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業人員居住點建設工作意見
時間:2022-03-23 09:40:00
導語:外業人員居住點建設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加強來*人員居住服務和管理,推進違法建筑整治,建立健全違法建筑整治長效管理機制,有效降低社會管理成本,按照市政府《閑置非居住房屋臨時改建宿舍規定(試行)》的有關規定,結合本區實際,就來*人員集中居住點(以下簡稱“集中居住點”)建設提出如下工作意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人為本、集約用地、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以建設集中居住點、提高來*人員居住條件、維護社會穩定為重點,通過“政府引導、政策扶持、市場運作、規范管理”,切實改善來*人員居住和生活環境,為促進我區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構建和諧社會提供有效保障。
二、目標任務
以“規劃合理化、用地合法化、投資多元化、建設標準化、管理社區化、服務人性化”為要求,以國有資金或集體資金為主導,鼓勵多個集體經濟組織共同參與,少量、適量吸納社會資本,按照“誰投資、誰所有、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采取新建、改建或利用閑置房屋,或者鼓勵企業自建等方式,建造一批規劃合理、規模適度、設施完善的集中居住點;逐步將集中居住點納入社區化管理,提供規范化服務,使集中居住點成為安全文明、環境優美、秩序良好、便捷價廉的居住區。
三、工作職責
(一)組織機構
集中居住點建設由區整治違法建筑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并設立工作小組,具體負責協調、推進集中居住點建設管理工作。工作小組由區房地局牽頭,區發改委、區規劃局、區建管局、區人口辦等部門和各鎮、*工業區參與。各鎮、*工業區相應成立本地區工作推進機構,切實抓好此項工作。
(二)建立會審制度
建立會審制度,研究解決集中居住點建設管理中的重大問題。加強部門間的溝通和聯系,及時總結經驗,形成推進合力。加快手續審批,縮短審批時限,提高工作效率,確保集中居住點審批手續快捷,建設順利,按時交付。
(三)具體分工
1、區房地局。負責協調推進集中居住點選點工作;督促各鎮、*工業區制定集中居住點實施方案以及居住點建設手續申報;牽頭協調手續審批以及建設過程中存在的難點問題;研究制定集中居住點建設工作意見,調研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對策建議供決策;負責信息統計、制定年終考核辦法等。
2、區規劃局。積極做好集中居住點規劃選址審核工作;牽頭組織消防、衛生、環保、建管等部門,對集中居住點設計方案同步進行指導、協調和評審;加快辦理相關規劃許可手續。
3、區人口辦。牽頭協調建立科學規范的集中居住點管理機制,完善集中居住點綜合管理與服務;指導和協助鎮、工業區建立來*人員服務站、區人口庫信息系統終端;協助為來*人員學習培訓、文化娛樂等活動搭建平臺,力求為來*人員創造安全、方便、清潔、價廉的生活環境。
4、各鎮、*工業區。集中居住點建設由各鎮、*工業區具體牽頭實施。按區規劃、房地等部門要求,牽頭做好集中居住點落地工作,按時間節點做好方案設計、手續申報等建設前期工作,辦理各類建設手續;牽頭組織集中居住點施工和竣工驗收;建立健全集中居住點現場管理機構,對集中居住點的出租、使用、物業管理等行為以及生活秩序實施跟蹤監管;建立來*人員服務平臺,加強入住人員宣傳教育和培訓,提供婚育、治安、勞動保障、健康、子女入學等方面的指導和服務。
5、其他部門。區發改委、經委、衛生、環保、建管、安監、消防等部門,按各自職責,積極做好集中居住點方案審批以及管理工作。
四、時間安排
(一)第一階段(調查摸底階段,時間為*年11月—2008年2月底)。各鎮、*工業區組織專項調查摸底,詳細了解本區域來*人員數量、職業、居住情況,以及擬建居住點的位置、土地性質、擬建面積、投資金額及來源等情況。
(二)第二階段(方案制定階段,時間為2008年3月—4月上旬)。各鎮、*工業區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可操作性的集中居住點建設方案。落實居住點位置,完成立項審批和規劃選址;著手編制居住點設計方案、投資建設方案、物業管理方案、建設工作計劃以及相關問題研究;建立健全指揮和管理網絡,統籌土地和資金問題,做好各項籌備工作。
(三)第三階段(項目會審階段,時間為2008年4月中旬—7月下旬)。由區規劃局牽頭組織設計方案評審,加快建設手續辦理;完成項目招標,辦結施工許可證;集中居住點建設管理中的重大問題提交區拆違領導小組研究決策。
(四)第四階段(項目施工實施階段,時間為2008年8月—12月底)。各鎮、*工業區認真組織項目施工實施,確保年度目標任務的完成。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務求實效。集中居住點建設工作是整治違法建筑長效管理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各鎮、*工業區要通過建立領導機構,落實工作人員,切實加強領導、樹立信心、克服困難、抓出實效。
(二)明確目標,狠抓落實。各鎮、*工業區應結合本地實際,啟動開工1—2個集中居住點。每個集中居住點的建筑面積一般控制在2-3萬平方米以內。年內基本完成主體結構工程。集中居住點應當配置來*人員日常基本生活設施,達到一定規模的集中居住點應同步規劃建設餐飲零售、文化娛樂、教育等服務設施,改善公共交通條件。
(三)挖掘潛力,集約用地。集中居住點選址要充分盤活存量,集約用地。可考慮采取以下途徑:第一,利用閑置廠房、倉庫等非居住房屋臨時改建;第二,工業園區和開發區可以充分挖潛工業存量用地,適度新建工業項目輔助用房;第三,鼓勵、引導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在本企業用地上合理增設職工宿舍,自建自管。
(四)創新方式,著力突破。集中居住點涉及土地、規劃等手續辦理,涉及建設資金籌措,涉及物業管理以及來*人員管理等多方面、多環節。各有關部門要突破瓶頸,創新方式,切實解決好手續辦理與建設需要之間的矛盾,探索研究來*人員綜合管理、服務模式,提升集中居住點管理水平。集中居住點物業原則上由企業團體租用。
(五)加強考核,督促推進。集中居住點建設工作是平安建設和整治違法建筑工作的重要內容,各有關部門、各鎮、*工業區應研究建立相應考核機制,通過考核手段,明確責任,項目化推進,確保年度任務完成。
- 上一篇:行政過錯責任追究制度
- 下一篇:社區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