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系統全年工作計劃
時間:2022-02-28 09:14:00
導語:工商系統全年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2年,全市工商系統工作的總體思緒是:具體貫實科學發展觀和十七屆中全會精神,緊緊掌握“四個只要”,大力推進“四項建立”,具體貫徹“五個堅持”,認真落實“五個更加”,為促進宜春科學發展、進位趕超、綠色崛起做出積極奉獻。
一、以提高效能為目的,精心服務“三大戰略”,具體促進全市產業晉級轉型
1、精心施行工商本能機能服務效能提高工程。認真開展“發展提高年”活動,穩固“創業服務年”活動成效。果斷落實各項優惠政策和辦法,依照“順序最簡、時限最短、效率最高、服務最優”的規范,進一步增強促進市場主體發展、市場監管、消費維權等方面工作的創新力。堅持疏通農民工創業就業、嚴重產業注銷注冊“兩個綠色通道”,完善支持自立創業、自謀職業的相關辦法和優惠政策,大力推進“以創業帶動就業”。持續做好企業股權出資和股權出質注銷工作,開展小額借款公司的注銷工作,為企業拓寬融資渠道。開展樣板社評選,施行典型帶動,積極發展農民專業協作社。增強合同監督工作,增強對合同花樣條目立案以及動產典當注銷工作的指導和檢查。積極共同市委、市縣政府開展“產業晉級年”活動,全力營建工商部分支持創業、服務創業的濃重氣氛,為推進農業產業化、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現代服務業發展等方面作出奉獻。
2、自動服務產業構造優化晉級戰略。要依照“添加總量、擴展規劃、鼓舞提高前輩、裁減掉隊”的十六字方針,降低市場準入門檻,積極指導有資金、有技能、懂治理的返鄉農民工勇敢創業,大力扶持高校卒業生、下崗賦閑工人、退役武士自立創業,力爭新發展個別工商戶20000戶、私營企業2000戶,指導中小企業開展“二次創業”,大力促進各類市場主體健康、快速發展。大力促進科技創新,扶持發展鋰電新動力、生物、新醫藥、新資料、現代農業、和有機食物等高新技能產業發展,依法裁減掉隊產能。加大對正邦化工、弘遠化工、百神藥業等一批已具有申報上市前提企業的扶持,支持江特、仁和、華伍等已上市公司做好再融資工作。加速推進服務業發展,增強對中介服務市場監管,促進中介行業健康發展,促進全市旅行具體晉級。發揚全市2萬多名生意人的優勢,以大流通帶動大市場。持續服務好家電、汽車、摩托車下鄉工作,促進鄉村消費晉級。
3、深化服務農業產業化晉級戰略。力爭新發展鄉村生意人3700戶、22000人,積極開展生意人培訓工作,不斷完善“生意活農”機制,提高鄉村生意人促進農產物流通的才能;加速農民專業協作社建立,新發展農民專業協作社200戶,力爭增至1700戶以上;具體推進十大優勢特征產業發展,服務農業產業化晉級戰略。
4、積極服務品牌效應晉級戰略。積極培養農產物商標、地輿標記、證實商標、集體商標,扶持培養一批“名、優、特、新、稀”地輿標記農產物商標品牌。推行“公司+商標+農戶”生產運營形式,完成“一社一標”工作目的,認定或續認市知名商標30件以上,爭創省有名商標30件以上,爭創著名商標2件以上。大力扶持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協作社創立省部級名牌農產物,爭創宜春農業知名品牌。開展商標資產評價,協助企業應用商標資產融資。
二、以流通環節食物安全為重點,加大監管法律力度,努力促進市場情況規范有序
1、規范食物流通答應行為,突出抓好食物運營主體、質量、行為三個方面的日常監管。在全市范圍內具體履行單據式食物治理臺賬,促進流通環節食物進貨檢驗準則的落實;抓好“食物運營示范店”工作做法的試點推行工作;堅持按照省局統一部署開展流通環節食物質管抽檢和日常食物快檢相結合的方法,認真抓好流通環節食物質量監測工作,并實時總結、錄入、分析檢測信息;認真組織食物市場專治,集中開展食物運營主體資歷、食物添加劑、奶成品、鄉村食物市場、食物廣告等專項法律檢查。
2、認真開展打擊傳銷、規范直銷工作。重點打擊以“高科技”、“連鎖銷售”、“縣政府融資”、“扶貧開發大西北”等名義及應用互聯網從事的傳銷活動。深化開展“無傳銷社區(村)”、“無傳銷校園”創立活動,普遍開展打擊傳銷宣傳“五進”活動。嚴厲規范直銷,果斷打擊打著直銷旗幟從事傳銷和直銷企業從事傳銷的違法行為。發揚查處傳銷數據庫及數據分析系統的效果,完成對傳銷的數字化監控和準確打擊。
3、扎實推進收集商品買賣及有關服務行為的監管。認真組織學習《收集商品買賣及有關服務行為治理暫行方法》,持續抓好有關司法律例和相關常識的學習培訓,具體開展收集運營主體普查,堅持收集運營主體信譽分類監控制度,堅持網上維權系統,加大對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
4、進一步增強競爭論法工作。開展反壟斷法律辦案工作,嚴厲查處供水、供電、供氣等公用企業濫用壟斷位置強迫買賣、強迫服務等違法行為;運用行政建議和行政勸誡等方法,避免和查處地域封閉、當地維護等行政性壟斷行為。持續拓展查處貿易行賄領域,施行重點打破落實掛牌案件督辦準則,狠抓概略案查處,深化開展管治專項工作。
5、持續抓好各項重點整治工作。深化開展“紅盾護農”行動,增強農資商質量量檢測,加大農資打假力度。嚴厲打擊農產物運營中奇貨可居、哄抬物價等炒作、壟斷行為,切實保證市場供給、維護物價不變。進一步規范流通領域商質量量監測工作,完善分類監管辦法,監督商品運營者堅持和落實自律準則,逐漸完成對重點商品入市、買賣、退市的全程質量監管。增強廣告監測及其數據的使用,實時避免虛偽違法廣告的,力圖廣告違法率的分明下降;重點開展常識產權維護,狠打“傍名牌”歪風,嚴厲查處進犯常識產權案件。深化開展查處取締無照運營工作,在管治無證無照餐飲運營單位的還,對風險人體健康、存在嚴重安全隱患、要挾公共安全的無照運營加大整治力度,盡最大限制指導無證無照運營戶辦證辦照正當運營。
6、具體推進數據質量建立。推進企業信譽分類監管、商品買賣市場信譽分類監管、個別工商戶分層分類注銷治理、12315行政法律系統、無照運營查處取締、打擊傳銷和規范直銷等信息系統建立,逐漸完成監管信息資源共享與互聯互動,切實提高監管法律的信息化和數字化程度,提高營業協同才能,提高監管全體效能。
7、持續增強法制建立。開展“規范法律行為,促進依法行政”試點工作,具體構建規矩系統,筑牢法律質量防地,著力防備法律風險。進一步做好企業注銷前置答應目次編制,促進行政審批工作的規范;結合優異檀卷評選和行政處分自在裁量權的規范等工作,增強對行政法律行為的規范;增強行政指導工作培訓和依法行政常識的學習培訓。
8、做好社會治安綜合管治,促進社會調和不變。增強活動人口服務與治理和方案生育工作,開展校園周邊情況和“黑網吧”專項管治,做好安頓幫教、增強防艾禁毒等工作;依法增強文明市場監督檢查,果斷查處政治性不合法出書物、影響社會不變出書物,切實維護社會調和不變。
三、以12315系統為平臺,加大消費維權工作力度,全力促進社會調和發展
1、深化推進12315行政法律系統“四個平臺”建立。增強12315數據分析中間和數據庫建立,完善12315中間網上受理功用,半年和年關各進行一次消費者申述告發受理、處置狀況的檢查和評選,力爭調停率到達95%以上。堅持健全12315短信受理平臺,切實發揚12315數據在增強市場監管、開展消費警示提醒、推進經濟構造調整、服務經濟發展方面的積極效果。
2、持續推進“一會兩站”規范化建立。以健全組織、完善準則、嚴厲順序、規范運轉和注重實效為重點,規范“一會兩站”工作收集、工作職責、工作順序和工作準則,努力完成鄉村村鎮和城市社區“一會兩站”全掩蓋。持續推進12315“五進”工作,堅持健全消費維權“綠色通道”機制,促進運營者和消費者消費糾紛的寬和。
3、增強流通領域商質量量監管。深化推進“家電下鄉”等市場專治,嚴厲打擊以“家電下鄉”、家電“以舊換新”名義銷售不及格商品和冒充偽劣商品等違法行為,切實保證“家電下鄉”等惠民政策落到實處。進一步規范流通領域商質量量監測工作,堅持健全流通領域商質量量監管數據庫,增強商質量量安全監控等功用,做好監測信息的綜合分析應用,提高監測效能。完善分類監管辦法,監督商品運營者堅持和落實自律準則,逐漸完成對重點商品入市、買賣、退市的全程質量監管。
4、切實提高消費維權調停服務效能。要不斷探究消費維權的新形式、新思緒,倡議市場主體堅持消費糾紛寬和準則,不斷提高消費者自我維權才能,努力堅持健全維護消費權益、化解消費糾紛的長效機制。
四、以績效審核治理為打破,增強教育與監督,全力促進干軍隊伍不變與本質提高
1、增強指導班子建立。以思想教育為中心,以才能建立為重點,依照“三個過硬”的要求,著力增強干軍隊伍才能本質建立、指導班子建立和基層黨組織建立。深化人事準則變革,逐漸履行競爭上崗。具體推行“一線工作法”,將工作重心轉移到基層,進一步深化機關作風建立。
2、提高干軍隊伍本質。狠抓市場監管風險防備、基層工商文明建立和審核評價鼓勵機制完善,健全基層行政問責制,創新教育培訓方法辦法,具體提高基層干部的綜合本質和營業才能。增強綜治信訪工作,在提高步隊本質的還,保證干軍隊伍的調和與不變。
3、完善基層工作形式。推進基層建立體系體例機制創新,理順基層機制,優化資源裝備,提高監管效能,保證履職到位。增強基層建立保證,切實推進基層法律配備現代化建立,不斷推進基層基本設備建立,軟件硬件統籌發展,努力改善基層辦公前提,逐漸構成長效保證機制。
4、創新績效審核方法。學習借鑒公事員績效審核治理提高前輩經歷,堅持具體完善的績效治理系統,完成公事員績效審核數字化。在現有的績效審核基本上,完善市局機關科室、縣工商局、工商分局三級績效審核機制,結合公事員審核準則,使審核更具科學性,真正完成陽光操作、科技使用、常態治理、獎懲清楚的目的。
5、深化黨風廉政建立。深化抓好《廉政原則》的學習貫徹,積極推進懲防腐敗系統的建立。持續抓好全系統廉政文明、基層法律人員述職述廉、指導干部監督“五項準則”、風險崗位廉能治理規范等工作的具體深化和落實。
- 上一篇:政協主席論述民主監管講話
- 下一篇:外僑辦加強僑務管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