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中心上年工作總結及下年工作打算
時間:2022-10-08 09:48:17
導語:糧食中心上年工作總結及下年工作打算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3上半年,我單位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糧食局、市農業和糧食局的關心指導下,認真履職盡責,守住管好“天下糧倉”,努力做好“廣積糧、積好糧、好積糧”三篇文章,始終堅持“為耕者謀利,為食者造福,為企業增效”的服務理念,凝心聚力,開拓創新,攻堅克難,奮勇爭先,推動了各項工作又好又快發展。
一、2013年上半年所做工作
(一)糧食產業穩步推進。一是大力發展訂單糧食。今年主推了“外引七號”、“豐優絲苗”、“黃花粘”等優質水稻品種,全縣共推廣種植優質稻20萬畝,糧食部門努力做好優質稻種植全程跟蹤服務工作;二是積極幫助省級龍頭企業——豐澤米業,申報“翠田”大米為省著名商標,努力打造稻米品牌,提升稻米的市場競爭力;三是幫助糧食加工企業走出經營困境。由于我國進口大米劇增,進口大米價低于國內大米價,價差達600—800元/噸,造成稻強米弱,困擾著我國稻米行業發展,導致糧食流通不暢,加工企業經營困難重重,為開拓大米銷售市場,我單位幫助豐澤米業將翠田大米打入堅強量販超市,穩定了大米銷售渠道;四是開展了糧食產業調研。年初精心撰寫了高質量提案《發展現代糧食產業,唱響“贛南糧倉”名片》,引起了縣委、縣政府、縣政協的高度重視,縣政協組織部分政協委員對我縣糧食市場視察和赴新干縣考察糧食產業,并形成了有份量的《調研報告》,共商發展糧食產業的思路與對策。
(二)安全保糧卓有成效。居安思危,時刻繃緊安全保糧這根弦,守住管好“天下糧倉”。一是全面實施“糧安工程”:就是糧食收儲供應安全保障工程,主要內容是打通糧食物流通道,修復糧食倉儲設施,完善應急供應體系,保證糧油質量安全,強化糧情監測預警,促進糧食節約減損。制定了《管好天下糧倉確保糧食安全——縣2013—2017年糧安工程——“危倉老庫”修復實施方案》,打造了全市的“樣板”?!斗桨浮返目傮w目標是:守住管好“天下糧倉”,建立修復“危倉老庫”長效機制,用五年時間(2013—2017年)全面完成現有“危倉老庫”的維修改造和報廢重建工作,健全縣糧食收納體系,形成2個大庫4個中心糧管所13個庫點的糧食倉儲新格局,以縣糧食收儲公司擬在火車站旁新建的糧食倉儲應急配送中心庫和已建成的梅江鎮水東儲備庫為龍頭,帶動報廢重建的4個中心糧管所,輻射小布、釣鋒、安福、東韶、肖田、東山壩、石上、會同、固厚、竹笮、賴村、田頭、對坊等鄉鎮13個庫點的倉儲應急網點。達到倉容18.055萬噸,新增倉容5.35萬噸,基本消滅“危倉老庫”帶病存糧現象,進一步提高倉儲標準化、規?;F代化管理水平,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二是開展了糧食行業安全生產大檢查“百日行動”,成立領導小組,制定工作方案,開展安全普查工作;三是積極開展科學保糧,確保了儲糧“四無”;四是抓緊建設中央預算內投資500萬元的倉儲擴建項目,其中一棟倉庫主體工程已完工,另一棟倉庫因地質復雜,遇到流砂淤泥,才完成基礎建設。
(三)“三送”工作扎實有效。一是“送政策”。廣泛宣傳了國家糧食收購、土坯房改造、蘇區振興若干意見等政策。年初,國家進一步提高了糧食最低收購價格,早秈稻為132元/百斤,中晚稻為135元/百斤,我們積極做好宣傳工作,充分調動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二是“送溫暖”。開展了“一包化肥助春耕”活動,單位“三送”隊員到黃石鎮大嶺村和大洲塘村,為120戶農民送去配方化肥6噸,價值2萬余元;三是“送服務”。宣講優質稻栽培技術,送優質稻種子下鄉,在兩個村連片規模種植優質稻2000畝,預計可使村民增收60萬元以上。
(四)信訪維穩積極化解。重點調處了湛田糧所二號倉庫強占為曾氏祠堂的信訪積案,積極化解了石上糧管所圍墻被當地村民拆除修復的維穩事件,有效阻止了自衛還擊戰和志愿兵參加的兩起5人赴省、赴市上訪事件,化解了1名下崗職工參與寶葫蘆農莊非法集資的信訪案,確保了糧食系統的和諧穩定。
(五)黨建工作有聲有色。扎實開展了“加快發展,重塑形象”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組織黨員職工參加了縣直屬工委舉辦的第九套工間操比賽和國土杯“踐行精神,重塑形象,助推振興發展”的演講比賽。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轉變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有待于進一步加強;二是倉儲設施嚴重危舊落后,急需修復重建;三是糧食隊伍建設有待進一步配齊配強,特別是人才的招聘與引進。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敞開收購農民糧食,促進農民增產增收。由于上半年糧價明顯低于國家出臺的糧食最低收購價格,目前,中晚稻由132元/百斤下跌到122元/百斤,新早稻上市價為120元/百斤,所以今年已經啟動早稻最低收購價政策,我們將站在講政治的高度,認真做好糧食收購工作,提高優質服務,扎實打好糧食收購仗。
(二)積極爭資爭項,促進糧食產業發展。一是爭取修復危倉老庫項目資金,努力改善倉儲條件;二是打造“翠田”大米品牌,提升稻米的市場競爭力。
(三)扎實做好“三送”、信訪維穩、計劃生育、招商引資、黨建等各項工作。
- 上一篇:縣上半年旅游工作總結
- 下一篇:糧食中心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