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食品藥品安全治理工作計劃
時間:2022-11-06 10:23:24
導語:鄉鎮食品藥品安全治理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20年鎮食品藥品監管工作要以提高食品藥品質量安全水平為核心,按照“重監管,強服務”的工作思路,堅決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加強基礎建設,堅持問題導向,強化風險管控,創新監管方式,加強隊伍和作風建設,加快構建嚴密高效的食品藥品安全治理體系。
一、落實“四有兩責”,進一步健全社會共治體系。按照“謀長遠、強基層、補短板、上水平”的原則,把“實施食品安全戰略”、“提高藥品質量”要求貫穿于“十三五”規劃編制實施全過程。要健全完善“地方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企業是第一責任人”的食品藥品安全責任體系,積極落實“四有兩責”要求,努力做到有責、有崗、有人、有手段,切實落實日常檢查和監督抽檢責任。全面推行食品藥品安全“三員”(協管員、信息員、監督員)監管模式,加強制度建設、檔案規范、依法行政、宣傳培訓和監管文化營造等“軟實力”的提升,確保鎮食藥監管所通過規范化建設驗收。
二、完善體制機制,進一步提升監管工作效能。要寓監管于服務之中,既要重監管,也要強服務。要全面推行“網格化分工、程序化檢查、規范化執法、痕跡化監管”模式。要結合實際,按照風險類別和管理難度,找準主要監管對象,合理分配監管力量,處理好統籌監管和重點監管的關系。要加強監管制度建設,把標準、規范等作為制度建設的重要內容,進一步健全覆蓋全過程的最嚴格的監管制度。要綜合運用和實施現場檢查、問題核查、動態監督、隨機抽檢等方法,加強日常監管力度。要進一步強化12331食品藥品投訴舉報平臺作用,建立快速受理、處置、反饋程序,全面落實監管責任。
三、堅持問題導向,進一步強化風險防控意識。食品安全方面,以全面貫徹實施新修訂《食品安全法》為主線,健全完善食品生產經營監管制度新體系。加強《省食品經營許可管理系統》的學習應用。加強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的有效銜接,做好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管理,應用好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手段。要加大食品生產集聚區、食品倉儲配送和食品加工小作坊、小攤販、小餐飲監管力度,開展農村食品安全、“兩超一非”等綜合治理。要以落實《食品生產經營違法違規行為記分管理辦法》為抓手,實施分級分類管理,“明廚亮灶”實施率達到100%以上,“透明車間”、“陽光倉儲”實施率達到100%以上。以全面落實“電子一票通”為抓手,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電子追溯平臺的安裝和應用工作,食品生產企業、學校食堂100%加入并使用電子追溯平臺,其他食品經營者100%索取“電子一票通”。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抓手,大力推進“文明餐桌”行動。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安全方面,加強中藥材和中藥飲片監管,嚴厲打擊私制濫切、摻雜使假、外購分裝等違法違規行為,開展疫苗、生物制品、中藥制劑等高風險產品的專項整治。實施植入性和無菌醫療器械、體外診斷試劑、在用醫療器械、理療類和貼敷類產品等常態化監管。加強藥品醫療器械不良反應(事件)和藥物濫用監測工作。進一步摸清化妝品經營使用單位底數,加大化妝品超范圍經營、虛假宣傳和“傍名牌”等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力度。
四、堅持依法行政,進一步加大案件查辦力度。全面推進食品藥品監管系統法治建設,落實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負面清單,加大監管政策和法規制度宣傳貫徹力度。堅持預防為主,突出風險防控,建立健全食品藥品安全日常監管機制和信用監管制度,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加大專項整治力度,變“等案子”為“找隱患”,每月至少查辦一起食品案件,每季至少查辦一起藥械案件。
五、加強能力建設,進一步提升安全保障水平。要合理配置監管資源,創新監管方式和手段,注重加強信息化和追溯體系建設,把監管水平“提”起來,加快構建預防為主、風險管理、全程控制、社會共治的食品藥品安全治理體系。開展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工作,提高靶向率,不合格食品檢出率要達到20%以上,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技術支撐能力。積極推進食用農產品、基本藥物、中藥材中藥飲片等食品藥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加強食品藥品監管統計工作,提高數據分析應用效率。繼續開展培訓工作。
六、狠抓廉政建設,進一步拓展作風建設成果。要認真學習貫徹中央和省市區紀委全會精神,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省委“雙十條”、市委“十六項”和區委“十九項”具體規定精神,以落實“兩個責任”為重點,以正風肅紀、反對“四風”為抓手,牢固樹立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思想,認真學習貫徹《黨章》、《廉潔自律準則》和《紀律處分條例》等一系列黨規黨紀,大力弘揚以“監管為民”為核心價值的監管文化建設,筑牢拒腐防變思想道德防線。
- 上一篇:食品藥品監管工作情況總結
- 下一篇:鄉鎮食品生產監督檢查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