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建設工作計劃
時間:2022-06-27 10:36:50
導語:生態文明建設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貫徹落實黨的精神和市委四屆三次、四次全會精神,對標黨的生態文明建設新方針,圍繞縣生態文明建設要點,結合本鎮實際,制定本計劃。
一、優化綠色產業空間布局
穩步推進產業轉型,加速本地傳統花炮制造產業提升改造,鼓勵企業引進先進生產技術,推進環保安全的花炮生產經營模式。
著重引進環境友好型企業,提升綠色生態空間比重。2017年落戶投產的萬翔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和車輛檢測站都是生態友好型企業,2018年計劃引進4家環保型工業或者服務業企業,優化本土產業布局。
著重發展一村一品合作社,重點培育和壯大天揚村楊梅基地、池溪村菊花種植基地、茵果村百香果種植基地、新開村石參基地、排江村臍橙種植基地等。
二、加快優化自然資源資產產權
1.推進國土綜合整治。節約集約利用土地,穩步推進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繼續嚴控用地規模,清理整治閑置土地,保障重點項目用地。
2.整頓全鎮用地秩序,引導全鎮依法有序使用土地資源。開展打擊“三非”專項行動,出重拳打擊非法買賣土地、非法買賣房屋、非法建設行為,凈化農民宅基地用地環境,保障集鎮項目用地空間;全面推進宅基地改革工作,拆除農村“三房”,為農民建房預留土地空間余地。
3.推介節能環保先進技術、實施節能環保重點項目、鼓勵企業采用高效節能生產方式。
4.優化能源結構。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新建2個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提倡鼓勵群眾使用清潔能源和新能源汽車。
5.加強資源節約保護。全面關停本轄區礦場,持續推進水資源保護工作,促進水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推進鎮第二水廠建設,確保水資源管理的各項制度和要求落到實處。
三、加強河湖保護和生態修復
1.開展水源地保護和污水治理。推進流域水污染聯防聯控機制。配合環保、水務部門做好污染源普查和污染源監控防治工作。
2.出臺《2018年鎮城鄉環境整治工作實施方案》,深入推進環境保護與整治相結合,促進生態環境優化。
3.對錦江河和白水河流域深入開展“清河行動”,繼續實行河道禁采令,強化對非法排污企業治理整頓力度。確保錦江和白水河水質穩定在Ⅲ類以內并逐步提高。
四、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和環境保護力度
1.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深入推進環境綜合治理。全面關停機磚廠、環保不達標的畜牧養殖廠。引導關停轉產場(戶)發展肉牛、家兔、山羊、康樂黃雞、稻田魚等養殖。加強禁養區巡查力度,預防對可(限)養區的規模養殖場(戶),督查進行標準化改造,建立廢棄物處理設施,實施雨污分流、糞便污水資源化利用。
2.開展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和水庫退養整治。全面開展農業面源和土壤污染整治和防治工作,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發展生態友好型農業。推廣測土配方施肥、農藥精準高效施用,實施種養結合循環農業示范工程,推動種養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理。督促已退包水庫的原承包業主限期空庫,確保水庫水面管理全面移交到位,嚴防水面假退包或承包反彈現象。加強水庫退養后監管力度,確保小(二)型水庫全部推行人放天養管理。
3.開展工業污染和空氣污染治理。實施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計劃,完善污染物排放標準體系,對全鎮工業排放不達標企業限期整改、搬遷或關閉,堅決取締不符合國家污染排放標準的項目。嚴禁秸稈焚燒行為,深入穩步擴大秸稈利用數量,提高秸稈產業化利用效率。
4.抓好“四塵三煙三氣”污染防控,對建筑工地揚塵、道路揚塵、運輸揚塵和堆場揚塵、餐飲油煙、燒烤油煙、垃圾焚燒濃煙、機動車尾氣、工業、燃煤鍋爐煙氣等各種空氣污染源進行管控、執法和治理。重點抓好建筑工地施工揚塵治理和道路揚塵治理,規范工程車輛運營,必須采用密閉方式清運散裝物料、建筑垃圾和渣土。進一步加大環衛保潔力度,強化衛生保潔揚塵治理。
5.推進供水工程和飲用水源保護區規范化建設。進一步推進污水處理廠建設,強化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嚴格落實資源、環境和生態紅線管理制度。啟動實施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管理。
6.建設和完善鎮垃圾壓縮中轉站,打造垃圾收集、壓縮、轉運、循環利用的環境無害化處理模式。
7.加快推進污水處理廠及其管網建設進度,完善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加大污水集中收集和處理比率。嚴格控制高耗水工業項目。
五、推進建立生態文化體系
1.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弘揚生態文明主流價值觀融合,通過大力倡導、廣泛宣傳、深化教育、行為約束等手段,使生態文明成為人們的內心信念和自覺行為。
2.制定一系列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村規民約,通過各種群眾性、公益性宣傳,引導廣大人民群眾牢固樹立生態文明主流價值觀,積極主動維護生態文明。
增強干部群眾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將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培訓工作作為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之一。
3.健全政績考核、責任追究制度。認真落實相關生態文明建設目標,推進建立生態文明建設目標統計體系,強化環境保護“一崗雙責”。
4.培育弘揚生態文明主流價值觀。持續以思想引導、行為規范、大力倡導、廣泛宣傳、深化教育、行為約束等手段,使生態文明成為人們的內心信念和自覺行為。
六、強化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
1.推進環境保護聯防聯控機制,出臺《鎮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方案》,配合環保、水務部門做好全鎮環境聯防聯控機制制定和貫徹落實工作。
2.強化鎮城管隊、環衛所等鎮直單位管理,出臺《鎮城鄉環衛一體化實施方案》、《鎮城管隊考核細則》、《鎮環衛所考核細則》,督促其充分發揮職能,協力建設生態文明新。
3.嚴格落實資源、環境和生態紅線管理制度。啟動實施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管理。配合上級部門開展林地紅線、森林紅線、濕地紅線劃定工作。
- 上一篇:街道脫貧攻堅“夏季整改”方案
- 下一篇:脫貧攻堅工作實施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