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教育五在農家意見

時間:2022-09-28 04:20:00

導語:遠程教育五在農家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遠程教育五在農家意見

**縣仁義鎮共有6個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站點,資源豐富,優勢明顯。其中鎮站建于**年3月,共投入資金20余萬元,28臺電腦,兩臺空調,天網、互聯網、投影、音響等設備齊全。通過不斷建立健全工作機制,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有效促進了鎮域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僅烤煙一項,鎮財政收入較上年增加220余萬元,農民人平純收入增收300多元。為了促進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今年,仁義鎮充分這一平臺,在全鎮范圍內開展“五在農家”教學活動。

一、富在農家增收入。積極引導農民依靠科技勤勞致富,先富帶后富。教育引導農民樹立市場意識、風險意識,消除小農意識、自滿意識,加快進市場、求發展的步伐。發展烤煙生產、調整種植結構,創辦二、三產業,推進農村城鎮化,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實現共同富裕。

二、德在農家樹文明。教育農民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引導他們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創造文明、享受文明。結合農村特點,利用農閑積極開展豐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娛體育活動,大力開展“群眾文化藝術節”,認真評選“十佳孝子”、“十佳媳婦”、“十佳公婆”、“十佳大夫”等創建活動,引導群眾破除迷信思想,移風易俗,倡導健康積極的生活方式。

三、美在農家展新貌。使人與社會自然和諧,引導農民追求心靈美和環境美。進一步完善村組建設規劃,完善煙水配套功能。大力興辦集體公益事業,著力抓好水、廁、路的“三改”工作,徹底改變柴草亂垛、糞土亂堆、垃圾亂倒、污水亂潑、畜禽亂跑等“五亂”現象,房前屋后栽花種樹,美化、綠化環境,共建和諧、文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四、穩在農家促安寧。引導農民營造農村政治穩定、社會安定的良好氛圍。開展法律進村宣講活動,引導農民參與公共事務,參與民主決策,發揮群眾的自治作用,推進基層依法行政。建立治安聯防隊伍,打擊違法違紀行為,村民無聚眾賭博、信奉邪教、計劃外生育、亂砍濫伐等行為,無治安刑事案件發生,形成安定團結祥和的村容村貌。

五、學在農家長智慧。在農村廣泛開展學政策、學科學、學文化、學法律、學技術等“五學”活動,培育學習型農民、學習型家庭。積極引導村民營造家庭學習氛圍,掌握農村政策、實用科技及致富技能,做到戶戶有報刊、家家有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