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統改革重點工作規劃

時間:2022-05-10 05:48:00

導語:教育系統改革重點工作規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育系統改革重點工作規劃

年,區教育局以《區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和配套的8個行動計劃為統領,以優質均衡發展為目標,按照“質量立教、文化強校、整體提升、特色發展”的發展策略,實施中小學標準化建設、教學改革、立德樹人、學生健康成長、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規范化管理、特色學校建設、教育提升八大工程,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推進素質教育實施,提升教育管理水平,推進區域教育均衡、和諧、健康發展。

重點工作有:

普通中小學標準化建設工程。

一是計劃投入14500多萬元實施標準化建設、校舍安全工程、“211”工程、旱廁改造和新能源取暖等項目。使學校布局更加合理,場地、校舍滿足基本辦學需求,實驗儀器、體衛藝設施、信息技術、圖書資料等的配備達到省辦學條件標準。

二是提高經費保障。提高義務教育階段生均公用經費,初中達900元、小學達700元,特教學校均10000元;增加高中教育階段生均公用經費,普高達500元,職業學校達600元。

三是完善困難學生資助體系。做好普惠性幼兒園政府助學金管理資助工作;對普通高中困難學生,資助學雜費、住宿費與享受國家助學金的差額,對中等職業學校困難學生,在享受國家助學金的基礎上免交學費;對低保家庭新考入大學的學生,全額補助第一年學費;對低保邊緣家庭中的大學新生按照相應標準進行補助;提高對農村初中困難住宿學生的補助標準,由每年800元提高到每年1050元,補助比例由學生總數的1.5%提高到10%。

教學改革工程。

小學階段以激發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習慣為中心,落實“學為先導、因學定教、學貴主動、多維互動”的課堂教學要求,嘗試實驗操作、情景測驗等考查方式,推進無分數評價研究。建立學生質量監測體系。初中階段繼續把改造教學過程作為初中教學的中心工作,面向全體學生,大幅提升學業水平考試合格率。深化“區域改造初中教學過程研究”項目實施,推廣稼軒中學個性化思維建構教學特色,提煉鮑山中學的課堂教學特色,挖掘提升三中、六中、雙語實驗學校、西營中學、郭店中學等初中學校發展的新優勢,進一步提高教學整體水平。高中階段繼續推行選課走班的教學模式和學分認定的教學管理制度。推進學校辦學模式和育人方式多樣化、個性化,支持鼓勵普通高中建設特色課程,形成自身辦學特色,年,繼續推進和提煉一中的勵志教育、二中的創新教育等學校的育人特色。推進普通高中與高校合作,實施高等學校與特色高中聯合育人計劃。

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工程。

一是提升干部管理水平。啟動新一輪中小學校長提高培訓并向副職延伸,培訓成績記入校長檔案和學校發展性評價。借助研究會、名校長人選工作室等載體,加強我區校長同省內外校長研究機構和培訓機構的交流合作。繼續推廣“小學校長大講堂”、“初中校長公開課”制度。

二是提升教師綜合素質。做好年師資需求分析,優化農村教師資源的配置。繼續實施“三名”建設工程,完成對首批33名人選的考核認定工作,啟動第二批“三名人選”建設工程。全面落實“百名名家名師進”活動,邀請全國教育名家名師來我區各學校送培、送教、送研,引領我區的教育教學工作,探索區域教師發展的有效途徑,帶動全區中小學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提升。

三是與英國劍橋新高度培訓中心合作,繼續實施小學英語教師語音素質提升工程;下半年啟動全區初中英語教師素質提升工程。

規范化管理工程。

通過規范教育收費、義務教育招生、教學設備管理和使用、中小學考試、信訪管理等進一步規范各學校辦學行為。重點做好對學校預算執行情況、收支兩條線管理情況、收入支出情況、凈資產增減變動情況等進行檢查;做好部分學校(單位)領導變動的離任經濟責任審計;規范招生范圍,重點抓好招生計劃、班額控制、招生年齡控制和學籍規范管理等相關工作。強化教育督導。制訂《區學校優質均衡發展評價標準》,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學校自主發展性督導評估新模式,為申報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特色示范區”奠定基礎。

學前教育提升工程。年繼續按照《區學前教育工作三年行動計劃》和《實施方案》,全面加強街鎮中心園和農村幼兒園標準化建設,計劃投資9105萬元,新建、改擴建幼兒園26所,建筑面積51230平方米,增加學位4590個。通過公開招聘、培訓轉崗等形式,逐步配齊幼兒園教職工數量,提高公辦性質幼兒園教師配備比例。全面加強業務培訓,依法落實幼兒教師地位和待遇,督促街鎮在2013年底前使幼兒教師工資達到或超過城鎮職工最低工資標準。與相關部門配合監督幼兒園舉辦者與幼兒教師簽訂勞動合同、辦理社會保險并隨工資增長逐步提高繳納社會保險的比例和數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