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務工人員合法權益意見
時間:2022-10-15 03:04:00
導語:外出務工人員合法權益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縣是一個勞務輸出大縣,有大量的農民和下崗職工外出務工經商,勞務輸出和勞務經濟已成為我縣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和農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徑,為了加強對外出務工經商黨員的教育、管理、監督和切實維護對出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縣委組織部實施了以外建黨支部的為載體的“金橋工程”,縣總工會開展了以建立維權中心、保護外出人員權益的維權活動。為使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實現“雙聯共建”,以“金橋工程”為依托,進一步深化外出人員的維權工作,做好他們的堅強后盾,更好地推動勞務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現就“雙聯共建”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實施“雙聯共建”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實施“雙聯共建”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為指導,以外建黨組織為核心,以組建群團組織為基,以發展勞務經濟、推動全縣社會全面進步為目的,支持黨建帶工建、帶團建、帶婦建,各級組織充分發揮作用,共同維護外出人員的合法權益。
基本原則是:黨員流動到哪里就在那里建黨的組織,哪里有職工就在那里建工會的原則,把務工人員作為工人階級新的組成部分納入到工會組織之中,嚴格按照《黨章》和《工會法》及有關文件規定開展工作,做到“組織相聯、共建共管、作用相輔、協同維權”,使“雙聯共建”工作成為有利于黨的組織建設、有利于激活工會工作、有利于勞務經濟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
二、實施“雙聯共建”工作的基本思路及方法步聚
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突出維權,注重實效”的基本思想,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總結,具體方法及內容是:
1、建立組織。建立組織,實現黨組織與工會組織的有機融合,是實施“雙聯共建”的基礎和前提。總的要求是:黨組織的建立與工會組織的建立同步進行。已外建黨支部的城市、行業或企業都要成立工會小組或工會工作委員會,建設一個維權服務中心;外出務工人員比較集中的城市或行業已建立工會組織而沒建立黨組織;在外出務工經商相對集中的城市或區域,沒有建立黨組織和工會組織的,要加大工作力度,采取依托或掛靠等形式,同步建立黨組織和工會組織。
2、加強管理。按照誰建誰管的原則,各鄉鎮負責對外建黨支部的管理,縣總會負責對外建工會組織和維權中心的管理。各鄉鎮黨委要支持配合縣總工會的網絡建設,主動反饋外出人員經商就業地點,積極吸收他們加入工會,合員發展以鄉村吸納為主,外建維權中心發展會員為輔;縣總工會對外建工會組織及發展會員情況要及時與各鄉鎮溝通,并有責任向黨組織推薦表現突出的會員,反民會組織的廣泛性和群眾性與黨組織的先進性、階級性緊密結合起來,共同管理好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引導他們為家鄉建設作出貢獻。
3、發揮作用。外建的各類組織要按照各自《章程》開展工作,發揮好作用。各外建黨支部依照《黨章》做好黨的工作,加強黨員隊伍管理,強化支部班子建設,加強對工會組織的領導和指導,主動與當地黨組織聯系與溝通,爭取輸入地黨組織支持工會依法開展活動,要注重培養工會會員加入黨組織,不斷壯大工會組織中的黨員力量;外建工會組織及維權中心,要自覺接受外建黨支部的領導,按照《工會法》的要求,主動與當地工會組織聯通,使“源頭建會、屬地管理、聯合互動、雙向維權”落在實處。
4、共同維權。用人單位和所在地方工會,是外也務工人員權益維護的第一責任人,外建黨的組織是維護其權益的主體,外建黨組織和工會組織要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及時通報外出人員合法權益受侵害情況,及時協商,分別利用不同的渠道,爭取解決,如遇重大事件,在當地難以解決的,可以分別通過各鄉鎮和縣總工會妥善解決,同心協力,共同維護外出務工經商人員的合法權益。
三、實施“雙聯共建”工作的具體要求
1、加強領導。在外出務工經商人員集中地或企業建立黨的組織和工會組織,實行“雙聯共建”是新時期加強黨的建設、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的有益探索,把農民工視為工人階級的一部分,最大限度地把他們組織到工會中來,使他們受到培訓和教育,依法維護其切實利益,既是工會工作的需要,更是為了擴大和鞏固黨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加強黨對工會工作領導的需要。因此,各級黨組織和工會組織要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加強領導,層層分解任務,形成推進合力,把“雙聯共建”工作作為落實中央“組織起來,切實維權”的有效措施,抓緊抓好,抓出成效。
2、建好班子。做到建立一個黨組織就要相應成立一個工會組織,產生一屆外建黨支部班子,也要相應產生一屆工會班子,要抓住選好配強班子這個關鍵,重點選好班子帶頭人,支部書記或工會組織負責人必須思想素質好,作風正,具有奉獻精神,有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在當地有較高的威信和影響力,并熱心做群眾工作;外建黨組織和工會組織實行交叉任職,原則上外建黨支部書記兼任維權中心主任,支部委員可以任工會班子成員,外建黨支部可以建議和推薦工會組織負責人或班子成員。各鄉鎮、縣總工會要采取切實可行的辦法,加強外建黨組織和工會組織班子建設,要建立相應的教育、管理、監督、獎懲等工作機制,把外建組織真正建設成為能夠帶領和引導外出人員勤勞致富,能夠切切實維護外出人員合法權益,能夠為駐地和家鄉的建設、發展做貢獻的堅強的戰斗堡壘,建成外出務工人員的“娘家”。
3、規范制度。規范外建組織的管理,總體上應達到“六有”,即有活動室:依托外出務工經商成功人士創辦經營的經濟實體建立活動室,使黨組織和工會有活動的陣地;有組織標志:外建組織都應有組織名稱的牌子;有花名冊或登記卡:對黨員和工會會員情況要熟,要逐人登記,掌握動向;有規章制度:黨組織應有黨的生活制度,工會組織應有工會活動、開展維權的相關制度,制度要上墻;有工作計劃:要分年度或分階段制定工作計劃,計劃應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有記錄簿;外建組織要有專用記錄簿,對學習、活動及需要解決或已解決的問題要做好記錄。各鄉鎮和工會組織要經常聽取外建組織的工作匯報,檢查指導工作,加強管理,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 上一篇:建設交通黨工作研究
- 下一篇:社會思想意識經驗交流
精品范文
10外出研學考察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