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辦脫貧攻堅工作總結
時間:2022-02-08 11:31:07
導語:扶貧辦脫貧攻堅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扶貧部門的關心指導下,我辦深入貫徹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決落實國家、省、市、縣各項決策部署,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重點聚焦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兩不愁三保障”落實,在鞏固提升脫貧質量、消費扶貧和防止返貧等工作上下足功夫,全縣脫貧攻堅工作取得的好成績,得到了省市充分肯定,各項工作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縣建檔立卡失能半失能集中供養,縣促就業、穩增收、保小康行動等做法得到上級的充分肯定,建檔立卡系統數據質量持續保持“零問題數據、全省并列第一位”較好成績。2020年,我縣推進就業扶貧工作做法《讓貧困勞動者業有所從》被中組部、人社部定為全國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專題教材內容;我縣社保扶貧事跡材料《四張考卷是滿分》被省人社廳選報為部級亮點工作。今年在全市上半年實績考核中,我辦排名第3;在全縣工作評比中,我辦榮獲縣委縣政府頒發的“駿馬獎”。
一、強化學習,黨建引領促提升
一方面,把黨建工作擺在工作中的重要位置。高質量執行“”制度和談心談話活動,定期召開支部黨員大會、支部委員會、黨小組會,每季度安排專題黨組書記講黨課,每月召開主題黨日活動,以及社會服務活動。今年共組織集中學習40余次,集中學習系列講話、黨的五中全會精神等,對黨員干部提出的最新要求。另一方面,把黨員干部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脫貧攻堅決戰決勝工作中去。思想上把黨建工作貫穿于脫貧攻堅工作始終,強化組織堡壘作用,力爭高質量落實黨建工作中的各項任務。行動上把主體責任落到實處,由黨建工作引領扶貧開發各項重點工作的開展,確保我縣脫貧攻堅工作如期高質量完成。
二、夯實基礎,脫貧攻堅上新階
為強化扶貧主體責任,不僅要練好內功發揮自身動能性,還要充分發揮我辦的牽頭作用,積極調動部門的積極性,制定出臺了縣扶貧開發和脫貧工作領導小組文件53個,縣扶貧開發和脫貧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紀要23個,縣扶貧開發和脫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文件33個,縣扶貧開發辦公室文件40個,我辦牽頭制定出臺廣扶辦聯文件4個,切實擔當盡責,狠抓工作落實。
(一)聚焦項目,強力推進,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提升。
2020年,我辦利用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和統籌整合涉農資金,實施了產業項目、基礎設施項目、金融扶貧項目、雨露計劃項目等一批項目,扶貧工作效果顯著。
1、產業項目扎實推進。2020年,全縣產業扶貧項目涉及資金5719.76萬元,實施資產收益扶貧項目8個,覆蓋建檔立卡貧困扶持對象11439人。
2、基礎設施項目成效顯著。2020年,實施產業項目區基礎設施項目1161.29萬元,硬化項目區田間道路88763平方米、建設大棚水肥一體化484.5畝、噴灌滴灌162畝,安裝壓力罐13個、水泵13套、防滲管道1671米,為鞏固提升扶貧產業產值和效益,夯實了基礎;實施貧困村內基礎設施項目2219.34萬元,硬化主街道(含街道鋪磚)123577.2平方米,主街道安裝太陽能路燈2722盞,埋設村內排水管265米,修建小涵洞、水簸箕等村內簡易排水設施9個,排水安全防護措施(防護圍欄)200米。改善了13539名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和環境,產生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3、金融扶貧項目穩扎穩打,通過貸款貼息有效地緩解了貧困群眾發展生產資金壓力,提升了扶持對象自我發展能力,促進了穩定脫貧和防止返貧,有效地推動銀行發放小額貸款和提升貧困戶使用貸款的積極性。2020年,共計發放扶貧小額信貸款150戶,669.5萬元,貼息156戶,13.57萬元。
4、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雨露計劃全面落實。堅持扶貧與扶志相結合,鼓勵貧困群眾破除等靠要思想,樹立通過雙手勤勞致富的鮮明導向。一是致富帶頭人培訓。我辦會同組織部、人社局利用智慧黨建可視化視頻平臺進行了一期培訓,培訓人次317人。組織5名創業致富帶頭人參加了全市產業扶貧暨致富帶頭人培訓班。二是技術培訓。聘請山東設施蔬菜種植專家,對鹽場村20多名設施蔬菜種植代表、貧困戶進行了為期2天的培訓,通過這次培訓給鹽場村蔬菜種植管理等方面帶來了很大幫助。三是全覆蓋培訓。會同人社局等有關部門對87個貧困村的342名創業致富帶頭人進行為期3天的全覆蓋培訓,通過培訓使創業致富帶頭人學到了技術,提高了致富技能。四是實施“雨露計劃”。對貧困家庭新成長勞動力,在享受國家職業教育資助政策基礎上,享受雨露計劃扶持政策,給予貧困家庭助學補助,提升創業就業能力。2020年,共發放雨露計劃補助金98.85萬元,補助人次659人次。
(二)強化整改,精準施策,提升脫貧攻堅整體工作水平。
堅持“大整改”,開展“回頭看”,防貧機制進一步健全完善,確保脫貧攻堅質量。
1、堅持問題“大整改”。一是圍繞2019年國家考核開展了舉一反三問題整改,共涉及4個方面28個具體問題已全部整改到位。二是組織實施了2020年國家脫貧攻堅督查反饋問題對照整改工作。通過舉一反三,涉及到的4方面6個問題全部整改到位。三是針對11月份省脫貧攻堅成效實地考核組、第三方評估組、質量抽查組反饋我縣的7個點對點問題已整改到位,舉一反三問題也已整改到位。
2、開展脫貧攻堅“回頭看”。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最后一年,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深入開展了脫貧攻堅“回頭看”一些列活動。一是圍繞“六個清單和防貧防返貧”深入開展了脫貧攻堅“回頭看”,提升了脫貧攻堅質量。二是深入開展了2020年扶貧脫貧“百日攻堅”行動,落實脫貧攻堅責任清單、任務清單“兩個清單”,實行脫貧攻堅專班工作調度,進一步推進了各項工作的落實。三是組織了縣2020年上半年脫貧攻堅檢查驗收工作,確保扶貧工作取得實效。四是支持配合國家脫貧攻堅普查組來廣扶貧普查工作,對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全覆蓋檢查,進一步提升了全縣脫貧工總質量。五是深入開展脫貧攻堅普查“回頭看”工作,鞏固提升脫貧成果。六是深入開展“兩不愁三保障”目標落實情況排查整改工作,推進了“兩不愁三保障”工作落實到位。七是集中開展脫貧攻堅檢查驗收“回頭看”排查整改工作,持續提升脫貧攻堅質量;八是開展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回頭看”工作,全面做好迎接國家、省脫貧攻堅檢查抽查工作。
3、消費扶貧持續發力。制定了《縣消費扶貧月活動方案》《縣開展消費扶貧行動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文件,采取“以買代幫、以購代捐”方式,助力貧困群眾穩定增收。一是“三專”建設情況。專柜申報103個,專館完成5個,其中地方館2個,企業館3個,扶貧產品專區10個。二是產銷對接活動情況。積極組織我縣扶貧產品供應商參加各級產銷對接活動,大力推銷我縣扶貧產品。三是新增申報認定產品及入駐情況。已認定扶貧產品121個,供應商21個。截至目前,扶貧832平臺已上架產品38個,實現銷售額647萬元。
4、防貧機制進一步健全完善。先后制發了《縣貧監測和幫扶工作實施細則》等一些列文件,進一步明確了幫扶任務、救助人群、識別標準、預警途徑、救助措施、責任落實等,確保救助幫扶工作有章可循,確保不發生返貧致貧現象。按照國家和省監測標準,現監測防貧對象1172戶2518人。截止2020年12月1日,我縣采取防貧保險等15項救助措施,共救助監測對象5220次,救助14175人次,救助資金402.92萬元。目前,通過采取政策性救助、就業產業救助、社會救助和防貧險救助等四大類、40余項救助措施,所有監測對象實現了幫扶措施全覆蓋。
(三)牽頭引領,合力攻堅,確保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
全面落實黨中央、省、市、縣各項脫貧攻堅重大政策、“兩不愁三保障”政策,貧困人口參合率、重特大疾病救助覆蓋率、建檔立卡貧困學生享受教育救助率、住房安全率、安全飲用水率均達到100%。
1、落實落細產業就業扶持政策。結合實際,突出“產業、就業”兩項重點,強化科技扶貧支撐,持續深化“2+1”幫扶力度。產業扶貧上,鞏固現有扶貧產業,貧困戶產業扶貧項目三重覆蓋率實現100%。認定省級扶貧龍頭企業3家,帶動貧困人口6653人;認定特色產業樣板村13個,創建扶貧產業園7個;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205家,覆蓋貧困村87個,貧困戶5567戶。村均培育優勢特色產業3個,貧困地區“一鄉一業、一村一品”格局基本形成,扶貧產業質量極大提升。就業扶貧上,2020年,全縣幫扶勞動年齡內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4200人,開展農業實用技術技能培訓997人。2020年應對疫情影響開發臨時性公益性崗位安置923人。共為7249名建檔立卡貧困參保人員和3331名低保、特困人員代繳養老保險費105.8萬元,代繳率達100%;為27家企業發放穩崗補貼74.56萬元,全面落實了社會保險費“減緩免”政策。科技扶貧上,完成9個鄉(鎮、區)科技服務站掛牌,培育省級農業科技小巨人企業3家,省級星創天地1家,省科技型中小企業175家,市級農業科技企業研發中心6家;引進科技扶貧服務團隊6家,引進京津科技服務團隊5家,創建創新創業平臺5個,舉辦不同形式的科技培訓活動89次,引進示范新技術新成果102項。今年以來,深入推進科技特派員制度,特派員深入企業和農村進行技術培訓13200人,其中培訓建檔立卡戶2120人;開展電子商務培訓72場,累積培訓人次12000余人;完成星創天地審報3家,完成農業科技小巨人申報3家,轉化科技成果137項。
2、落實落細教育扶貧。全面抓好控輟保學工作。創新完善學習方式,采取隨班就讀、特殊教育、送教上門、“一對一”學習幫扶等方式,保障適齡殘疾兒童、厭學輟學學生接受義務教育。全面推進營養改善計劃,投資1920萬元,涉及農村中小學112所,惠及學生24000人。全縣義務教育階段沒有學生因貧輟學。
3、落實落細健康扶貧。積極推進鄉村一體化管理,目前,全縣8個鄉鎮均設立衛生院,213個村均設立衛生室配備村醫,并納入一體化管理。落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共簽約貧困人口5567戶、13515人,實現建檔立卡戶全覆蓋。大病集中救治開展情況,已將大病集中救治病種范圍擴大到30種。落實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醫保待遇,所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政府財政全額資助參保,參保率100%。落實“三重保障一站式”結算,2020年1至9月,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住院“三重保障”一站式報銷1972人次,基本醫療保險報銷1122.57萬元,大病保險報銷171.29萬元,醫療救助報銷72.56萬元,實現了省內定點醫療機構住院一個窗口辦事、一張單據結算。慢性病報銷25095人次,基本醫保報銷56.19萬元,大病保險報銷80.81萬元,醫療救助報銷9.9萬元;門診統籌報銷7007人次30.55萬元。
4、落實落細住房安全。制定了《縣2020年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鞏固提升實施方案》,完善動態管理機制,持續開展大排查、“回頭看”,堅持隨排查、隨申報、隨納入,對新發現的住房安全問題,及時納入臺賬管理,盡早采取措施,夯實精準防貧基礎。同時,開展建檔立卡貧困戶手機APP核驗工作,協同鄉(鎮、區)逐村逐戶對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保障信息進行現場錄入,確保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保障情況與實際情況一致。2016年以來,全縣共改造農村危房1707戶(包含建檔立卡貧困戶661戶),其中新建1364戶,修繕343戶,確保了貧困戶住房安全。
5、落實落細兜底保障。貧困人口養老保險參保政府全額補貼,參保率100%。截至10月底,全縣共有農村低保8575戶12727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5004人),發放低保資金3784.1萬元;特困供養人數1051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753人),發放特困人員供養金549.5萬元;臨時生活困難救助459人次(其中建檔立卡人口44人次),發放臨時救助款80.44萬元;殘疾人兩項補貼,殘疾人生活補貼4369人、護理補貼5342人,發放殘疾人兩項補貼資金580.48萬元。創新開展集中供養工作,對建檔立卡貧困戶、邊緣戶和特困對象中失能半失能人員實施集中供養。截至目前,棲霞養護院集中供養140人,徹底解決這些家庭一人有病、全家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的難題。
- 上一篇:特色小鎮建設專題報告
- 下一篇:戲劇教育的基本理念及運用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