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構建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的意見

時間:2022-03-03 04:50:00

導語:市構建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的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構建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的意見

黨的十七大指出,要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適應建設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新任務新要求,市第三次黨代會提出大力實施“固本強基”戰略,積極構建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為扎實推進構建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工作,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構建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的重要意義

(一)構建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黨的十七大提出,要使黨的工作和黨的建設更加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構建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目的在于通過統籌兼顧、整合資源,突出重點、分類指導,形成合力、整體推進,把城鄉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統籌起來,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這是黨的建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

(二)構建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是適應工業化、城鎮化的客觀要求。當前,我市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對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帶來新課題新挑戰。構建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就是要及時改革調整黨組織功能、黨組織設置、黨的活動方式和黨員教育管理等,使黨的建設更好地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

(三)構建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是建設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必然要求。黨的建設適應和服務城鄉統籌發展,是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的應有之義。構建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既是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順利推進改革試驗的根本保證。

(四)構建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是解決我市基層黨建工作中存在突出問題的迫切要求。與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相比,我市基層黨建工作還存在一些不適應、不符合的問題,特別是城鄉黨建融合度不夠高,由此帶來“兩新”組織黨建工作難、流動黨員教育管理難、農村發展黨員難等諸多問題。構建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就是要通過創新體制機制,切實解決基層黨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不斷提高全市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整體水平。

二、科學把握構建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的總體思路、主要原則和目標要求

(五)總體思路。圍繞建設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以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為主線,以抓好農民工黨員教育管理服務為突破口,著力推進城鄉黨建觀念、資源、工作“三個統籌”,打破城鄉區域界限,推進城鄉互動、區域聯動,建立健全城鄉基層黨組織設置、基層干部人才互動、黨員動態管理、黨員聯系服務群眾、黨內激勵關懷幫扶、基層組織互幫互助“六大體系”,形成城鄉組織共建、黨員共管、資源共享的局面,實現城鄉基層黨建優勢互補、相互融合、協調發展。

(六)主要原則。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緊扣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和城鄉統籌發展來謀劃、部署和推進構建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工作,用改革發展、改善民生的效果來檢驗基層黨建工作的成效。

堅持統籌兼顧、城鄉互動。在統籌上著力,以觀念統籌為前提,以資源統籌為重點,以工作統籌為保證,推動城鄉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互促共進。

堅持開拓創新、大膽實踐。破除黨建工作方面不適應城鄉統籌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充分尊重和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創造活力,大力探索創新,推動基層黨建工作不斷向前發展。

堅持試點示范、重點突破。針對熱點難點問題,堅持試點先行、著力攻堅,在成功破題基礎上總結經驗,積極推廣,全面推進。

(七)目標要求。力爭到2012年基本形成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主要達到以下目標要求:

城鄉黨建工作有機融合。城鄉共建的組織體系基本形成,城鄉黨建資源有效整合,城鄉黨員實行一體化動態管理,黨建工作城鄉互促機制不斷健全,城鄉黨建協調發展。

城鄉組織建設全面加強。城鄉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不斷增強,黨員隊伍結構優化,黨的先進性進一步鞏固發展。

推動城鄉統籌加快發展。基層黨組織領導和服務城鄉統籌的功能明顯增強,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充分發揮,保障“314”總體部署全面落實,推動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順利實施。

三、牢固樹立與構建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相適應的思想觀念

(八)樹立農村黨建與城市黨建協調發展的整體觀。各級黨組織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增強城鄉統籌意識,轉變城鄉二元思維模式,把城鄉黨建工作作為一個整體來對待,做到思路謀劃城鄉“一盤棋”,制度設計城鄉“兩相益”,工作推進城鄉“兩手抓”,努力實現城鄉黨建整體推進、協調發展。

(九)樹立城鄉黨員都是黨內生活主體的平等觀。各級黨組織要切實尊重黨員主體地位,樹立城鄉黨員都是黨內生活主體的平等觀,消除黨員在身份、地位、心理等方面的“城鄉差別”,克服對農村黨員的偏見。城市黨組織要把農民工黨員納入管理服務范圍,一視同仁保障城鄉黨員權利。教育城市黨員切實尊重、平等對待農村黨員,引導農民工黨員增強自信、自強意識,主動融入城市黨組織和城市生活。

(十)樹立與時俱進抓好城鄉基層黨建工作的創新觀。各級黨組織要在繼承傳統黨建工作有效做法、經驗的基礎上,對一些不適應、不符合城鄉統籌發展的思路、模式和做法進行改革,豐富內容,改進方式,創新機制,使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富于創造性。

(十一)樹立以構建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來推動城鄉統籌發展的服務觀。各級黨組織要把基層黨建融入城鄉統籌發展的全過程,圍繞城鄉統籌發展搭建黨組織班子,配置干部、人才,培養黨員隊伍,開展黨的工作,把黨的組織資源轉化為發展資源、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組織活力轉化為發展活力。

四、積極探索構建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的有效途徑

(十二)建立城鄉共建的組織設置體系。在現有按地域、單位為主設置黨組織的基礎上,創新黨的組織設置模式,推動基層黨組織動態延伸和全方位覆蓋。完善在城鄉新經濟社會組織、產業鏈、專業協會、集貿市場和社區樓宇、重大項目和產業園區建立黨組織的模式,推行村與村、村與企業、村與社區、村(社區)與園區等聯建黨組織,在農民工黨員相對集中的地方和建筑、商貿、餐飲等行業采取單建、聯建、掛靠等形式建立黨組織,探索建立城鄉聯合型黨組織,構建與城鄉統籌發展相適應的基層組織體系。

(十三)建立城鄉互動的基層干部人才工作體系。改革完善體現科學發展觀要求的選人用人機制,推行公推直選,選好配強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定期從上級機關選派優秀年輕干部到鄉鎮(街道)、村(社區)任職、掛職或擔任黨建工作指導員,鼓勵區縣(自治縣)部門、鄉鎮(街道)實改非干部離職帶薪到村任職,改善農村基層干部隊伍結構。動員、組織市級機關、國有大中型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優秀干部和人才到區縣(自治縣)工作,選派區縣(自治縣)、農村基層干部分別到市級機關、城鎮掛職鍛煉。選拔優秀鄉鎮黨政正職到市級部門擔任內設機構領導職務,加大從優秀村(社區)干部中定向招錄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選拔鄉鎮(街道)領導干部的力度。實施“農村鄉鎮基層人才隊伍建設計劃”和“大學生村干部計劃”,完善政策措施,積極引導大學畢業生到鄉鎮和村工作。

(十四)建立城鄉一體的黨員動態管理體系。按照屬地為主、原籍為輔、雙邊互動、共同負責的原則,完善流動黨員雙重管理辦法,實現從單向被動管理向雙向互動管理轉變。建立組織部門與有關部門的協調聯動機制,完善流動黨員信息采集,建立重慶市流動黨員信息庫,實現由追蹤式管理向網絡化管理轉變。拓展黨組織服務功能,健全流動黨員服務體系,加強對流動黨員的服務,實現由單純注重管起來轉變為把管理寓于服務之中。認真制定農民工黨員黨費交納標準,研究制定在用工、培訓、任職、薪酬和參加活動等方面維護農民工黨員權益的政策措施,組織農民工黨員參與社區管理和服務,引導農民工黨員返鄉創業,努力建設“農民工黨員管理服務示范區”。探索在農民工中發展黨員工作,改善和優化黨員隊伍結構。

(十五)建立城鄉覆蓋的黨員聯系服務群眾工作體系。把做好群眾工作作為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開展創建服務型基層黨組織活動,在城市社區和農村基層建立黨員服務中心(站)、村(居)民事務中心(點)等,創新黨員聯系、服務群眾的途徑和方式。深化和拓展黨員責任區、黨員承諾、設崗定責、結對幫扶、黨員義工、紅巖黨員志愿者服務等活動,落實黨員領導干部聯系基層、接待群眾等制度,切實幫助群眾解決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城鄉黨組織要積極組織協調有關方面為農民工提供就業、社保、住房、培訓、醫療、子女教育和權益維護等服務,組織開展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空巢老人”活動,幫助農民工排憂解難。完善黨員考評辦法,把黨員聯系和服務群眾的情況納入民主評議黨員、黨性分析評議和考核評優的重要內容。

(十六)建立城鄉共享的黨內激勵關懷幫扶體系。創新黨內激勵機制,發現典型、宣傳典型,定期開展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優秀共產黨員表彰活動。參照農民工黨員占黨員總數的比例,分配農民工黨員評先選優名額,把農民工黨員納入流入地評先選優范圍,按照一定比例在農民工黨員中推薦黨代表、在農民工中推選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組織農民工黨員和農民工自愿在務工地參加選舉。完善黨內互助幫扶資金籌集、管理、使用辦法,深化黨內幫扶,探索設立黨內幫扶熱線,拓展黨內送溫暖活動,做好關心愛護鄉鎮干部和村、社區干部工作,增強黨組織的吸引力。

(十七)建立城鄉合作的基層黨組織互幫互助體系。調整黨建工作重心,更加關注邊遠貧困地區和農村基層的黨建工作,在經費、人才、政策支持等方面適當傾斜。積極探索在黨建工作中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實現形式和城鄉黨建互幫互助機制,統籌配置黨建資源要素,推動城鄉黨建資源雙向流動,特別是引導城市黨建資源向農村流動。在黨建工作經費、黨務人才等方面,城市支持農村;在活動陣地、教育培訓設施等方面,城鄉整合利用;在經驗、信息等方面,城鄉互學共享,充分發揮城鄉黨建資源的整體效益。推行機關、企事業單位、“兩新”組織、社區黨組織與農村黨組織“結對”共建,聯合開展主題實踐活動,搭建城鄉交流的橋梁。大力實施黨建信息化工程,開展“網絡黨建”和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以信息化促進城鄉黨建聯動發展。

五、切實加強對構建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工作的組織領導

(十八)健全基層黨建工作領導管理制度。各級黨委(黨組)要把構建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作為抓黨建工作“主業”的重要內容,切實加強領導。健全黨建工作制度,區縣(自治縣)黨委每半年召開一次黨建工作形勢分析會,市委組織部每年召開一次構建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工作推進會,落實黨員領導干部業務和黨建工作“一崗雙責”、黨建工作聯系點等制度,及時研究解決構建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工作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加大基層黨建工作投入力度,切實解決基層組織經費保障和活動場所等問題。

(十九)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強化市委各系統黨工委(黨委)職能,明確在構建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工作中的職責、任務,建立協調聯動、情況報告、督查評價等制度,充分發揮其抓好黨建工作的重要作用。市委各部委、市級國家機關各部門黨組(黨委)要立足職能,整合資源,在項目、資金、人才等方面主動為構建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提供支持。各群團組織要積極推進黨建與工建、團建和婦建聯動。動員和鼓勵各類經濟、社會組織大力支持黨的建設。組織力量開展構建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理論和實踐研究。

(二十)結合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協同推進構建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工作。全市各級黨組織要把構建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作為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的重要內容,在制定規劃、部署工作、配置資源、設計制度時,把構建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納入其中。開展創建“城鄉統籌基層黨建示范區”試點的區縣(自治縣)要結合實際,突出重點和特色,大膽探索創新,及時總結帶有規律性、示范性的經驗。

(二十一)加強督促檢查和考核評價。各級黨委(黨組)要采取巡查、隨機抽查、明察暗訪等形式,加強對構建城鄉統籌基層黨建新格局工作的督促檢查。建立區縣(自治縣)黨委和部門黨組(黨委)落實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情況定期向市委報告制度。研究制定黨建工作考核評價辦法,把基層黨建工作作為考核的主要內容,考評結果納入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年度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