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做好培養選拔黨外干部工作的意見

時間:2022-07-09 11:42:00

導語:進一步做好培養選拔黨外干部工作的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進一步做好培養選拔黨外干部工作的意見

各縣區委組織部、統戰部,開發區黨工委,市委各部委,市政府各部門黨組、黨委,各直屬事業單位、人民團體黨組、黨委,各高等院校、市屬各大企業黨委組織部:

為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全省培養選拔黨外干部工作座談會議精神,進一步做好我市新形勢下培養選拔黨外干部工作,建設高素質的黨外干部隊伍,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新形勢下培養選拔黨外干部工作的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著眼于堅持和完善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堅持干部隊伍“四化”方針和德才兼備原則,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堅持科學人才觀,抓住源頭、打好基礎、完善機制、推進選拔,努力建設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代表性強、與黨密切合作的黨外干部隊伍,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全面建設市強民富、碧水綠蔭的黃河三角洲生態園林型現代濱州服務。

二、培養選拔黨外干部工作的目標任務

培養選拔黨外干部是我們黨長期堅持的基本政策,也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體現。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市各級培養選拔黨外干部工作的主要目標任務是:

縣區人大、政府、政協領導班子都要配備黨外干部,其中人大領導班子中至少要有1名黨外干部,政府領導班子中要有1名黨外干部,政協領導班子副職中黨外干部應多于黨員干部人數;人大工作委員會、政協專門委員會副主任中黨外人士應占適當比例。

市政府工作部門領導班子中配備黨外干部的比例要不低于20%。縣區政府工作部門領導班子中黨外干部的配備比例,要在現有基礎上有較大提高。重點在行政執法監督、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聯系知識分子和專業技術性強的政府工作部門,如教育、科技、文化、衛生、計劃生育、監察、審計、司法等部門領導班子中配備黨外干部。

法院、檢察院領導班子,要配備黨外干部。注意在人民團體領導班子中配備黨外干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領導班子中,一般應配備黨外干部。聘請黨外人士擔任特邀檢察員、陪審員、監察員、審計員、教育督學或督導員。

縣區人大、政府、政協領導班子沒有按規定配齊黨外干部的,要在今明兩年內配上;按規定應配備黨外干部的政府部門和司法機關,力爭在本屆任期內配上。需要配備而沒有配上黨外干部的,在領導班子出現缺額時優先配備黨外干部。

三、完善培養選拔黨外領導干部的工作措施

完善黨外干部選拔任用機制,是做好培養選拔黨外干部工作的重要保證。要緊緊圍繞全市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貼近各級領導班子建設實際,堅持標準,完善機制,改進方法,推動黨外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不斷取得新的進展。

(一)正確把握選配黨外干部的標準條件。選拔黨外領導干部,必須堅持干部隊伍“四化”方針和德才兼備原則。要把好政治關,將堅定不移地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覺堅持和完善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作為首要條件。在堅持政治標準的前提下,注重選拔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想干事、會干事、干成事、不誤事、不壞事、不出事,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黨外干部;注重選拔在各個領域、各條戰線既有業務專長和代表性,又有較強參政議政、組織領導能力的黨外干部,充分發揮他們在民主政治建設中的作用。選拔任用黨外干部,既要遵循干部工作的一般要求,參照執行《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又要充分考慮貫徹黨的統戰政策的需要和黨外干部工作的特殊性,做到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要客觀、公正、全面地評價和看待黨外干部,看主流,看大節,看發展潛力。選拔任用黨外干部既要堅持標準條件,防止為達到結構和數量要求而降低標準,又要破除論資排輩、求全責備的陳舊觀念,做到不拘一格、大膽選拔。

(二)不斷拓寬黨外干部選拔任用渠道。要擴大民主,放開視野,拓寬渠道,廣納群賢,在更大范圍內發現、選拔、使用黨外干部。一是在繼續做好黨委組織、統戰部門推薦黨外干部工作的同時,進一步發揮各派、工商聯和人民團體推薦黨外領導干部人選的作用。二是在做好從黨外人士比較集中的科教文衛系統特別是高等院校選拔黨外干部的同時,注重從派領導成員及工作骨干、無黨派代表人士和人民團體、科研院所、企業中選拔黨外干部。三是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人才資源分布和結構的新變化,逐步消除區域、部門、行業、身份、所有制等限制,積極探索從新的社會階層和留學歸國人員中選拔優秀黨外人才,把更多的優秀黨外干部選拔到各級領導班子中來,不斷優化黨外干部隊伍結構,提高領導班子整體功能。

(三)探索完善黨外干部選拔任用方式。一是積極創造條件,為黨外干部成長鋪設必要臺階。黨外干部的成長要遵循干部成長的一般規律,通過加強黨外干部任用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建設,做到逐級提拔。要充分發揮政治安排與實職安排的不同作用,把兩者有機結合起來,為黨外干部積累經驗、增長才干、提高群眾認可度提供更多的機會和渠道。二是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選好配齊黨外干部。要重點加強政府工作部門和司法機關黨外干部安排這一薄弱環節,以今年領導班子屆中調整為契機,早考慮、早部署、早安排。要有計劃、有目的地拿出重要崗位安排黨外干部,對特別優秀、有培養前途的,可根據工作需要選拔擔任部門或單位行政正職。三是探索建立適合黨外干部實際情況的競爭機制。要認真總結公開選拔、競爭上崗選拔任用黨外干部的經驗,不斷加以完善和規范,逐步形成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黨外干部選拔任用機制,促使更多的優秀黨外干部脫穎而出。市委決定,今年適當時機,公開選拔一批黨外干部。四是堅持嚴格審批、優先選拔制度。在人大、政府、政協領導班子換屆和調整時,凡應安排黨外干部而沒有安排的,不予審批;當地沒有合適人選的,由上級黨委推薦、選派;一時沒有人選的,要留出空位,及時補充。為使黨外干部能夠勝任新的工作和順利當選,可提前放到適當的領導崗位上鍛煉。變動黨外領導干部職務,應同時提出遞補人選。

(四)重視和加強黨外后備干部隊伍建設。按照《黨政領導班子后備干部工作規定》要求,把黨外后備干部納入黨政領導后備干部隊伍建設的總體規劃,統盤考慮,同步實施。要以縣級黨外后備干部的培養選拔為重點,抓緊建立一支素質優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的黨外后備干部隊伍。要根據領導班子換屆工作實際,結合縣級后備干部集中調整充實工作,建立縣級黨外后備干部名單。要結合支持派加強自身建設,及時發現派、無黨派人士中新產生的代表人物和領導骨干。對在公開選拔、競爭上崗中發現的符合條件、暫時不能提拔使用的優秀黨外干部,按規定程序及時列入相應后備干部名單。要明確培養目標,落實培養措施,全面提高黨外后備干部素質。要重點做好條件比較成熟、近期可提拔使用的黨外后備干部的培養工作,堅持備用結合、動態管理,努力形成合理的結構和年齡梯次,保證黨同黨外人士合作共事的連續性、穩定性。今后,黨外領導干部一般應從黨外后備干部中選拔。

要有意識地把一些優秀人才留在黨外發揮作用。根據工作需要,注意保留部分優秀人才在黨外工作,對縣級以上黨外干部和列入縣級黨外后備干部的,適當控制加入中國共產黨。

(五)著力提高黨外干部整體素質。針對黨外干部實際,要有針對性地制定培養計劃,加強教育培養。要把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頭腦作為首要任務,認真組織黨外干部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學習黨的統一戰線理論方針政策,學習多黨合作的光榮歷史和優良傳統。要加強以履行崗位職責為目標的知識更新和相關能力的培訓,認真組織黨外干部學習市場經濟、依法行政、領導科學等方面的知識,努力提高黨外干部的綜合素質和政治把握能力、參政議政能力、組織領導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要拓寬培訓渠道,積極選調黨外干部到各級黨校、社會主義學院進行培訓。今年起,力爭用三年時間,把全市科級以上黨外干部全部輪訓一遍。今年下半年,在市委黨校(市社會主義學院)舉辦一期黨外青年后備干部培訓班,為建立一支素質優良、年富力強的青年后備干部隊伍打下堅實基礎。要堅持理論培訓與實踐鍛煉相結合,注重黨外干部的實踐鍛煉,增強他們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要組織黨外干部到上級機關或經濟相對發達地區掛職鍛煉,開闊視野,更新觀念,增強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對基本素質好、有發展潛力的黨外干部,要及早進行交流任職或輪崗,使他們在不同崗位上得到全方位鍛煉,豐富和積累領導經驗。

四、加強對培養選拔黨外干部工作的領導

培養選拔黨外干部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很強,關系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各縣區和市直各單位要進一步把思想統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要求上來,增強大局觀念和責任意識,切實加強對培養選拔黨外干部工作的領導,主要領導要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保證各項目標任務和措施要求落到實處。要經常聽取職能部門的有關工作匯報,加強分類指導,對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辦法與措施。要科學制定和完善培養選拔黨外干部工作規劃,納入干部隊伍建設和人才工作的總體規劃,做到在目標上有機銜接,在政策上統籌考慮,在責任上同步落實,在工作上協調推進。

在黨委統一領導下,組織、統戰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各有關部門要大力支持,積極參與,共同做好培養選拔黨外干部工作。要建立健全組織部門和統戰部門培養選拔黨外干部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定期溝通情況,交換意見,互相支持,形成整體合力。

各縣區和市直各單位,要按照以上要求,抓緊研究和制定本縣區、本單位培養選拔黨外干部工作規劃,6月底前分別報市委組織部和市委統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