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幼兒園早期教育計劃

時間:2022-03-27 09:24:00

導語:社區幼兒園早期教育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區幼兒園早期教育計劃

教育是民族進步和發展的基礎,是提高全民族整體素質和創造能力的根本途徑,是培育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重要搖籃。為了適應21世紀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新體制的需要,構建學習社會化,教育終身化的全民教育體系,現結合本地實際,特制定潤澤街道社區教育計劃

一、指導思想

——為社區三個文明建設服務。緊緊圍繞社區三個文明建設和文明城市、文明城區、文明社區等文明創建活動,積極發揮社區黨校、團校、婦女學校、等社區教育陣地的作用,努力提高社區成員的思想政治、科學文化和知識技能素質,以推動社區三個文明建設活動的深入開展。

——為社會進步服務。緊緊圍繞“兩個率先”,努力構建適應社情、民情的社區教育體系,有針對性地,適時地為社區成員的知識更新與崗位轉換提供服務,實施教育的可持續發展,使社區教育能為全面進入現代化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

——為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服務。以提高社區成員的生活質量和文明程度為宗旨,充分利用各類教育資源,發揮社區教育的導向功能,以人為本,立足社區,服務社區,以滿足社區成員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和不斷增長的多元化個性發展的需求。

二、目標

1、努力提高社區成員的文化素質。高標準鞏固九年義務教育,努力提高0—3歲嬰幼兒入托率、學齡前兒童3年入園率,中、小學生入學率要達100%,不讓一名中小學生因家庭貧困等原因而失學。

2、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結合《公民道德建設綱要》的宣傳實施和“四五”普法教育,在社區居民中普及公民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大力提高社區成員的思想道德水準。

3、完善社區教育的開放體系。逐步完善以社區教育學院為中心,社區黨校、團校、市民學校、婦女學校、老年學校、國防學校為基礎的服務型、開放式社區教育網絡體系。逐步形成一個多元化、社區化、多功能、實用型、服務型的教育培訓層次。

4、加強老年人教育。從硬體、軟件等方面切實抓好老年教育基地建設,形成老年教育教學網絡體系,使老年人真正做到“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5、抓好弱勢群體的教育工作。充分利用社區教育資源,發揮區域優勢,加強再就業培訓,主動參與下崗、失業職工再就業培訓,使下崗待業人員成為一個相對穩定的群體。

6、加強社區教育和文化設施建設,營造終身教育良好氛圍。各類學校進一步面向社區開放,擴大各種教育基地內教育資源利用率,為學習者提供多種多次教育的機會,為各類社會成員提供多層次,多樣化的教育服務,組織各種教育活動,大力推進教育社會化,社會教育化。

7、加強學校型組織建設。根據各社區的實際情況,建立若干個學習型組織,并在各社區大力開展學習型樓組、學習型家庭、學習型個人的創建活動,使之成為學習化社會的建構基礎。

三、措施

社區教育是社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涉及到社區的各個部門和社區全體成員的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要完成以上目標必須做到“政府統籌,社會參與,資源共享,功能多樣,辦學開放,服務社區”的原則。

1、強化組織領導,建立統籌機構

建立由街道統籌,各部門、各社區居委會及轄區企事業單位、教育機構代表組成的“社區教育委員會”,對社區教育計劃的實施,進行管理和綜合協調。

2、加大宣傳力度,形成學習氛圍

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媒體,通過各種渠道,大力宣傳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創建學習型城市、學習型城區的有關文件及指示精神,在轄區內形成學理論、學知識、學科技,自覺接受終身教育的良好學習氛圍,推動社區教育正常健康發展。

3、加強統籌協調,優化社區資源配置

以社區教育資源的綜合利用、共享為原則,充分挖掘和發現社區教育文化資源的潛力和作用,開辟多途徑的社區教育通道,促進各類教育、文化資源開發和利用,并最大限度地向社區成員開放。

4、加強教育管理,穩定社區師資隊伍。

進一步加強社區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和管理,建立一支穩定的、以兼職為主的社區教育志愿者隊伍,廣泛吸納社區內科研人員、專家、學者和離退休老同志,充分發揮他們一技之長,開展崗位培訓,實用技術培訓,職業技能教育,人口理論、計劃生育、婦女干部、家庭教育培訓及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等倫理道德等各類教育,推動社區精神文明建設。

5、加強制度建設,政策保障措施配套

逐步建立和完善與社區教育相配套的規章制度,制定政策保障措施,以解決開展社區教育必需的經費、人員和基本建設等具體問題,激發和調動社區成員愿意接受教育的積極性和積極要求參加學習的自覺性,以保證社區教育正常開展,促進社區教育走上依法,有序、健康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