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模范區建設完善工作計劃

時間:2022-02-10 04:36:00

導語:環保模范區建設完善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環保模范區建設完善工作計劃

年是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開局之年,也是我區創建市級環境保護模范區的決戰年和攻堅年。全區環境保護工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3421”工作思路,以創建環保模范區為重點,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全面改善城鄉環境質量,加快推進發展方式轉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助推“五個”建設,大力提升城市品質。

一、工作目標

(一)環境質量目標。

城區空氣質量滿足優良天數達到322天以上,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濃度年日均值滿足國家二級標準。嘉陵江在入境斷面滿足Ⅱ類水質標準時出境斷面總體達到Ⅱ類水質,保持Ⅲ類水質標準,小安溪水質有所改善。城區公共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主要指標達標率100%,鎮街達到80%。城市區域環境噪聲和交通干線噪聲平均值分別控制在56分貝和68分貝以內。全區森林覆蓋率達到39%,城區綠化率提高到46%。全區輻射環境質量保持穩定。

(二)污染物減排目標。

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在年基礎上分別削減1.5%,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在年基礎上分別削減1.8%。

(三)污染防治目標。

全區重點工業企業污染物排放達標率達到98%,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85%,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置率達到96%,農村面源污染綜合治理率達到45%(其中規?;笄蒺B殖場畜禽糞便綜合利用率達到75%),機動車環保定期檢測率達到80%,工業固體廢物處置利用率達到90%,醫療廢物集中處置率達到100%,工業危險廢物處置利用率達到100%。

二、主要任務

全面開展市級環境保護模范區創建工作,實現創模指標全面達到市級環保模范區要求。完成市下達的年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強力推進沿江城鎮生活污染治理、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村莊環境綜合整治、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建設,保障草街航電樞紐工程庫區水環境安全。加快水泥、造紙等重點行業產業結構調整和污染防治。加強環境保護能力建設,提高環境應急能力。加強城市環境綜合整治,提高人居環境質量。加強環境宣傳,提高公眾環境意識,維護公眾環境權益。

(一)打好創建市級環保模范區攻堅戰。

結合我區實施“美麗·五城聯創”工作,動員全區上下同心協力開展創建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工作,對“優化經濟發展方式,源頭防止環境污染”、“加強環境污染防治,逐步改善環境質量”、“統籌城鄉環境保護,美化城鄉生態環境”、“加強環保能力建設,高效科學環境監管”、“加強創模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環保意識”五大創模任務,80項子項目,300多個創模工程進行攻堅決戰,確保年底6大類30項創模指標基本達到市級環保模范區要求。

(二)全面完成年度污染減排任務。

1.大力削減污染物存量。

一是落實減排任務。根據市下達我區的“十二五”總量減排目標,細化目標任務和工作措施,分解落實到相關鎮街、部門和相關排污單位。二是推進工程減排。實施《區“十二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規劃》。重點推進燃煤電廠煙氣脫硝治理工程、水泥旋窯脫硝工程;加快沿江城鎮污水處理廠、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建設,城區污水處理廠配套污水收集管網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加快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和養殖小區治理;全面完成鹽化公司、重啤六廠廢水治理項目。三是強化結構減排。實施工業企業結構調整、環保搬遷和產業技術升級,淘汰落后產能和生產工藝,實施水泥立窯關閉計劃,關停市富豐水泥集團特種水泥有限公司2臺水泥立窯。四是加強管理減排。實現工業企業排污許可證全覆蓋,加強現有火電機組、旋窯等設施排污監管,全面開展重點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建設并確保正常運行,嚴格國控和市控重點污染源監測,確保全區重點工業企業污染物排放穩定達標。加強污水處理廠運行設施監管,提高城市污水處理穩定達標率。完成2家重點工業企業清潔生產審核及評估驗收工作。

2.嚴格控制污染物增量。

嚴格執行《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土地利用、區域流域開發、工業、農業、畜牧業、林業、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設、旅游、自然資源開發規劃環評執行率達100%,建設項目環評執行率達100%,建設項目“三同時”執行率達100%,完成工業園區及拓展區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實施《市工業項目環境準入規定》、《市環境保護區域限批實施辦法》、《市環境影響評價管理豁免名錄》。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項目環境準入和新建項目總量指標審批、有償使用和交易制度,工業項目新增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標,必須通過排污權交易獲得。淘汰落后產能、加大污染治理、強化環境管理,為新上項目騰出環境容量指標。對未完成污染減排項目或因違法排污導致減排目標未完成的企業,一律實行新建項目限批。

(三)開展大氣污染防治,改善城鄉空氣質量。

一是嚴格實施《區餐飲服務業環境污染防治管理試行辦法》(府辦發〔〕9號),加強餐飲服務業的環境管理,防治環境污染,保護和改善城區環境質量,保護公眾健康。執行餐飲服務業環保審批關口前移,規范餐飲服務業設置,禁止在城市建成區無公共煙道的綜合樓、住宅樓內新建、擴建餐飲項目;已造成嚴重環境污染的餐飲服務業,責令限期治理,經限期治理后仍未能達到環保要求的,實施停業、關閉。二是加強城區揚塵污染控制。以“美麗·五城聯創”城市管理攻堅戰役為契機,強化城區車輛帶泥、冒裝撒漏、施工揚塵等污染聯動執法,并建成城市入口規?;邢窜噲?處;房屋建設、市政維護、片區開發、園區建設、房屋拆遷、道路建設、土地整治、園林綠化及管溝工程等項目要制定施工揚塵控制方案,落實技術規范和揚塵監管責任制;城區道路實行全天候保潔。三是繼續開展城區基本無煤區建設工作,合陽城街道、南津街街道、釣魚城街道建成區基本無煤區覆蓋率達到95%以上。繼續對城區違規燃煤戶進行整治、取締整改燃煤爐灶,完善日常監督管理制度,落實鞏固措施。四是推行清潔能源工程。在云門、淶灘、三匯、錢塘等重點場鎮,對餐飲娛樂業開展推行使用清潔能源試點工作。五是控制機動車污染。全面實施機動車環保定期檢測,完善機動車排氣檢測電子監控管理系統;實施機動車環保標志和限行管理工作,核發環保分類標志,推進機動車排氣污染治理,確保新注冊登記的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必須符合國家新車國IV標準;實行黃標車在部分區域的禁行,查處在限行區內行駛的黃標車和未取得環保標志的車輛,加大對超標車輛上路行駛違法行為的查處;對提前淘汰的老舊汽車落實經濟補貼;推進新能源車輛示范運行。

(四)保障飲用水源和草街航電樞紐工程庫區水環境安全。

一是搞好項目包裝。抓住中央加大環保投資力度,重點安排環?;A能力建設和污染治理工程項目的契機,圍繞城鎮污水處理廠及污水管網建設、城鎮垃圾處理場及收運網絡建設等環境基礎設施項目,以及次級河流整治、村莊環境綜合治理、畜禽養殖糞污綜合利用、水質監測、環境風險防范等重點領域,積極做好項目策劃、包裝和上報工作,積極爭取國家支持。二是保護城鎮飲用水源。繼續開展飲用水源保護區內污染源整治,嚴格控制在飲用水源保護區內新建有水污染的項目。切實鞏固絲綢、造紙、電鍍、水上餐飲等行業污染整治工作成果,深化化工、醫療行業污染整治。保護農村中小型集中式人畜飲用水源,徹底取締17座具有飲用水源功能的水庫網箱養殖及肥水養殖,解決農村12萬人飲水安全問題。三是治理城鎮生活污染。展開重點城鎮污水處理廠及配套污水收集管網、垃圾處理場及垃圾收運系統建設工作。建成淶灘、沙魚、太和、錢塘、三匯、云門、大石、草街、鹽井、銅溪共10個場鎮污水處理廠及配套污水收集管網,開工建設三匯垃圾處理場。改造城區污水管網9千米,完成涼亭片區污水二級干管建設,城區污水集中收集和處理率均達到85%。建成城區地埋式垃圾站27座和建筑垃圾消納場。四是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實施小安溪流域污染綜合整治,加強污染源監管和水質監測,基本完成規劃批復的建設內容,全面取締流域禁養區畜禽養殖,完成限養區、適養區養殖污染整治,完成流域內工業污染源整治。完成南津街街道4個村環境整治項目。開展江河湖庫漂浮物的清理工作。完成淶灘、龍市、太和、銅溪、燕窩5個鎮的堤防工程河段整治。五是推進工業園區和工業集中區廢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開工建設工業園區核心區、草街拓展區、草街農創園、渭沱化工產業區污水處理廠,渭沱化工產業區污水處理廠完成基礎工程,核心區污水處理廠完成工程量60%。

(五)統籌城鄉環境保護,美化城鄉環境。

一是開展市級森林城市創建工作。實施“城市森林、農村森林、通道森林、水系森林和苗木森林”五大工程,深化“綠化長江·行動”,重點抓好主城及沿江沿路綠化。狠抓園林綠化,完成城市森林工程建設1200畝,完成7個社區公園建設,高標準打造東津沱、白鹿山、高職教城、花灘等四個濱江公園,完成涪濱路景觀改造,沙溪入城道路景觀,花果山城市公園二期工程,南津路與下南路交叉口西北側公共綠地綠化景觀,南屏大橋南北引道等城市橋梁道路、廣場、節點綠化及市街增綠工程。完成農村新造林8萬畝,完成經果林3000畝,完成通道森林1500畝,完成水系森林工程5500畝。二是開展城鄉生態環境保護。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策略與行動計劃》和《國家重要生態功能區建設規劃》,加強自然保護區和重要生態功能保護區建設。對采煤、采石、采頁巖等礦山企業進行全面清查,實施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做好風景名勝區、旅游開發區的環境保護工作;加強土壤污染防治,開展搬遷企業原址土壤環境風險評估,推進原址污染土壤治理修復工作;實施《市統籌城鄉環境保護工作方案》,開展統籌城鄉試點項目,推進有條件的鎮街開展環境污染集中整治,促進試點的鎮街達到“五個80%”,即80%的集中式飲用水源得到保護,80%的生活污水得到集中或分散處理,80%的垃圾得到無害化處理或轉運,80%的居民使用天然氣或沼氣等清潔能源,80%的規?;B殖污染得到綜合處理。完成19個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試點示范工程,其中:淶灘鎮11個、云門街道3個、南津街街道4個、銅溪鎮1個;改善沼氣服務網點5個,新建戶用沼氣池4000戶;加強耕地保護,完成土地整治3萬畝,治理水土流失40平方公里。三是推進綠色創建工作。積極開展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環境優美鄉鎮、生態示范鎮(村)的創建工作。鞏固淶灘鎮創建市級環境優美鎮工作成果,開展草街街道創建環境優美鄉鎮工作,開展淶灘、沙魚鎮創建市生態示范鎮工作,創建市級綠色學校2所、市級綠色社區2個。

(六)開展噪聲污染整治,改善聲環境質量。

一是對噪聲不達標且擾民的企業下達限期治理,督促完成污染治理工程。二是嚴格建筑工地夜間施工、娛樂場所夜間營業的行政審批,合理設置產生噪聲污染的娛樂場所。三是強化噪聲擾民的執法監管,重點開展中考、普通高考和成人高考期間的環境噪聲專項執法。四是鞏固城區噪聲達標區建設工作。采取綜合措施,整治建筑施工噪聲、機動車違章鳴號、公交客運車輛運行噪聲、社會生活噪聲、文化娛樂場所噪聲、船舶噪聲和社區復合型噪聲污染。繼續開展城區從事門窗、防盜網等加工產生噪聲的攤點整治,城區噪聲達標區覆蓋率達到90%以上,創建市級安靜居住小區2個。

(七)綜合整治畜禽養殖污染,解決突出環境問題。

嚴格實施《區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辦法》(府辦發〔〕8號),規范全區畜禽養殖場環境管理,促進畜牧業健康快速發展,有效防治畜禽養殖污染。畜禽禁養區內禁止新建、擴建、改建畜禽養殖場,已建的畜禽養殖場按計劃實施關閉或搬遷,年完成小安溪流域禁養區、飲用水源保護區、城市建成區內畜禽養殖場搬遷工作。對造成嚴重環境污染的畜禽養殖場實施限期治理,對限期治理期滿后仍未能達到環保要求的實施關閉。對新、擴、改建養殖場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推行小型及分散養殖戶畜禽糞污沼氣池處理,沼液、沼渣還田。對規模化養殖場推行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糞便生產有機肥,污水經沼氣池處理后灌溉農田。建成3個畜禽養殖場糞污沼氣處理及綜合利用示范工程。

(八)提高環境應急能力,保障環境安全。

一是修訂完善政府、部門、鎮街、企業四級環境應急預案,開展環境應急演練。二是推行排污者環境保護社會責任“三包”承諾制,對污染物排放、周邊環境質量和環境安全進行責任承諾,督促企業簽訂“三包”承諾書,執行畜禽養殖、污水處理、造紙、電鍍等相關行業環保守法準則。三是繼續開展重金屬污染專項整治。開展鉛、汞、鉻、鎘、砷等重金屬污染整治和重金屬污染防控企業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及時排查環境污染隱患。四是強化危險廢物環境監管。強化危險廢物產生、收集、運輸、利用或處置環節的監管,實施危險廢物轉移許可、轉移聯單、經營許可和進口廢物環境管理,督促危險廢物產生單位建立完善危險廢物管理臺帳,強化醫療廢物集中收集和無害化處置,對無主危險廢物實施無害化處置,開展電子廢物的環境監管。五是加強輻射環境監管。嚴格執行建設項目輻射環境影響評價和輻射安全許可證制度,加強重點輻射源監督檢查,及時收貯廢舊、閑置放射源,消除安全隱患。完善放射源和電磁設備數據庫,推進放射源在線監控工作。六是落實環境應急工作。開展環境風險隱患排查和應急處置工作,推進分級負責制,強化應急管理、環境監測、處置演練和人員培訓,組織危險化學品生產、使用和處置等環節的風險隱患排查。督促企業完善應急機制,落實風險評估,健全相關制度。七是抓好群眾關心的環境熱點和難點問題的解決。繼續開展群眾長期投訴的環境污染積案的處理和化解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的環境權益。開展環境問題大下訪、大排查、大整治,重點抓好環境突出問題的解決,逐步解決環境熱點問題。

(九)提升公眾滿意度,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1.推進宣傳教育。

加大對環保工作的宣傳力度,突出做好創模宣傳。大力開展創模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機關、進家庭等“十進”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性創模宣傳活動。倡導生態文明,開展紀念“六·五”世界環境日和環境文化創建等活動;加強黨政干部環境教育和培訓,將生態環境保護知識納入各級黨委、政府領導干部的常規培訓內容;推進青少年環境教育,強化環保從業人員崗位技術培訓。鞏固和深化中小學環境教育普及,推進中小學環境教育地方教材的使用,繼續將環境教育納入中小學地方課程,確保每學年環境教育12課時以上。強化全區環保系統新聞和網絡宣傳、輿情監控體系建設。

2.強化公眾維權。

建立完善突出環境問題協調聯動和快速反饋機制,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環保義務監督員和市民視察或參觀環保創模重大項目進展情況。組織環保投訴者參與污染調查和執法監督,開展協商與座談,共同處理污染問題,回訪污染問題處理結果,保障市民的參與權、知情權,充分發揮環保義務監督員作用。

(十)以謀劃“十二五”工作為重點,探索環保發展新道路。

一是開展環??冃гu估。開展“十一五”環保規劃績效評估,總結“四大行動”、總量減排、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環境機制及能力建設等工作的成效和經驗,找準存在的問題和差距。二是確定環保工作思路,突出環保重點工作,編制“十二五”環境保護規劃,并經區政府批準實施。三是編制環保專項規劃。在“十二五”環保規劃框架下,編制污染物排放總量減排、水污染防治、大氣污染防治、環境監測、環境信息化、環境能力建設等專項規劃。四是加強環境相關規劃的立項、編制、審查、批準、實施等各個環節的管理和指導。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環境政策與法制建設。

一是開展環保執法檢查,協調辦好環保世紀行活動;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規范環境行政處罰裁量權。二是落實環境政策,深化火電、水泥、化工等行業排污權交易工作。實施環境信用等級評價和企業環境誠信體系建設,將環評審批、竣工驗收、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企業環境違法等信息納入銀行征信系統,推進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試點,加強排污費征收和稽查工作。三是執行污染源限期治理辦法,嚴格對重點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污許可監管,排污者不得超濃度和超總量排污。四是繼續開展環保專項行動,加大典型案件掛牌督辦、責任追究和后督察力度。

(二)完善和創新環保工作機制。

一是落實環境保護領導責任。堅持環保工作黨政一把手負總責制度,繼續將環保工作納入鎮街、部門黨政一把手及綜合目標考核內容,年初分解環境保護工作目標任務、制定考核辦法,增強考核效果。二是落實環保綜合決策機制。在發展過程中,首先考慮環境問題,實行環保一票否決制度。引進項目時,環保先期介入,認真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不能因經濟發展帶來新的環境問題。三是完善環保工作協調機制。進一步完善黨委政府領導、人大政協監督、環保部門統一監管、相關部門齊抓共管、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環境保護工作機制。加強環保部門的綜合管理職能,實施統一環境規劃,統一環境執法監督,統一環境信息的環?!叭y一”制度。實行上下聯動、左右聯合,建立部門聯合環境執法和重點環境案件移送督辦制度,堅持環保創模和總量減排工作調度會暨環境形勢分析會制度。四是完善環保投入機制。將環境保護投入作為公共財政支出的重點,努力爭取上級資金,鼓勵企業增加投入,積極引進外資和社會資金投向環保領域,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環境保護投入格局。

(三)夯實環保基礎工作,強化環保監管能力建設。

一是強化環境監測和科研工作。抓好環境質量監測、總量減排監測、污染源監督監測、突發性污染事故應急監測。實施空氣質量自動監測并日報。開展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監測,開展土壤環境監測。對水環境質量進行全面的現狀監測分析,調查草街航電樞紐工程庫區水污染源情況,評價水環境質量,預測成庫后水環境質量變化趨勢,結合社會經濟發展,編制《草街航電樞紐庫區水污染防治規劃》。二是強化環境監察、監測、宣教、信息能力建設,確保達到國家標準化建設標準和創模要求。加強環境監測能力建設,以信息網絡設施建設為基礎,開展監測質量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完成環境監測站標準化建設;加強宣教能力建設,確保宣教能力達到國家標準及創模要求;加強環境信息化能力建設,建設環?;A網絡,推進環保行政辦公自動化和業務流程電子化,建立環境信息共享平臺和數據更新機制,完善環境基礎與專項數據庫,提升環境智能化管理和輔助決策功能。三是圍繞環保中心工作,進一步推進環保系統思想、組織、作風、業務、制度建設,提高環保隊伍整體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