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組織建設水平意見

時間:2022-09-28 03:46:00

導語:基層組織建設水平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層組織建設水平意見

**縣各級黨組織積極適應新形勢的發展要求,圍繞加強黨的建設,創新思路,積極探索,促使基層組織建設整體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一、創新方式,提高黨員干部隊伍素質。在鄉村兩級班子和農村干部隊伍中全面推行了以“任前認標制、任期目標制、實績考核制、任內進退制”為主要內容的“四制”管理,確立了富有時代特征的用人標準,把“核心強、班子強、隊伍強”作為村級黨員干部隊伍建設的主抓手,城郊、仁義、太和等鄉鎮的一批優秀致富能人走上了村干部崗位;對照鄉村干部簽訂的責任狀進行分類考核,把考核與重獎重用重罰掛鉤,采取現場觀摩、經驗介紹、傳媒報道、巡回報告等多種形式宣傳先進典型,增強了基層干部的工作責任心。全縣各組黨組織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利用專題講座、集中學習、遠程教育、**黨建網站、實地觀摩等方式,廣泛深入地進行多層次、全方位的黨員科技培訓2600余次,極大地提高了黨員自富、帶富的能力。

二、創新載體,增強黨建工作的活力。60多個縣直機關單位以“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廣泛開展了“四型”機關創建活動,圍繞提高黨員素質,建設學習型機關;圍繞服務基層,建設服務型機關;圍繞加強組織建設,建設團隊型機關;圍繞促進各項工作,建設創業型機關,有效地增強了機關黨員的服務意識。洋市鎮、浩塘鄉、太和鎮等農村黨組織以規范和完善“支部+協會+基地”模式為重點,大力領辦、創辦各類專業協會,加強在協會中的黨建工作力度,采取抓學習促進黨員素質提高、抓活動增強黨員凝聚力、抓典型促進黨員作用發揮、抓創收促進鄉村經濟快速發展、抓陣地增強黨員責任心等辦法,進一步深化了“雙培雙帶”工程。北關、百花、五云冠等社區黨組織以提高統籌協調能力為重點,大力開展以“社區教育聯抓、同育‘四有’居民,文體活動聯誼、同樹文明風貌,服務設施聯用、同興公益事業,經濟建設聯動、同增社區實力”為主題的“四聯四同”活動,增強了社區黨建工作的影響力和滲透力。銀星公司、**大市場等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以“三聯在幫”爭先創優活動為載體,不斷健全組織,規范運作,拓展了黨的工作覆蓋面。同時,縣委還向歡樂養殖場、聯合錳業、濟草堂等非公有制企業選派了30名黨建特派員,進一步提高了這些領域的黨建工作水平。

三、創新方法,探索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新途徑。鄉村兩級黨組織把在致富帶頭人中發展黨員與村組后備干部的培養結合起來,實行“把三關,抓五環”的鏈條式發展黨員機制,在發展前嚴把培養教育關、發展時嚴把審查考核關、發展后嚴把公示回訪關,并做到在目標上引導、標準上從嚴、培養上強化、程序上慎重、使用上傾斜,保證了發展黨員質量。農村黨組織在繼續規范和完善黨員信譽卡管理制度的基礎上,全面推行了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制度,激發了農村黨員爭做表率的意識。街道社區黨組織積極順應社區黨建發展的新形勢,在北關社區開展了“黨員示范崗”活動,促進社區共駐共建,為加強對黨員全方位的教育管理探索了一條新路子。針對流動黨員日益增多的實際,在全縣各級常組織中設立了流動黨員服務站,健全了制度,明確了責任,確保了每名黨員都能得到黨組織的有效管理和監督。

四、創新機制,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在全縣農村深入開展了“千名黨員下基層,排憂解難促發展”活動,營造了關心農村、關注農業、關愛農民的良好氛圍。在“七一”期間,縣委組織表彰獎勵了60個先進基層黨組織和100名優秀共產黨員,并走訪慰問了一批老黨員、困難黨員,還結合“兩節”期間開展的“送溫暖、獻愛心”活動,發動全社會捐款捐物,有效解決了困難黨員生活難的問題。縣委成立了基層組織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工作內容、程序和各成員部門的工作職責,不定期地深入到鄉鎮、縣直機關、街道社區和非公企業檢查黨建工作,年終進行量化考核,并將考核結果通報,與領導干部個人考核等次掛鉤。同時,為強化工作落實,完善了考評制度,加強了與縣紀委、縣信訪局等部門的協調聯系,并將日常工作落實、文體活動組織、現場觀摩等情況也計入基層組織建設年度考評得分,基層黨組織的工作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