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還林審議意見
時間:2022-11-02 03:58:00
導語:退耕還林審議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人大常委會:
**年5月28日,**縣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縣林業局局長劉中富受縣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關于全縣退耕還林工作的情況報告》。會議對我縣自去年啟動退耕還林工程以來取得的顯著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并同時指出我縣的退耕還林工作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有:一是退耕還林工程規劃集中成片體現不夠;二是退耕還林政策尚未完全到位;三是相應的配套工作未及時跟上;四是管護措施有待進一步加強。針對會議指出的有關問題,縣政府及時召開會議進行研究,現將整改措施報告如下:
一、關于退耕還林工程規劃中集中成片體現不夠的問題
從近兩年我縣實施退耕還林工程的情況來看:**年度市下達我縣退耕還林4.9萬畝,我縣規劃在23個街鎮鄉,其中棠香辦、寶頂、龍水、郵亭、中敖、鐵山等12個鄉鎮共規劃面積3.12萬畝,占總計劃的64%;**年度市下達我縣計劃6萬畝,縣里規劃在23個街鎮鄉,其中寶頂、龍水、郵亭、鐵山、中敖、三驅等12個鄉鎮規劃面積3.2萬畝,占計劃63%。基本體現了集中布局在旅游沿線和原二、三、九區,但街鎮鄉在落實任務時,未堅持集中成片布局,影響了整個工程的展示效應。縣政府決定,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對退耕還林任務嚴格實行招投標制,對造林地塊規劃不集中的單位或業主,不能參加招投標,同時,為加快建設生態經濟走廊,今后退耕還林工程原則上以寶郵路、大安路、大銅路、大榮路主要交通干線沿線的15個鄉鎮為重點進行規劃布局,以確保工程的規模效應和治理效果。
二、關于退耕還林政策尚未完全到位的問題
由于退耕還林工程在我縣啟動實施時間短,工程技術要求嚴、政策性強、工作量大,加之前期工作中人員不夠,工作經費緊缺等原因,造成了工程質量驗收不及時,政策兌現尚未完全到位等情況。縣政府決定,進一步充實縣退耕辦力量:一是將原生態辦抽調人員轉抽到縣退耕辦集中辦公;二是林業局新進的三名大學畢業生到退耕辦工作;三是組建了由五名林業工程師組成的監理公司,負責工程質量監理。同時,按照市、縣1:1配套的原則,由縣財政預算安排到位工作經費,基本滿足了工作需要。對新實施的退耕還林工程,做到造林一片,驗收一片,兌現政策一片,進一步調動廣大退耕還林農戶的積極性。
三、關于相應的配套工作未及時跟上的問題
根據縣人大的審議意見和重慶市林業局最近召開的全市林業重點工程工作會議精神,縣政府于6月20日召開了全縣林業重點工程建設工作會議,會議進一步強調了依托退耕還林工程項目,建設一批以筍竹、枇杷、水果等為主的產業化基地和林副產品精、深加工企業,形成產業鏈條。目前縣林業局已著手與外商洽談的項目有竹筍加工廠、竹片加工廠、枇杷產品加工廠等,縣政府將繼續給予優惠扶持政策,促使其盡快建成,以解決群眾的后顧之憂,實現林業的生態、社會、經濟三大效益統一。對退耕農戶發放林權證的工作,縣林業局與各實施街鎮鄉正在緊張進行之中,預計今年12月份前可完成去年已實施項目農戶林權證發放工作。
四、關于管護措施有待進一步加強的問題
“三分造、七分管”充分說明了加強管護措施的重要性,對今后我縣的退耕還林除與農戶、業主簽訂管護合同外,要參照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七落實”(即面積、區域、責任人、地點、獎懲制度、管護制度、管護標牌)進行管理,以提高工程建設成效。同時,為了加強工程科技管理水平,縣里派出了30名街鎮鄉分管領導和林業工程技術人員參加市林業局舉辦的退耕還林工程專題培訓班,縣里各實施單位將對村、社、業主進行技術培訓,確保工程建設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