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區通村公路建設意見

時間:2022-08-26 04:41:00

導語:全區通村公路建設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區通村公路建設意見

為了加快我區通村公路建設步伐,切實改善農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根據省交通廳《關于加快通村油路(水泥路)建設的公告》和《咸陽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全市農村公路建設的意見》精神,結合我區實際,現就加快我區通村公路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提高通村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務保障水平為重點,以通村公路建設、養護、管理統籌發展為主線,堅持因地制宜、節約土地、利用舊路、保護環境、安全實用的原則,采取政府推動、政策調動、群眾發動、輿論鼓動的辦法,大力推進通村公路建設,為我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安全、便捷、經濟、舒適的公路交通服務。

二、建設目標和技術標準

(一)建設目標:經過三年的努力,將全區所有行政村、自然村的通村路全部建成油路或水泥路。2006年完成通村公路建設80-100公里。

(二)技術標準:

1、路基及路面基層路基寬度為4.5—6米。路面基層填料一般為灰土碎石或二灰碎石,壓實厚度必須為18CM(油路)或15CM(水泥路)以上,且石料要求強度好、灰土(二灰)碎石配合比合適、拌和均勻。

2、路面路面寬度為3.5—4米。油路厚度不少于3CM;水泥路厚度不少于18CM。油路面層施工必須采用機械鋪筑,以確保路面平整度;水泥路面層混合料必須采用攪拌機進行拌合,鋪筑振搗均勻后收面,待凝固后,用草簾覆蓋灑水養護,28天后開放交通。

3、水溝新建道路路面高于兩側40CM的可不設水溝(過村莊段除外),其余必須設水溝。排水溝應根據排水去向,確定溝底標高。橫向排水必須埋設管涵。

三、建設方法和程序

(一)建設方法:實行“農民群眾打底子、交通部門鋪面子”的辦法,即由各鎮和有關街道辦事處統一指揮協調,各村民委員會組織動員群眾投工投勞完成路基工程;由區交通局負責鋪筑路面。

(二)建設程序

1、科學規劃,合理安排。各鎮和有關街道辦事處要根據全區的總體目標任務,結合各自實際,本著實事求是、科學規劃的原則,提出切實可行的通村公路年度實施計劃,并報送區交通局審批。

2、確定項目業主。在通村公路建設進程中,投資30萬元以下的項目由村委會組織實施,30萬元以上的項目由鎮辦組織實施,并分別承擔項目業主責任,接受區交通部門的指導和監督。

3、項目設計審批。通村公路項目,可進行簡易設計(包括路線縱斷面圖、路面結構圖和構造物結構圖),由村上申請,鎮(辦)初審,上報區交通局審批,并報市交通主管部門核備后實施。

4、路基工程施工。具備招標條件的通村公路項目,可采取公開招標或邀請招標方式確定施工單位。對以群眾投工投勞為主的工程項目,可不進行招標。項目業主和施工單位必須簽訂施工合同,依據合同實施管理。

5、路面鋪筑。通村公路路基工程完工后,由區交通局組織驗收,并報市交通主管部門核查。驗收合格后,開始鋪筑路面。技術標準和工程質量達不到要求的必須進行返工,并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四、疏通資金籌措渠道

各鎮、有關街道辦事處和村組是實施通村公路建設路基工程的主體,建設資金主要以鎮辦、村組自籌為主。各鎮、有關街道辦事處和村組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搶抓機遇,多方籌資,確保路基工程順利進行。

(一)資金補助:凡列入通村公路年度建設計劃的項目,按照“據實補助、先干后補”的辦法進行。通村路路面部分,由區交通局爭取省交通部門每公里油路補助10萬元、水泥路補助15萬元,市上每公里油(水泥)路補助1.5萬元,區財政每公里油(水泥)路補助2.5萬元,省、市、區補助資金捆綁下達。另外,區財政按每公里5000元的標準,拿出專項資金對通村公路路基部分予以獎勵。

(二)通村公路建設用地原則上由沿線鎮辦自行調劑解決,并無償解決工程所需的取土、取水問題。供電、通信、廣播、電視等桿線遷移或升高由各產權單位負責解決。

(三)落實農村“一事一議”政策。鼓勵和提倡農民群眾、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各界采取義務勞動、受益單位和個人捐資等形式支援通村公路建設。凡捐款10萬元以上的由區政府頒發獎牌,并在所修路段樹立明顯紀念標志。

(四)由各鎮辦、相關部門積極爭取中、省、市以工代賑資金、扶貧資金、農村綜合開發資金,用于通村公路建設。

五、強化建設管理,確保工程質量

各鎮、有關街道辦事處和區級相關部門單位要牢固樹立“質量重于泰山”的觀念,以對國家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高標準、嚴要求,切實抓好工程質量管理工作。各鎮、有關辦事處要安排專人負責,組織發動群眾認真進行路基施工,確保達到規定的技術標準和質量要求。區交通局要充分發揮職能,積極組織工程技術人員對各鎮辦、村組的路基施工提供技術指導和幫助,并對路基施工質量進行監督和檢查驗收。同時,要注重發揮農民群眾的監督作用,努力將通村公路建成“放心工程”、“滿意工程”。

六、建立健全通村公路養管機制

各鎮、有關街道辦事處和區級相關部門要牢固樹立“建設是發展,管理養護也是發展”的思想,認真貫徹落實《陜西省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辦法》,建立健全區、鎮(辦)、村三級公路養護體系。鎮辦要設交通專干,有條件的要設公路管理機構,行政村要設公路管理員,分別由所在鎮辦、村管理并承擔費用,在業務上受上級交通部門和公路管理機構的指導。

通村公路的養護由鎮辦、村組共同負責,養護經費采取“一事一議”的方式進行籌集。區交通局要對通村公路養護給予技術指導,加強工作協調指導,及時進行檢查、監督、考核和評比,切實履行行業管理職能。

七、加強組織領導確保任務完成

加快通村公路建設,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行動,也是一項系統工程、民心工程。為了切實加強全區通村公路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區委、區政府決定,成立區通村公路建設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全區通村公路的組織、協調等工作。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名單如下: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區交通局,王全中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李密同志兼任辦公室副主任。

各鎮、有關街道辦事處也要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加強對本轄區通村公路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

八、嚴格考核,獎優罰劣

為了確保通村公路建設取得實效,區委、區政府決定,將通村公路建設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考評,逐年對各鎮、有關街道辦事處的通村公路建設工作進行全面考核。對領導重視、資金投入到位、任務完成較好的鎮辦,將予以表彰獎勵,并授予其主要領導“路鎮長”、“路書記”、“路主任”等榮譽稱號。對未完成年度任務的鎮辦,將給予一定的經濟處罰,并對其主要領導在全區范圍內進行通報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