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工作計劃四
時間:2022-01-18 09:02:00
導語:旅游工作計劃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跨入2009年,2010年世博會已經在望。上海市旅游行業開始為迎接7000萬世博游客熱身,全面實施旅游迎世博行動計劃,塑造城市旅游新形象。11類30條“世博之旅”專項旅游線路在之前的評選中脫穎而出,將得到專門的品牌包裝,旅游部門還將對產品開發所屬的15家旅行社的專利權予以保護,并在市場予以推廣。在上海乃至長三角的部分社區,上海市旅游局還將選出示范點加以建設,使其成為世博主題體驗之旅的一部分。
世博旅游推廣期間,30余個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世博旅游海外推廣站”將及時收獲最新的上海世博旅游信息。倫敦、紐約、大阪、釜山等經濟中心城市與上海簽署年度合作備忘錄,開展“信息交換、客源互送”。2009年,在柏林世界旅游展、馬德里國際旅游展、巴黎國際旅游展等重大國際旅游展會和世界各大主流媒體上,將更多地看到上海的身影、世博會的信息。
網絡是宣傳世博、宣傳上海的重要媒介,三大主體網站互動、十大信息網絡系統聯動的旅游信息化、網格化架構,也將在2009年基本建成,實現旅游多媒體觸摸屏在星級飯店的全覆蓋,實現誠信監管系統和旅游行業應急群發信息系統對旅游企業的全覆蓋。各類旅游網站將得到優化更新,加強上海旅游政務網、上海旅游人力資源網、上海旅游會展網等網站的建設,推出世博旅游專欄、會議大使等全新欄目,增加互動活動,并與谷歌以及其他國際知名網站合作,設計包括“上海發現、體驗之旅”有獎征集等活動,聯合推廣上海世博旅游,增強網絡營銷的力度。而“962020上海旅游熱線”會進一步提升服務能級,開通英、日語種服務。
打造優質的世博旅游,離不開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加強旅游行業的各類員工培訓,提高服務質量,是2009年上海市旅游工作的又一大重點。新的一年中,旅游行業將以“世博,讓我們做得更好”為主題,實施以提高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服務禮儀、服務技能和外語水平為重點的一線員工培訓,實現旅游培訓的行業全覆蓋、世博簽約單位培訓全合格。除了一線的服務人員,以旅游行政管理人員和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為重點的中高層旅游人才培訓也即將推廣開來。旅游行業還將推進校企合作、高師帶徒活動,開展以調酒師、宴會師、廚師等為重點的高技能人才培訓;開展旅游營銷、電子商務、產品開發、節事活動策劃等為重點的緊缺人才培訓;繼續開展農業旅游、工業旅游、紅色旅游、郵輪旅游的專項培訓;通過免費考前培訓,擴大小語種導游隊伍,充實世博志愿者隊伍。
上海市旅游集散中心也將在世博會的推動下擴容。2009年,江灣五角場和浦東龍陽路兩個分站站點的規劃建設將得到進一步推進,上海體育場———輕紡城旅游集散中心總站的主體建筑和相關設施基本完成。浦東機場T1和T2航站樓、虹橋機場A、B航站樓、外灘廣場和世博園區等4家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旅游咨詢服務中心也將啟動建設。根據《旅游景區(點)道路交通指引標志設置規范》和《迎世博上海市旅游景區(點)道路交通指引標志達標工作600天行動計劃》,旅游系統還將聯合其他部門,通過新設、增設、改設、拆違等行動措施對旅游景區(點)道路交通指引標志進行規范設置,做到“統一、美觀、醒目、易讀”。
都市旅游:力推市民游提振內需抗寒流
上海市旅游行業將在新的一年里大力發展市民休閑旅游,以提振內需,抵御金融風暴對旅游業帶來的沖擊,推進旅游業收入由人數增長型向消費增長型轉變。
2009年,上海市民和游客將享受更多旅游的便利和優惠,通過更多豐富的節目認識上海,體驗上海。為方便外地游客的餐飲、交通、觀光等付費更方便,旅游部門正在探索研究旅游景點、公共交通、餐飲、文化演出付費一卡通,根據外地游客在滬過夜天數,確定優惠折扣,以延長來滬游客逗留時間。而對市民,旅游部門將促進外移收費關卡、停止或降低高速公路收費,以降低市民市內旅游的交通成本,并在雙休日、節假日期間或上下班高峰時段之外,開通“上海博物館之旅”、“社區文化之旅”、“大型文化設施體驗之旅”、“上海歷史韻味之旅”、“上海現代建設成就之旅”、“上海生活一日游”等旅游交通專線。上海的商務酒店在新的一年里,有望在節假日、雙休日提供面向市民的“市民體驗房”。“迎世博,上海市民百元游上海”在新年第一天啟動,低保市民也可享受福利旅游。此外,旅游部門還將協調其他政府部門,加大落實《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的檢查力度,推行休假匯率制,鼓勵各單位員工積極避開公眾休假高峰期,保障旅游消費時間。同時,為了游客們出行方便,旅游交通服務功能會進一步拓展,繼續推進旅游汽車異地租還服務,探索開發青浦房車旅游市場。
為大力發展休閑度假旅游,上海市規劃出四大休閑度假旅游區的藍圖。西部打造佘山、淀山湖山水文化鄉野休閑度假旅游區,西北部打造長江濱江森林休閑度假旅游區,東北部打造崇明三島國家公園濕地休閑度假旅游區,東南部打造濱海休閑度假旅游區。
2009年是共和國的60歲生日,也將迎來上海解放60周年紀念。紅色旅游是新年的一大亮點,一批集展示、教育、游覽為一體的紅色旅游精品展館、教育基地和游覽景區將與市民和游客見面。上海還將與江西、陜西、河北等紅色旅游大省聯手開發紅色旅游精品線路。此外,建國60周年紀念護照也正在籌劃制作中。
文化仍然是上海旅游必打的一張王牌,舊上海的風情永遠讓游客們流連忘返。2009年,上海旅游局將推出老字號、老洋房餐飲、名人故居、老電影等上世紀30年代上海經典旅游產品系列和體現現代、動感的2010上海時尚旅游產品系列,讓游客們親身感受海派風情。
新業態:融合多行業旅游產業模式更新
2008年,上海旅游市場飽受金融風暴沖擊。轉變旅游業發展方式,成為上海市旅游行業在未來一年積極應對金融危機影響的一項法寶。以郵輪旅游為首的旅游新業態發展提速,促進郵輪旅游發展的相關政策將得到推進落實。上海將在2009年加大打造郵輪旅游目的港的宣傳推介力度,明確和規范郵輪旅游、郵輪旅游線路開發。新地標“一滴水”北外灘國客中心的旅游功能將得到完善,上海吳淞國際郵輪組合母港建設也將全面推進。同時,上海———大阪———釜山黃金大三角將進一步深化在郵輪旅游航線和國際市場拓展方面的旅游合作。
身為中國的金融中心,上海的金融優勢也將為旅游業所用,以便在金融風暴中獲得更大主動。上海旅游局將推進旅游與金融業融合,發展商務旅行管理結算,推介出境旅游者購買使用個人旅行社支票,積極推進出境游滯留險、出境游擔保人、出境游押金融資服務等旅游擔保新形式。此外,旅行社責任險統保工作將從2009年1月起全面推行,逐步形成商務旅行管理公司和旅游保險公司在上海的集聚效應。而其他新型旅游業態,如會展旅游、旅游專業外包服務、醫療保健旅游、修學旅游,也將在新的一年里得到長足發展。
2009年工作計劃指出,旅游業態從傳統型向現代型轉變過程中,旅行社也要向大型旅行社集團化,中型旅行社專業化,小型旅行社網絡化方向發展;鼓勵品牌飯店管理公司以直營、輸出管理、特許經營等方式實行中小社會旅館的連鎖經營。同時,旅游產業進行調整,必須由物質資源依賴向依靠人才、科技、管理創新發展轉變。2009年旅游工作計劃中,上海市旅游局提出,要加強旅游人力資源建設,建設一支具有國際視野和現代管理理念、創新務實的中高層行政管理和經營管理者隊伍,建設一支能夠全面支撐旅游產業升級和服務國際化的高技能人才和緊缺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一支具有較高職業素養、充分展示上海城市精神的一線服務人員隊伍。同時,為了建設節約型社會,降低旅游行業能源消耗,在全行業推廣采用能源合同管理、應用節能新技術,引導綠色消費,減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推進落實上海市節能降耗優惠措施和財政補貼措施,開展綠色旅游飯店創建工作。旅游電子商務進程也將加快,旅游業務網上預訂、網上簽約、網上結算的比例將得到大幅提升,旅游網上交易合同示范文本和流程規范也將應運而生。
鄉村旅游:建設新農村別樣風景這邊獨好
為落實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結合新農村建設的目標和任務,上海市旅游局將編制《上海市鄉村旅游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09年-2011年)》,推進鄉村旅游的集聚發展。金山楓涇、青浦朱家角、閩行七寶鎮、南匯新場鎮等為中心的幾大鄉村旅游服務集聚區建設進程加快,崇明三島鄉村旅游開發提速,杭州灣北岸鄉村旅游黃金帶將得到提升開拓,環淀山湖和黃浦江流域鄉村旅游區的建設也將啟動。鄉村旅游發展中的土地、融資、稅收和市場監管等諸多問題,上海市旅游局將著力解決。
鄉村游文化內涵的挖掘和打造,也是新的三年行動計劃中的重要內容。上海市旅游行業將與其他部門、其他地區合作探索金山農民畫、嘉定竹刻、松江顧繡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性旅游開發。
跨區域合作:聯動長三角輻射上海影響力
2009年,加強長三角旅游區域合作仍然是上海市旅游行業的重要任務。以建設世界一流水平的旅游目的地體系為目標,推進長三角共辦世博的利益分享機制,形成住宿接待、人員服務、產品整合和市場開發的聯動,推進長三角旅游交通標識規范化、標準化,制定長三角旅游集散中心服務標準。此外,上海旅游行業還將與兄弟省市一同致力于推動旅游人才的順暢流動,整合區域旅游信息,建立旅游信息公開網絡系統,促進旅游行業協會等非政府旅游組織的跨區域合作。在長三角合作的具體問題上,如建立旅游市場秩序監管及救援系統,實行異地旅游投訴處理,鼓勵和扶持上海市旅游企業集團特別是旅行社異地收購、兼并、重組和新設分社,培育市場共享主體和旅游產業連鎖機構,也將得到進一步完善。
新的一年中,上海市旅游行業將繼續全力支援都江堰旅游恢復重建。都江堰市旅游發展規劃將在這一年編制完成,在地震中損毀的青城山———都江堰世界遺產搶救性修復工程項目將在上海旅游人的協助下完成。同時,都江堰旅游中高級人才培訓班將繼續按計劃舉辦,除了安排都江堰學院赴滬參加培訓,上海師資也會赴都江堰授課。在2009年中國國內旅游交易會和中國國際旅游交易會上,上海旅游行業也會為都江堰組織災后旅游業恢復情況專場說明會,幫助重振都江堰旅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