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黨建實施意見
時間:2022-10-15 04:56:00
導語:社區黨建實施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鎮場黨委、區黨工委,縣委各部委,縣直各黨組、黨委:
為進一步加強全縣社區黨建工作,增強社區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時刻保持黨的先進性,促進三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現就加強社區黨建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黨的先進性建設為根本,進一步強化社區黨的建設,不斷夯實擴大黨的執政基礎,構筑社區黨建工作新格局,切實推進和諧社區建設。
二、工作內容
(一)以加強組織建設為基礎,發揮社區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1、強化班子建設。要選好配強社區“兩委”班子,尤其是社區黨支部書記。要通過公開選拔、競爭上崗等方式,把那些熱愛社區工作、務實清廉、作風扎實、敬業奉獻、群眾公認的黨員選拔到社區黨支部書記崗位上來。要以能力建設為重點,加強社區“兩委”班子思想建設和作風建設,不斷增強執政意識和服務意識。積極推行社區黨支部成員和社區居委會成員交叉任職,社區黨支部書記和社區居委會主任“一肩挑”。
2、抓好隊伍建設。要注重改善社區工作者的隊伍結構,建立一支專兼職相結合的社區工作者隊伍。要進一步完善從機關和企事業單位中選派,從大中專畢業生和復員轉業軍人中選拔,從離退休干部和下崗職工中選聘等辦法,充實社區工作者隊伍。要加大對社區工作者的培養力度,有組織、有計劃地對他們進行教育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和實際能力。
3、規范制度建設。根據社區工作特點,要建立健全《社區黨支部工作細則》、《社區黨員學習教育活動制度》、《社區黨支部民主評議黨員制度》、《社區黨建聯誼會制度》等規章制度。以制度的形式明確社區黨支部的地位、職責、作用,理順社區黨支部與社區居委會、社區成員代表大會、社區議事委員會等組織的關系,從而保證社區黨支部的決策權、協調權和監督權的順暢行使。
4、完善陣地建設。要配備多功能的電腦、電視機、DVD等黨員活動室,建立電教設備管理與使用等相關制度,規范運行,注重實效。要有思想性、政治性和時效性較強的學習活動園地,將支部概況、黨的基本知識、支部活動制度、黨員學習體會等內容上墻,實行動態管理,每年至少更新一次。
(二)以加強黨員教育管理為重點,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1、居民黨員的教育管理。要結合居民黨員行業特征、工作性質和自身特點,適時適地組織他們上黨課,觀看電教片,參加各項活動。切實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廣泛開展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他們的責任意識、服務意識和民主監督意識。
2、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要堅持“管住、管活、管好”的原則,及時做好外來流動黨員的接待、管理、服務等工作,掌握他們的基本情況,結合其小型、業余、分散的主要特點,組織開展各種活動。對外出的流動黨員,做好動態登記、《流動黨員活動證》發放等工作,與外出流動黨員流入地或單位黨組織保持經常聯系,隨時掌握他們的學習、工作以及活動情況。
3、下崗職工黨員的教育管理。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注重從政治上關心、從生活上關懷,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消除他們的思想顧慮,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就業觀。對下崗職工黨員做好特長登記,與縣勞動就業局聯合舉辦一些技能培訓班,增強他們再就業的能力和本領。同時,深入開展“雙帶”活動,即下崗黨員帶頭再就業,黨員帶領下崗職工再就業,激發他們參與工作、奉獻社會的熱情。
4、發展黨員和民主評議黨員工作。加大入黨積極分子培養工作力度,認真推行發展黨員公示制,嚴把“入口”,保證新黨員質量。按照黨章規定,采取“黨員評議、組織定格”的辦法,開展民主評議黨員活動,對評議為不合格的黨員,視其情節輕重,予以勸退或除名,疏通“出口”,保持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三)以創新活動載體為動力,促進社區各項事業全面發展
1、實施副科級以上黨員干部“雙重管理”。凡組織關系在縣直機關、企事業單位及鎮場區且居住在社區的副科級以上黨員干部,既要接受所在單位黨組織的主體管理,同時也要在“八小時以外”接受本人居住地社區黨支部的協助管理和監督。單位黨組織在“雙重管理”中擔負著認真組織發動、保持雙向聯絡、積極參與活動、納入考評管理的任務。社區黨支部在“雙重管理”中擔負著實行有效管理、組織開展活動、發揮監督作用、提供有效服務的任務。副科級以上黨員干部在社區中擔負著宣傳黨的政策、接受管理監督、自覺服務社區、發揮表率作用的任務。同時,建立年度注冊、情況反饋、考核評價制度,副科級以上黨員干部在單位黨組織的指導下,到社區黨支部報到注冊,并積極參加社區組織的各項活動。社區黨支部每季度向副科級以上黨員干部所在單位黨組織反饋情況;每半年向縣委組織部匯報副科級以上黨員干部管理、活動情況,并作為推薦提拔、民主評議、評選先進的一項主要依據。
2、開展社區黨員“設崗定責”。按照群眾需求、自愿認崗的原則,以社區黨支部為單位,以所有黨組織關系在社區的黨員為對象,科學合理設置崗位,并制定崗位規范和職責要求,可以一人一崗、也可一崗多人或一人多崗。根據全縣社區的實際,共設立10個崗位,即政策宣傳崗、黨務監督崗、民意收集崗、扶貧幫困崗、信息傳遞崗、便民服務崗、環境保潔崗、設施維護崗、治安調解崗、文明新風崗。通過調查摸底、申報上崗、上崗履職、考核評崗等四個階段,組織社區黨員積極參與“設崗定責”活動,使每名社區黨員都有崗位、有職責、有作為,并自覺地接受社區黨支部和群眾的監督。促進社區黨員更好地發揮作用、參與社區建設、服務群眾、奉獻社會。
3、推進社區黨的建設“三級聯創”。將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延伸到社區,按照“五個好”(領導班子好、黨員干部隊伍好、工作機制好、工作業績好、群眾反映好)的標準,區黨工委、社區黨支部要提出創建目標,制定工作方案,落實具體責任,完善規章制度,選準活動載體,強化服務措施,促進活動開展。
4、派駐黨建工作指導員。各區黨工委要把黨性強、作風正、黨建經驗豐富的優秀黨員干部選派到社區,幫助指導社區建立健全各種黨建工作制度,開展各項黨建活動,重點抓好“兩新”組織黨建、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等工作,及時將上級有關精神傳達給社區,把社區開展黨建工作好的經驗、做法,駐區單位幫扶和“雙重管理”等情況及時向區黨工委匯報,做到上情下達,下情上傳。
5、與駐區單位互幫共建。按照臺委辦發[2005]14號文件要求,各社區黨支部要主動聯系“共建”單位,征求“共建”單位對社區黨建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爭取駐區單位對社區黨建工作的參與和支持,逐步形成依靠駐區力量,利用駐區資源,解決社區問題的工作機制,從而形成同駐共建的“雙贏”局面。
6、鞏固原有特色黨建活動。各社區要在已經開展的富有一定成效的活動的基礎上,如黨員責任區、黨員“三大員”、“三包”、“五上門”等活動,不斷總結、完善、推廣,進一步拓寬社區黨建工作思路,創新活動方式,豐富活動內容,提升活動質量,深化活動成果。
三、具體要求
1、加強組織領導。各區黨工委、社區黨支部要進一步提高新形勢下做好社區黨建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切實把社區黨建工作作為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重點內容,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周密布署,真正把社區黨建工作抓實、抓好、抓出成效。
2、落實工作責任。要制定社區黨建工作總體規劃,提出創建目標,落實工作責任,明確區黨工委書記是第一責任人,社區黨支部書記是直接責任人,形成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的責任體系。區黨工委與社區黨支部要簽訂黨建工作責任狀,年末進行嚴格考評,兌現獎懲。
3、建立長效機制。一是建立縣委常委包扶社區責任制。每名縣委常委包扶一個社區,指導和督促社區及各駐區單位履行各自的工作職責,定期檢查調度,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二是建立社區黨建工作考核機制。每年年末,縣委將對各區黨工委抓社區黨建工作、各社區黨支部開展黨建工作情況進行綜合考核,考核結果作為其業績評定、獎勵懲處、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據。同時,縣委將召開社區黨建工作總結表彰會,對開展好的區黨工委、社區黨支部、駐區單位及個人進行表彰和獎勵,以此來促進社區黨建工作的深入開展。
- 上一篇:組織黨的建設意見
- 下一篇:管理流動黨員調研報告
精品范文
10社區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