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人民政府關于促進民辦教育發展的意見
時間:2022-03-28 10:37:00
導語:縣人民政府關于促進民辦教育發展的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政府各部門:
為進一步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加快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促進民辦教育事業健康有序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現結合我縣實際,提出如下意見:
一、統一思想認識,引導民辦教育快速發展
(一)民辦教育是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公益事業,與公辦教育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大力發展民辦教育,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是經濟社會體制改革和所有制結構調整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教育改革,創新教育體制,拓寬教育投入渠道,增強教育發展活力,促進全縣教育事業快速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
(二)堅持“積極鼓勵,大力支持,正確引導,依法管理”辦學方針。堅持依法管理與自主辦學相統一,堅持提高辦學質量與突出辦學特色相統一,堅持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到2010年,全縣學前教育以民辦為主,高中階段教育民辦學校在校生比例達到20%以上,職業教育民辦學校在校生比例達到30%以上,全縣基本形成“以政府辦學為主導,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共同發展”的辦學新格局。
(三)鼓勵社會力量以各種形式舉辦民辦教育。只要符合國家法律法規,有利于增加教育投入,有利于擴大教育規模,有利于提高教育質量,有利于滿足社會教育需求的各種民辦教育形式均可進行探索和嘗試。鼓勵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它社會組織及個人依法以獨資、合資、合作、股份制等形式舉辦學前教育、高中階段教育、職業技術教育、成人教育。鼓勵境外人士和教育機構來我縣依法開展合作辦學。
二、強化工作措施,扶持民辦教育快速發展
(四)民辦學校校舍用地及建設,納入城鄉建設規劃,按照公益事業用地及建設的有關規定給予優惠,與公辦學校享受同等待遇。教育用地不得用于其他用途。各有關部門對民辦學校的建設立項、規劃等手續應及時辦理。
(五)按生均培養成本確定收費標準。對接受學歷教育的受教育者收取費用的,項目和標準由學校制定,報有關部門批準并公示;對其他受教育者收取費用的,項目和標準由學校制定,報有關部門備案,并向社會公示后實施,但不得擅自改變和提高收費項目和標準。民辦學校要建立規范的會計機構和經費管理制度,所收經費按所有權、使用權不變的原則,接受財政和教育主管部門監管。承擔義務教育的民辦學校,可根據接受義務教育學生的數量和公辦學校的生均公用經費標準給予經費補助。
(六)支持多渠道籌集辦學資金。民辦學校可以開辦校辦產業,開展勤工儉學,接受社會捐贈,實行股份制,申報國家教育投資項目等多種渠道籌措辦學資金。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平調民辦學校取得的合法收入。嚴禁對民辦學校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嚴禁侵占民辦學校合法的財產和教學場所,嚴禁強行要求民辦學校參加評比、競賽、研討等活動。
(七)允許投資者取得合理回報。政府的投入所形成的財產屬國家所有,由民辦學校依法管理和使用,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占。民辦學校投資者可以在辦學經費結余中取得合理回報。
(八)設立民辦教育發展基金,用于資助民辦學校發展,獎勵和表彰對民辦教育事業有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對通過教育督導評估驗收被評定為州、省、國家級示范學校的民辦中小學校,縣政府分別一次性給予10萬元、20萬元、50萬元的獎勵。
(九)委派公辦教師到規模大的民辦學校支教。對在校生為500至1000人的縣級民辦示范學校,可以委派1名副校長協助舉辦者辦學。對在校生規模達到1000人以上的州級民辦示范學校,可以委派1名副校長,并按照在校生1%-1.5%的比例委派公辦教師到該校支教。支教期間,財政供養不變、編制保留在原單位不變,津補貼由民辦學校發放,年度考核、評優表模、工資晉級、職稱評聘由編制所在單位負責落實。支教時間每3年一個周期,期滿后可繼續支教或回原單位工作。
(十)民辦學校可面向社會自主招聘教師。鼓勵民辦學校自主招聘身體健康、業務過硬、具有教師資格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及其他非在職人員到校任教,其專業技術職務評聘、表彰獎勵、業務培訓、教研及其他社會活動等方面與公辦教師享受同等待遇。民辦學校應與聘任的教職工簽訂聘用合同或勞動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必須依法保障教職工的工資和福利待遇,按照有關政策規定辦理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險,并按時繳納保險金。
(十一)民辦學校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統一管理下實行自主招生。在國家、省、州、縣招生政策指導下,民辦學校可自主確定招生范圍、錄取分數。民辦學校的招生簡章和廣告,應當報審批機關備案。
(十二)對民辦學校實行掛牌保護。要堅決依法保護民辦學校和舉辦者及其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干擾民辦學校的正常工作,不準違法查封、凍結民辦學校的財產和帳戶,不得侵犯其合法權益。政府有關部門要及時查處擾亂民辦學校治安秩序、破壞校園校舍、危害師生人身安全等違法行為。
三、加強對民辦教育的領導和服務,推動民辦教育發展
(十三)加大對民辦教育的領導力度。要將民辦教育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按照“分級管理,屬地為主”的原則,切實加強對民辦教育管理工作的領導。
(十四)進一步加強民辦學校管理。民辦學校及培訓機構的審批按國家規定進行。堅持辦學許可證制度和評估制度。辦學許可證是民辦學校合法辦學的憑證,不得出借、出租、轉讓,非經法定程序,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收繳、扣壓或吊銷。實行辦學風險保證金制度,提高化解民辦教育風險的能力,風險金額度按省定下限執行。加強督導評估工作,縣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要把民辦學校納入教育督導評估范疇,對民辦學校的辦學方向、辦學條件、校務管理、教育教學、安全管理和財產財務等工作進行督導評估定級并向社會公布結果,實行動態管理。按照“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各審批機關每年年底要對民辦學校進行一次全面的年度檢查,年檢結果要向社會公告。
(十五)進一步改善服務和管理環境,努力營造民辦教育發展的良好氛圍。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干預民辦學校的合法教育活動和正常教育秩序。縣人民政府每年召開一至二次專題會,聽取各部門支持民辦教育工作的情況報告,研究解決民辦教育發展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