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局行風建設工作總結

時間:2022-01-18 09:37:18

導語:醫保局行風建設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保局行風建設工作總結

根據《州醫療保障局關于深入推進2020年度行風建設的通知》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及時制定了《醫療保障局關于深入推進2020年度行風建設工作方案》,將持續正風肅紀,著力解決社會反映強烈的醫療保障系統行風問題作為工作重點。不斷轉變工作作風,為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保障服務,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安全感和獲得感,現將2020年度行風建設工作推進情況報告如下:

一、提高認識、加強組織

按照醫療保障領域行風建設專項整治工作要求,不斷強化“誰主管誰負責”“管行業必須管行風”的責任意識,在全局形成行風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良好局面,制定了《醫療保障局關于深入推進2020年度行風建設工作方案》,并成立了《醫療保障局關于深入推進2020年度行風建設領導小組》,把進一步改進作風、強化執行力、鼓勵擔當作為、共同干事創業、全面推進醫療保障服務群眾統一起來。

二、深入推進醫保領域“放管服”改革

1、嚴格協議管理,按時撥付合規醫療費用。嚴格落實國家醫保局及省醫保局關于醫療機構定點申請及評估時限相關政策要求,今年以來,多次深入到定點醫療機構、定點藥店開展履約情況檢查,組織開展了定點醫療機構、定點藥店培訓2次,并簽訂了《定點醫藥機構協議》24份,實現了協議簽訂全覆蓋、合規醫療費用按時撥付。

2、全面推進市(州)域范圍內和跨市(州)異地就醫住院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一站式服務、一窗口辦理、一單制結算”。依托現行醫療保障信息系統建設,推進我縣醫療保障服務事項“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強化了對定算。

3、積極加強肺炎疫情醫保經辦服務,切實解決參保群眾就醫報帳難題。

(1)嚴格執行疫情期間各項醫療保障政策,對超出現有醫保“三個目錄”范圍的藥品按甲類藥品報銷,醫療服務項目直接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對異地就醫患者,嚴格按照國家要求實行先救治后清算,醫療機構和經辦機構及時協助患者進行異地就醫備案;將門診特殊疾病患者(包括異地門診特殊疾病患者)處方時間延長至3個月,減少參保人員前往醫院次數,降低感染風險,全力支持醫療機構集中醫療資源收治感染患者。

(2)結合我縣醫療保障工作實際,及時推出六條便民利企服務措施,為服務對象提供優質、方便、高效、快捷的醫保服務。一是延時服務不打烊:實施午休、雙休、節假日輪崗制,安排值班人員,保證參保群眾能夠正常辦理業務;同時開通預約辦理、節假日特辦等便民業務,力求達到窗口辦事時間不“斷檔”、辦理事項不“空檔”、辦理流程少“阻擋”的目標。二是為保證春節期間和“疫情防控期間”參保群眾能安心過節,增派安排專人24小時值班接聽電話解答疑惑,收集整理資料。三是簡化醫療費用報銷手續。四是向定點收治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院預撥50萬醫保基金用于疫情防控工作。五是縮短醫療費用報銷時限,窗口報銷業務到賬時限由10個工作日縮短為5個工作日。六是加快“兩定”單位費用結算,將與“兩定”單位結算調整為按月結算,結算后轉賬時限由30個工作日縮短至15個工作日。春節假日延時錯時服務事項辦件量達110件;實現了業務辦理延時“不打烊”等成為常態。

(3)大力加強經辦服務體系建設。結合工作實際,積極與各鄉鎮黨委政府協調,依托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和各級村委會辦理醫保業務,進一步提高醫保服務的便捷性、可及性。一是加強對各鄉鎮醫保經辦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醫療保障服務能力;二是印制各類醫療保障宣傳資料,通過各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向全縣群眾發放和宣傳,提升了醫療保障政策的宣傳力度、提高了醫療保障政策宣傳的覆蓋面。

三、推進醫療保障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

一是嚴格按照州局《醫療保障部門政務服務事項清單》要求,對全縣醫療保障政務服務事項進行了全面梳理,明確辦理層級。二是進一步優化規范醫療服務流程,對所有政務服務事項逐項編制辦事指南,明確設定依據、受理條件、辦事材料、辦理流程、辦理時限、辦理地點、咨詢方式、監督投訴方式等內容,并充分利用微信、電話、紙質宣傳彩頁等多種渠道向社會公開。三是落實一次性告知制、首問責任制,將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登記服務業務下沉到各鄉鎮,縮短服務半徑,減少群眾辦事來回跑腿,服務大廳帶班值班制度,暢通咨詢、投訴舉報渠道,提高窗口服務滿意度。

四、深入推進“互聯網+醫保”服務

一是大力推廣“醫保”APP,通過微信、發放宣傳資料、入戶走訪、開展共建活動等方式積極宣傳“醫保”APP的使用方法和功能,不斷擴大“醫保”APP使用范圍;二是將醫保各項政務服務事項推送到互聯網端和移動終端,實行網上辦、掌上辦。實現流動就業人員醫保關系轉移接續網上辦理。加快醫保電子憑證推廣應用,逐步實現互聯網醫保服務無卡辦理。今年以來,通過與稅務部門和各鄉鎮積極協調、宣傳,實現了城鄉居民醫保網上(微信、支付寶)繳費,極大地方便了參保群眾。

五、積極推行“好差評”制度

積極與行政審批局協調,推進“好差評”制度。擬在縣政務中心窗口醒目位置設置評價器,方便企業和群眾自主評價。注重引導辦事企業和群眾主動參與評價,強化評價結果運用,及時對差評進行整改,形成評價、反饋、整改、監督全流程銜接,促進醫保政務服務質量持續提升,此項工作我縣行政審批局政務中心正在探索和推進中。

六、持續提升醫保隊伍業務能力

一是局黨組通過組織開展“賽業績比貢獻”競賽,在全局形成抓業務、比工作的良好氛圍;二是大力抓好內部醫保業務學習培訓,通過每月全局職工大會組織業務學習、開展崗位練兵,不斷提高職工業務技能和專業素質,真正做到問不倒、難不倒、考不倒;三是積極參加州局組織的各項業務培訓,不斷提升業務素質,不斷增強為群眾服務的本領,切實解決業務不熟悉的問題;四是不斷強化紀律作風建設,抓好行風教育,引導干部職工端正服務態度,嚴禁借工作之便吃拿卡要、謀取私利,樹立醫保部門良好形象。

七、全方位推進醫保惠民,提升醫保工作新形象

一是按照縣委工作部署,結合醫保工作實際,開展了黨建+醫保惠民全覆蓋活動,通過印制宣傳畫、宣傳掛歷、宣傳折頁等方式把宣傳資料發放到全縣各鄉鎮和廣大群眾手中,提高群眾對醫療保障政策直觀的了解;通過舉辦醫保政策培訓提升定點醫院和定點藥店就醫、購藥的結報水平,滿足參保群眾的需求;通過加強醫療保障基金監管的宣傳,開展打擊欺詐騙保等行為,維護醫療保障基金的安全,在基金層面保證參保群眾應報盡報,不斷提高群眾參保率,保障廣大群眾的身體健康;通過提升醫療保障結報經辦工作效率,保證老百姓的“治病錢”、“救命錢”足額及時到位,解決群眾的后顧之憂,實現“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二是在縣委、縣政府堅強領導和全力支持下,由財政局、縣理醫療保障局指導,人保健康保險、景泰保險公司承保,率先在推行了人民專屬普惠型重大疾病補充醫療保險產品--“全民保”,通過“全民保”的落地落實,擴大了醫保惠民工作的覆蓋面,提升了群眾對重大疾病的抵抗能力、降低群眾因致貧、因病返貧的風險為破解因病致貧、因病致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