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縣委履職工作計劃

時間:2022-09-10 10:52:20

導語:團縣委履職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4年,團縣委將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屆三中全會、團的十七大精神,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全面履行團的四項基本職能,探索推動共青團工作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現實路徑,以“1234齊步走”,即“一個中心,兩大體系,三項平臺,四輪驅動”為統攬,形成全團一盤棋、各線齊發展的工作大格局,團結帶領青年為建設全面小康貢獻青春力量。

一、圍繞一個中心,發揮共青團生力軍作用

以服務黨政大局為中心,組織青年推動科學發展。圍繞經濟轉型升級,廣泛開展“青春助推轉型升級、青年鑄就企業未來”系列主題活動,探索實施“籍青年精英回鄉創業”工程,分層分類建立在外籍優秀青年人才信息庫,開展創二代青年企業家培養工作,加強對在外籍優秀青年人才的團結凝聚。引導青年積極投身“三服務”工作,在企業中開展形勢分析、政策解讀、創新創效、節能降耗等宣講活動。組織青年服務社會管理創新。深化各類青年志愿活動,不斷擴大志愿服務行動的影響力。廣泛開展生態文明宣傳教育活動,引導青少年牢固樹立環保優先、節約優先理念,帶頭養成低碳生活的習慣。推進“共青團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面對面”活動,主動開展工作調研。組織青年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開展“我與祖國同成長,我與共奮進”等主題活動,利用新媒體技術豐富共青團工作,宣傳載體的多樣性,與青年搭建互動平臺,切實把青年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十八屆三中全會決策部署上來。

二、構建兩大體系,聚集共青團工作著力點

構建團組織育人體系。廣泛開展“三觀”、“三熱愛”主題教育活動。通過形勢政策教育,與信仰對話等載體,引導廣大青少年切實增強實現“中國夢”的歷史使命感和奮斗精神。不斷深化爭當“四好少年”活動,廣泛開展“紅領巾心向黨”、“傳承雷鋒精神,爭當四好少年”系列活動。鼓勵扶持優秀青少年文化產品的創作和生產,尤其注重微產品如微電影的創新和培養。堅持開展青年文明號、青年崗位能手創建評比活動。開展“大拇指青年”評選活動,做好青年典型選樹工作。

構建團組織引導體系。堅持分類引導。開展分類分層教育,構建小學、中學、企業等分層教育體系,構建從小學、中學的團隊分層思想教育體系。深化農村(社區)青少年之家建設,構筑青少年校外活動網絡。強化對青少年網絡輿情的引導。深入推進社會底層青年、草根青年、屌絲青年的關愛引導活動,積極開展“人才不問身份,成功不分你我”勵志類活動。

三、打造三項平臺,拓展共青團工作影響面

推進青年創新創業平臺建設。深化各類青年創業服務工作,組織開展“銀青對話”活動,全年面向社會創業青年、大學生村官等發放小額貸款不少于200人次,組織相關部門與創業青年零距離,解答創業難題;深化青年創業指導工作,鼓勵有實力的青年創業者參與省、市各類創業大賽;深化青年就業成才服務,組織開展“青年就業大趕集”系列活動。

健全青商融資融智平臺建設。開展“四季青商匯”活動,舉辦“高層次青年人才座談會”、“大學生村官季度談”、“青商沙龍”。深化青商會“創業揚帆,且行且善”的品牌效應。建立完善青商服務網站,給青商會員、創業青年免費提供管理提升、技術指導、創新營銷等各類講座培訓。繼續開展“青商筑夢計劃”,積極組織青商企業參加招聘會,為青年提供就業機會,為青商會企業招攬人才,提供智力支持。

拓展青年成長幫扶平臺建設。以低收入農戶青少年關愛行動、大學生圓夢助學行動、希望工程、“暖冬行動”、“青商同心送溫暖”等為載體,不斷擴大幫扶范圍。開展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詢教育活動、社區陽光矯正行動,結對幫扶矯正對象,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組織開展“走進不同世界”系列普法教育活動,走進看守所、監獄、農場等地,使青年與服刑人員面對面。

四、堅持四輪驅動,延伸共青團工作生命線

深化組織驅動,注重基層活力的激發。在全縣范圍內,繼續深入推進“一通、雙管、三定”工程。每季度至少召開一次鄉鎮層面的團委書記座談會,每半年組織一次部分村(居)團組織書記的交流培訓活動,團縣委班子成員確保每季度到鄉鎮至少調研一次;積極開展優秀團干部推薦重用工作,鼓勵大學生村官進入團組織班子,推薦工作能力強的大學生村官團干部優先選拔擔任村兩委正職;適時組織開展“走基層、心連心--團建聯系指導活動”,切實增強團干部做好新形勢下青年群眾工作的能力。

深化宣傳驅動,注重宣傳載體和手段的創新。充分利用信息、簡報、微信、微博等載體,將共青團涌現出的典型、成果、經驗及時上報給縣委和團市委的報、刊、站,進一步增強共青團的影響力。主動做好對外宣傳,不斷強化宣傳意識,聯合媒體推出更多能夠廣泛影響青少年的固定欄目和節目,努力讓社會各界都能聽到共青團的聲音。

深化聯絡驅動,注重全方位聯絡體系的建設。第一時間落實團省委、團市委的工作部署,開展工作的同時注重總結提煉,為團的事業爭取支持。不斷改進青聯委員、青商會員等群體的服務,了解基層需求,掌握基層動態,搭建交流平臺,最廣泛地吸引和團結各界優秀青年。及時了解掌握學習借鑒先進地區共青團工作的好做法、好經驗,并有計劃地開辟新的交往渠道。

深化考培驅動,注重團干部素質的提升。開展新當選團組織負責人培訓工作,幫助盡快進入角色,熟悉業務。加強對團干部的考核,用高標準、嚴要求促進團干部的能力提升。加強團干部作風建設,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大力弘揚“重落實、敢擔當、有作為”的務實作風,繼續開展“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引導團干部深入基層、融入青年,密切聯系青年,廣做青年之友,不斷增強群眾觀念和服務青年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