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教育科工作計劃
時間:2022-03-30 10:43:00
導語:基礎教育科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年,基礎教育要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和貫徹黨的精神,堅持科學發展觀,努力實施區教育事業發展“”規劃綱要關于基礎教育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德育為先,促進學生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和諧發展;立足“三個聚焦”,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積極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公平發展,提高我區基礎教育質量,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一、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
1、聚焦管理,落實教學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市推進課程改革加強教學工作會議”以及“區中小學教學工作會議”精神,積極貫徹教育局制訂的《關于深化中小學課程改革加強教學工作的指導意見》。加強教學管理制度建設,指導各中小學立足教學五常規,健全教學管理制度,規范教學常規管理,完善學校教學管理機制,提高校長的課程領導力。會同督導室、研究中心,重點對中小學落實市、區教學工作會議精神、執行學科課程計劃以及提高課程教學有效性等情況進行督導調研,重點關注農村薄弱學校、薄弱學科、薄弱教師,協調相關部門、教研員上門指導,提高學校的管理水平。
2、聚焦課堂,深入推進二期課改。指導學校按照市頒課程計劃開設課程,加強對課程計劃落實情況的檢查。在總結課改工作的基礎上,制訂課改推進計劃,通過各類交流展示、研討會等推進活動,總結并推廣課改基地學校實施新課程方案的案例和經驗,引領學校、教師深入開展新課程的實踐研究,提高校長的課程領導力、教師的課程執行力和教研員的指導力。著手建立隨堂聽課評價體系,積極探索新課程理念下的有效課堂教學,強化校本教研制度建設,加強教研組建設與教師團隊建設,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益。定期舉辦各學段實施課程教材改革、提高教學有效性的教學研討、展示活動,促進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加強學科教學有機滲透“兩綱”教育的指導,深化“兩綱”教育。年全面實施小學學習準備期。
3、推進素質教育實驗校建設工程。積極發揮市素質教育實驗校的輻射、帶頭和引領作用,修訂完善區素質教育實驗校評價標準。指導中小學認真實施三年發展規劃,以區素質教育實驗校建設工程為抓手,推進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鼓勵、促進學校形成辦學特色。
4、深化辦學體制改革。認真貫徹落實《民辦教育促進法》,加強對民辦中小學的管理,鼓勵和支持民辦學校辦出特色、辦出質量。加強對民辦中小學辦學質量的檢查和評估,積極扶持辦學有特色、教育質量高的民辦學校,合理調整民辦中小學招生計劃,規范民辦學校的辦學行為。
5、加強畢業班工作。推進中小學畢業班工作指導小組和中學學科聯盟的工作,加強對中小學畢業班工作的指導和管理,組織召開中小學畢業班教學管理工作交流研討會,強化畢業班教學工作。
6、構建中小學教育質量監測體系。積極探索學業質量監測和評價的新方法,深入研究《市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試行)》,有效實施《市中小學生成長記錄冊》,促進中小學生全面發展。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積極開發我區中學生學習質量監測系統平臺,將現有的民間區域質量監測和區抽樣質量監測納入“監測系統”,初步構建以信息技術為手段的、符合我區實際的學業質量檢測和評價方法,提高分析評價的水平,促進學科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整合資源,促進基礎教育均衡、優質發展
7、進一步完善教育合作機制。加強城鄉教育資源的統籌,進一步推動區內外優質教育資源向我區薄弱學校的輻射。加強對委托管理、項目合作、結對交流、組團聯盟等教育合作形式的管理與指導,完善考核評估辦法,協助做好對3所委托管理學校的中期評估工作,促進受援學校提高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不定期匯編《教育合作專刊》,交流、總結學校管理、教師培訓、教育科研、課堂教學、質量監控等方面的工作經驗,積極發揮教育合作資源作用,提升我區中小學的辦學水平和辦學質量。
8、內外結合,發揮專家引領作用。充分發揮教育專家顧問團、教學視導團等區內外專家的引領作用,不斷完善市名校長名師培養工程后備人選、區優教工程各類優秀教師、教研員等骨干教師蹲點支教、幫教措施,在課堂教學、學科講座、課題引領、校本研修和教師培養等方面提出定性與定量的任務,發揮骨干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并健全相關的考核獎勵機制。
9、全面推進教育信息化。以應用為導向,整合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進一步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推進基于信息化環境的校際互動教學,積極開展學科電子課件平臺運用研究,對教師開展電子教學平臺使用培訓,加強教師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意識,以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管理和教學工作效率與質量的提高。
三、關心弱勢群體,普及義務教育
10、做好農民工同住子女教育工作。貫徹落實國務院“兩個為主”的方針,各公辦中小學要挖掘潛力招收農民工同住子女接受義務教育,鼓勵民辦學校招收農民工同住子女接受義務教育,采取多種形式,做好外來常住人口子女,尤其是農民工同住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工作,努力提高義務教育階段公辦中小學接受農民工同住子女的就讀比例。
11、關注特殊教育,促進殘疾兒童充分發展。認真落實區教育局《關于加強隨班就讀工作管理的實施意見》,規范隨班就讀工作流程,完善隨班就讀工作管理。加強特殊教育康復指導中心建設,完善軟件、硬件配置,發揮康復指導中心功能。健全送教上門工作制度,保障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加強特殊教育學校課程建設,舉辦特殊教育師資培訓班,提高課程教學質量,促進殘障兒童少年的康復和發展。
四、發揮資源輻射作用,提高高中教育質量
12、加強實驗性示范性高中建設。積極發揮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的引領輻射作用,以區實驗性示范性高中建設工程為抓手,合理規劃優質高中教育資源,促進學校內涵發展。探索實驗性示范性高中深化改革的方向和措施,促進高中教育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整體提高。
13、深化招生考試和學生評價制度改革。繼續完善初中畢業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相結合的高中階段教育招生考試制度,積極推進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試行工作,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試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
14、加強民族教育,辦好南中新疆班。建立健全民族教育工作的領導協調體制和運行機制,加強對南中新疆班工作的領導、協調和管理。深入研究教育教學,提高教育質量。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文體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生活。
五、明確職能,規范學籍管理和招生考試工作
15、規范學籍管理。按照《市中小學學籍管理辦法》,組織實施《區中小學學籍管理辦法》以及《〈區中小學學籍管理辦法〉實施細則》,明確責任,規范本區中小學學籍管理工作。在學籍信息數字化管理的基礎上,做好中小學電子畢業證書發放的相關工作。進一步做好中小學社保(學籍)卡的申領和發放工作。
16、改革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根據市教委有關文件精神和本區實際,規劃本區義務教育階段和高中階段學校招生方案,制訂招生入學辦法,規范工作程序,嚴肅工作紀律,并做好檢查和監督工作。
六、推進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不斷提升學前教育質量
17、落實三年行動計劃,努力改善辦園條件。根據三年行動計劃目標和任務,加強部門合作,結合市三年行動計劃評估指標組織開展督導、檢查和指導,確保園舍建設項目按時啟動,園舍設施設備得以改善。
18、加強各級各類幼兒園管理,擴大優質學前教育資源。提升我區二級幼兒園辦園水平,組織開展二級園等級評估驗收工作,力爭擴大我區二級園評定等級分數達80分以上園所比例;依托區域性園本研修基地,深化區域性園本研修工作,發揮市示范園、一級園示范輻射作用;積極深化課改工作,開展各類專題性研討交流活動,提高教師組織集體教學活動能力;舉辦“快樂著娃”慶“六一”大型匯演展示活動。
19、深化早期教育工作,提高科學育兒指導率。與區計生委、區婦聯、區衛生局配合,制訂《區早期教育指導實施意見(試行)》,形成合力,共同推進早期教育工作;健全區早教中心內部管理機制,發揮其早期教育指導與服務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