業集群,發揮更大的規模效應和集聚效應,形成產業聯動、相互促進、協調發展、循環膨脹的良好態勢,促進全市服務業的全面發展。
6、抓好30個名優服務品牌。打造“旅游名城”、“會展名城”、“**軟件”等城市品牌。加大對金融業、現代物流業、旅游業、會展業、信息軟件業、社區服務業、中介服務業、商貿服務業等的品牌培育力度,積極培育大觀園、百脈泉、陽光大姐、東方天健等30個在全國叫得響的知名品牌。
(五)促進服務業發展的措施建議
1、投入保障。按照多元化的思路,理順投資體制,推進服務業的市場化運作,完善以政府投資為引導、企業籌資為主體、銀信融資為支撐的服務業投入機制。積極探索和創新市服務業引導資金的使用方式,廣泛吸引民間資本投入服務業。各縣(市)區也建立服務業引導資金,引導和促進服務業發展。通過招商引資、直接融資、間接融資、爭取上級支持等方式,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
2、機制保障。進一步放寬行業市場準入,大力提高非公有經濟在服務業中的比重。積極推進行政和企事業單位的后勤服務、配套服務由內部自我服務為主向社會服務為主轉變,加快服務業領域社會化。深化科技、教育、文化、體育、廣播影視、醫療衛生等領域體制改革,在堅持發展事業為主的同時,努力提高產業化水平。努力消除影響擴大開放的體制機制性障礙,實現服務業對外開放的新突破。
3、環境保障。加強對服務業的輿論宣傳,營造良好的發展氛圍。進一步轉變作風,提高效能,以主動服務、快捷服務、“一站式”服務,為企業創造優質、高效、低廉的商務環境。各有關部門和各縣(市)區研究制定促進服務業發展的配套政策措施,建立扶持服務業發展的政策體系。進一步健全完善教育、培訓體系,加大服務業高級人才的引進力度,理順價格體系,增加土地供應,為服務業發展提供有力的要素支撐。
4、組織保障。健全政府領導、部門協調、目標考核、促進發展的調控機制。各縣(市)區參照市服務業領導小組、服務業辦公室的規格和職能,建立相應的組織領導機構和辦事機構,落實工作推進機制。定期召開服務業大會,總結工作,部署任務,分解指標,表彰先進,形成我市服務業工作的總結、動員、獎勵機制,全力推動服務業又好又快發展。
- 上一篇:市領導就業工作會議講話
- 下一篇:黨管干部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