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度假區任務目標和工作計劃

時間:2022-07-02 11:03:27

導語:旅游度假區任務目標和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旅游度假區任務目標和工作計劃

2012年是第十二個五年計劃實施的第二年,是度假區搶抓落實“兩年拉框架,三年見成效,五年成規模”發展戰略的重要機遇期,也是促進經濟更快發展、實現項目建設、招商引資更大突破的關鍵一年。度假區將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重要戰略部署,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建設省級旅游度假區這一總體要求,突出基礎設施配套、項目建設、招商引資“三大重點工作”,緊緊抓住群眾工作、利民工程、基層黨建“三條主線”,集中力量進行突破,努力推進度假區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健康發展。

為實現上述工作目標,區黨工委、管委將堅持用科學的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遇到的問題,用創新的精神研究經濟工作,以開拓進取的勇氣狠抓各項工作措施的落實。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統籌兼顧,著力抓好“三大重點工作”,突出“三條主線”:

一、抓住重點項目建設不放松,推進在建工程快完工

一是加快推進黃水河濕地公園建設。2012年公園東岸實現完成園建工程土建施工,完成雕塑小品和大型系統的安裝,并開始接待游客;公園西岸力爭完成水利工程,全面啟動園建工程和濕地公園建筑物的建設工程,完成園建工程的土方回填、地形整理及主、次道路成形60%、綠化工程量10%;西岸建筑物完成主體工程的50%。

二是全面啟動徐福文化園建設。2012年力爭完成土方回填、地形塑造工程和園內主、次道路基礎工程,根據市里對徐福文化園規劃的調整意見,視完成設計時間開展建筑物、綠化及景觀工程建設。

三是穩步推進碧海叢林企業會館項目建設。完成項目區規劃的高爾夫球場工程、景觀綠化工程的70%和總部大樓工程60%,區內主道路建設完工。

四是扎實開展鳳凰城商貿項目工作。2012年完成鳳凰城商貿項目商貿城部分主體工程60%,體育運動區和五星級酒店的基礎工程建設完工。

五是加快徐福海文化商業街項目建設速度。2012年,該項目將順利完成一期工程,力爭推進二期工程開工建設。

二、抓好園區配套建設不懈怠,為項目落地創造良好環境

繼續做好園區內基礎設施建設,極大地提高度假區招商引資形象和新項目落戶的吸引力與承載力,不斷提升服務質量,為新老項目提供更優越的投資環境,增強度假區旅游品牌競爭力,進一步做大做強,完善度假區功能定位,全面做好爭創省級旅游度假區工作。

一是計劃完成二級路網道路工程及附屬設施建設,確保投入使用。主要完成北路除涉及現狀村莊外的車行道瀝青鋪裝、污水、雨水和過路套管敷設;四條主干道綠化進行苗木補植和設備安裝,主干道綠化工程全面竣工。

二是完善度假區基礎設施配套工程建設。進行新增110kV變電站選址、報批工作,爭取年內完成;年內完成給水、供熱、燃氣及通訊基礎設施專業設計,爭取年內開工;污水管網工程全面竣工。

三、抓好招商引資工作不動搖,實現招大引強新突破

全方位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創新招商思路,繼續發揮以會招商、以商招商、外出招商的作用。積極適應宏觀形勢的不斷變化,毫不動搖地抓引進、抓簽約。突出招商重點,著力引進龍頭項目、帶動力強的項目。計劃新增招商儲備項目2個;加快在談項目的溝通、洽談,達成合作意向2個,年內爭取簽訂投資合同2個;落實1個儲備項目盡早開工。

提出“以情感商”新思路,為投資方搞好服務,創造一個最具人情味的投資軟環境,最大限度地吸引客商前來投資發展。樹立碧海旅游度假區良好的社會形象,使之成為招商引資的熱土。

四、健全群眾工作機制,完善制度建設,開創惠民利群工作新局面

充分考慮群眾利益,立足發展,統領全局,依靠扎實有效的工作鼓舞士氣,振奮精神,凝聚人心,樹立形象,推進民心工程和實效工程大發展,從而樹立起度假區新形象。

一是扎實推進回遷區項目建設。一期福苑社區完成包括物業辦公樓在內的19棟回遷樓主體工程量的60%。提升二期福海社區推進速度,重抓重推,壓茬進行,確保早日開工建設。

二是鼓足干勁搞好群眾工作站及村企群眾工作室建設。度假區群眾工作站按照市群工部要求,在現有設施的基礎上,配備電腦15臺、打印機3臺、制訂了高標準刊版,完善宣傳教育園地,并結合度假區實際,提出“場所規范、制度規范、人員規范”的群眾工作網絡體系建設新舉措,對園區內9個村和2家企業的群眾工作室建設進行了規范,健全配套設施,完善職能理念,充分發揮區群眾工作站為主陣地、村企群眾工作室為前哨的堡壘作用,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三是下大氣力抓好環境整治,改善度假區的外部形象。建立環境整治長效機制,健全專業保潔隊伍建設,加強機械設備的養護管理,按制度要求推進環境清理工作,樹立起環境優美,整潔衛生,文明向上的投資新形象。

五、加強組織建設,維護基層穩定,推動“三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

一是繼續抓好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營造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從思想上、組織上、作風上進一步加強黨員干部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廣大黨員干部抓發展的能力、科學決策的能力、處理社會矛盾和駕馭農村復雜局面的能力及為民謀利益的能力。區黨工委、管委領導班子率先抓好自身建設,從工作上、制度上率先垂范。按照上級要求,扎實開展好創先爭優活動,探索建立黨員干部爭當典范,搶創先進,長樹新風的有效機制。

二是繼續加強多元聯合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依托回遷區開工建設,在原有的基礎上,確保建成福苑社區和福海社區兩個高標準、高素質、高服務的多元聯合黨組織,更好的為群眾服務。舉辦基層黨員干部培訓班,進一步提高其思想認識、知識層次和領導水平,重點解決在新形勢下干什么和怎么干這一基本問題,做好基層組織穩定工作,搞好后進村整頓,順利完成農村換屆選舉任務,實現新老班子平穩過渡。

三是加強村莊規范化建設,深化政務、村務公開。進一步規范村級管理,完善“雙代”工作,從源頭上遏制村莊違法違紀案件的發生。落實重大事項提前申報制度,進一步轉變村干部工作作風,強化服務意識、爭先創優意識,改進工作方式方法。

六、加快發展,統籌兼顧,實現社會各項事業和諧發展

一是堅持矛盾排查制度,強化安全生產監管力度,打造和諧穩定的發展環境。要以建設“平安,和諧園區”為總目標,把維護穩定作為壓倒一切的政治任務來抓,堅持工作重心下移,防線前移,抓基層、抓基礎、抓隊伍,加強治安重點地區和突出治安問題排查整治。毫不放松地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千方百計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和萌芽中,凝聚全區力量,努力打造穩定、和諧的良好發展環境。

二是扎實抓好社會各項事業發展。扎實抓好農村大病醫療救助工作,繼續擴大群眾參保面,真正將這項利民工程抓好抓實;努力推進農村勞動力培訓轉移工作,提高農民增收渠道,創新思路,瞄準企業用工市場,定向培訓,跟蹤服務,將招商引資與勞動力培訓轉移緊密結合,依托鎮成人學校,訂單培養,將用工單位需求同勞動力求職意愿相結合,搭建起適合鎮情的農村勞動力培訓轉移平臺,計劃轉移勞動力1100人;教育工作,繼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強化校園安全建設,搞好幼兒園、小學等基礎教育工作;計生工作,繼續抓好市計生服務中心分站的完善工作,以群眾需求為中心,確保群眾滿意率達到95%以上;文化工作,抓好社區文化建設,做好電影、文化、藝術下鄉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召開全民運動會;衛生、婦女、武裝等工作也將按照上級要求抓好抓實,再創新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