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業恢復發展工作意見

時間:2022-02-10 05:14:00

導語:旅游業恢復發展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旅游業恢復發展工作意見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全國旅游系統抗災救災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旅游市場總體保持了平穩有序。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下一階段,要將工作重心由抗災救災及時轉向全面恢復重建的要求,全國旅游行業要認真做好災后旅游恢復發展工作。各級旅游部門要做到思想上絲毫不能麻痹,工作上絲毫不能放松;一手抓災后接待能力的恢復,一手抓旅游市場的恢復發展;早謀劃、早部署、早啟動,把災后恢復發展與完成年度工作相結合,與提高防御災害能力和完善工作機制相結合;采取務實有效的措施,確保恢復發展,確保旅游安全,確保服務質量,為實現全年發展目標,推動旅游業又好又快發展創造條件。為此,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災后旅游恢復發展工作的艱巨性

此次災害給災區旅游業造成直接重大損失,同時給全國旅游業造成了較大影響和損失,全行業要有清醒的認識,充分估計災后恢復發展工作的難度。

(一)旅游基礎設施受損嚴重。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9日,全國19個受災省區市的824家景區、5231間建筑、1.5萬處旅游公共服務設施、2542公里旅游道路遭到程度不同損壞。1662家景區暫時關閉,大量綠化植被和古樹凍死凍壞,大量名貴樹木被壓斷;游樂設施、游船游艇等設施設備不能正常運轉,停車場、游步道和旅游標識牌大量損壞。災害共造成旅游經濟損失約69.7億元。

(二)旅游市場受到嚴重影響。這場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的直接受災地區雖然是部分省區市,但對旅游市場的影響卻是全國性的。受災嚴重的貴州、湖南、安徽、江西、廣西、湖北、浙江等7省區旅游活動一度全部或部分停止,致使國內外游客短期內大量退團,波及全國旅游行業。初步統計,旅行社退團1.58萬個,約30萬人。受災地區“農家樂”等大批鄉村旅游點停業。為配合抗災救災大局,各地旅游部門和旅游企業主動停止或減少了國內跨區域旅游,致使春節黃金周假日旅游接待人數同比下降5.2%、收入同比下降5.5%。

(三)次生災害和安全隱患不容忽視。災后融雪融冰及氣候變化可能引發景區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和落冰、滾石、垮塌、倒樹、滑跌等潛在險情;停水停電可能使一些災區的環境受到影響,飲用水安全、污水處理、環境治理可能得不到及時保障;災后景區道路、水電通訊等基礎設施、索道及大型游樂等設施設備也可能存在安全隱患。

(四)災后恢復發展存在一定難度。由于相當一部分受損的旅游設施、景觀和生態的恢復需要較長時間,海外中長線旅游客源市場招徠促銷需要一定時間,居民旅游消費回升需要做好相關配套工作等因素,預計災后旅游全面恢復尚需一定時間,旅游恢復發展仍然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各項工作面臨較大難度。

二、全力做好災后旅游行業恢復發展工作

總體看,與其他受災嚴重的行業相比,旅游業受影響的時間和區域還是局部性的,旅游業雖損失很大,但并未對客源市場造成深度影響,旅游業發展的有利條件并沒有改變。只要措施得力,工作到位,災情對旅游業的影響就會緩解,旅游市場恢復可以較快實現。

(一)積極促進旅游市場全面恢復。各級旅游部門要圍繞旅游市場恢復,按照分類指導、突出重點的原則,采取務實措施,下大力抓市場宣傳促銷工作。要有計劃有針對性開展工作。各地旅游部門和旅游企業要根據恢復發展的進度,針對不同的客源市場情況,制定周密的宣傳促銷計劃,加強政企聯合、區域協作,有目標、有步驟地扎實推進。要以國內市場和國外周邊市場為重點。國內旅游市場恢復發展以地方為主做好相關促銷工作,國家旅游局根據市場需要和條件允許適當支持。國際旅游市場恢復以日韓等周邊客源市場為主,由國家旅游局牽頭,組織地方和部門聯動,開展集中宣傳促銷活動。要結合全年重點活動和重點時段開展工作。各地要把災后市場恢復發展與上半年開展的重點促銷活動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好海內外的促銷平臺,整合促銷資源,找好切入點,形成大聲勢;要抓好清明、五一、端午三個重點時段和國內旅游交易會的市場促銷,組織開展系列活動,擴大旅游消費市場。要做好輿論宣傳引導工作。充分利用海內外媒體,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加大對旅游恢復發展工作的對內對外宣傳力度,大力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促進旅游業恢復發展。

(二)抓緊修復和重建旅游基礎設施。修復和重建受損旅游基礎設施、旅游接待設施、旅游公共服務設施、旅游景觀是旅游恢復發展的前提,旅游部門要高度重視,要加強指導,要積極推動修復和重建工作。要按照安全第一、質量第一、環境第一的要求,加強技術指導、質量督導和安全監管。要堅持企業自主修復為主、政府適當支持的原則,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按時保質完成修復任務。受災地區旅游企業要統籌規劃,落實責任,明確進度,盡快恢復旅游接待能力。

(三)著力防范次生災害和安全隱患。著力防止次生災害對旅游恢復發展造成新的損失和影響,切實加強對地質災害、環境災害、疫情災害等方面的安全防范工作。要突出重點,嚴密監控。重點加強對旅游道路、水電通訊等基礎設施修復重建過程中的安全隱患排查,加強對落冰、滾石、垮塌、倒樹、滑跌等隱患的清除,加強對索道、纜車、大型游覽游樂設施的檢修,加強對融雪造成的山體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險情的監控預警,加強對旅游餐飲衛生的監督檢查。要明確責任,狠抓落實。各級旅游部門和接待單位要進一步明確安全檢查和隱患排查、質量保證和監督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一級抓一級,層層把好關,事事有落實,務必做到安全隱患不清除、服務質量無保證絕不恢復接待。要強化意識,積極應對。各級旅游部門和接待單位要采取措施,加強次生災害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防范意識;要完善各類應急預案,一旦發生次生災害,要迅速行動、妥善應對,努力減少災害損失,保證游客的生命財產安全。

(四)積極爭取恢復重建資金和政策支持。為了支持受災地區盡快修復損毀旅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國家旅游局春節前已經緊急安排2000萬元救災資金,補助部分受災地區,各地也積極爭取當地政府多渠道安排救災資金和恢復發展促銷費用。恢復發展階段,國家旅游局將繼續在資金和政策上對受災地區予以支持,力爭再安排部分促銷經費,重點支持受災嚴重地區的市場宣傳促銷工作和旅游公共服務設施的修復重建。各級旅游部門要積極幫助受災地區的旅行社、賓館飯店等旅游企業減輕受災影響,盡力爭取國家和地方政府給予的在一段時期內減免稅費等扶持政策。

(五)大力促進旅游消費增長。此次災害造成居民旅游消費愿望后移,消費預期普遍調整,未來若干個長周末和黃金周以及暑期都有可能成為居民消費的熱點時段。各地要按照2008年旅游工作部署,在恢復發展過程中緊密圍繞擴大內需、促進消費戰略目標,深入研究旅游、休閑、文化等大眾消費趨勢,加大旅游產品開發力度,增強旅游市場有效供給,促進旅游消費增長。

三、不斷提高旅游行業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這次抗災救災工作再次表現出了旅游系統顧全大局,令行禁止的好作風。同時,也暴露出工作中的一些不足和問題,需要全行業認真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應對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的防范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一是進行全面系統的工作總結。在組織旅游恢復發展的過程中,各地都要認真反思這次災害中旅游系統暴露出的問題,總結旅游行業抗災救災工作的經驗教訓,不斷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決策能力、處置能力。同時,要廣泛宣傳在抗災救災過程中,旅游行業涌現出來的典型事跡和先進人物。二是全面評估各類災害對旅游業的影響。此次災害對旅游業影響是重大的,要全面評估此次災害對旅游基礎設施損失程度和旅游市場的影響,評估對近期和中長期旅游市場的影響。要以此次災害為重點,總結歷次各類災害對旅游業的影響,提出制度性建設措施。三是進一步建立健全旅游行業應急體系。要進一步抓好旅游應急的“一案三制”工作,進一步完善旅游行業的應急預案體系,加快制定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和社會安全事件的應急子預案,加強行業預案、部門預案和單位預案的銜接和配套,加強規范性和可操作性;進一步加強預測預報、預警提示和應急聯動等各項工作制度的評估,推動應急工作制度化和常態化管理,推動應急工作的法制化進程;積極構建科學、規范、有效的旅游應急管理體系,加快旅游應急平臺的建設,加強旅游應急機構和隊伍建設,做好應對突發事件的物力、財力、旅游交通運輸及通信保障等工作,結合推進旅游保險工作,加快推動旅游緊急救援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