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委托管理工作意見
時間:2022-06-01 09:53:00
導語:教育局委托管理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實現中心城區優質教育資源更好地輻射郊區農村,從20*學年起,本市組織開展了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委托管理工作。這項工作突破了現行體制機制下學校人、財、物等資源難以跨區域流動的瓶頸,推進了受援學校管理水平及教育質量的提升和學校文化的建設。第一輪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委托管理工作實施近兩年來,在市、區縣教育行政部門、支援機構和受援學校的共同努力下,受援學校在學校管理、教師發展、教育教學效果、學校文化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明顯進步,學校的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有了明顯的提升。現就實施第二輪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委托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共*市委關于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實施意見》及*市農村工作會議、*市郊區學校建設工作會議精神,加強城鄉統籌規劃,加快推進郊區教育事業發展,加大郊區學校內涵建設力度,促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
二、工作目標
進一步擴大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委托管理工作受益面,組織中心城區優質學校或具有相應資質的教育中介機構對郊區農村40所義務教育學校開展委托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委托管理工作機制,加大過程管理的力度,促進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委托管理工作規范有效開展;培育和依托非政府專業教育機構,推進政府公共教育服務方式改革,構建教育管理領域“管、辦、評”分離、聯動的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
三、實施步驟
(一)支援學校推薦與審核
中心城區和浦東新區教育行政部門應根據“集全市之力,推進郊區學校建設”的精神,推薦本區域內優質學校或具有相應資質的教育中介機構赴郊區農村開展委托管理工作。推薦的優質學校應具有優秀的管理團隊、良好的社會聲譽、一定的辦學經驗和特色,且近年來穩定發展;推薦的教育中介機構應具有獨立的法人資質,擁有校長和骨干教師等人力資源儲備,有城區優質學校作為依托基地。9個中心城區和浦東新區教育行政部門在學校自薦的基礎上,應推薦不少于5個的品牌學校或具有相應資質的教育中介機構,于5月10日之前將其相關信息填入推薦表并上報市教委。
市教委將組織專家對中心城區和浦東新區教育行政部門推薦的支援學校進行資質審核。審核未通過的,應繼續補報。
(二)受援學校的確定和支援學校的選擇
經資質審核通過的支援學校情況介紹,下發至受援區縣教育行政部門,由受援區縣教育行政部門結合本區縣實際,參照支援學校辦學情況介紹,自行選擇本區縣相對薄弱義務教育學校(含第一批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委托管理受援學校),并為其選擇支援學校。受援區縣教育行政部門可考慮選擇教育對流合作區縣的支援學校,也可以選擇其他區縣的支援學校。其中,金山、南匯、奉賢及崇明等4個遠郊區縣接受委托管理的學校各為6所,松江、青浦兩區各為4所,閔行、嘉定、寶山及浦東新區各為2所。受援區縣教育行政部門確定的委托關系,經支援學校確認后,受援區縣教育行政部門要與支援學校簽訂初步意向書,并于6月5日前將初步意向書傳真至市教委基礎教育處。
(三)委托管理工作簽約事宜
浦東新區和郊區縣教育行政部門上交的初步意向書經市教委核準后,由市教委組織正式簽約。本輪委托管理期限共2年,從2009年學年開始起至2010學年結束。
四、政策措施與管理辦法
(一)加大經費支持力度,規范經費使用辦法
市教委將根據各受援區縣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委托管理數向受援區縣的教育行政部門下撥專項經費,每所委托管理學校100萬元,用于支持此項工作的開展。方案評估達到要求后,市教委向受援區縣撥付經費的50%;中期評估目標達到后,市教委再向受援區縣撥付經費的50%。受援區縣教育行政部門可視情況增加投入,并由受援區縣教育行政部門統一向承擔委托管理的支援學校支付經費。委托管理工作經費由支援學校在受援學校使用,單列帳目核算管理,只能用于此項工作的開支,必須專款專用。受援區縣教育行政部門對經費使用狀況進行財務審計。
(二)實行傾斜政策,激勵優秀教師參與委托管理
對中心城區選派到農村義務教育學校開展委托管理工作的人員,參照本市支教人員的有關政策執行。
(三)健全第三方評估機制,提升委托管理的效果
經市教委核準的受援學校,市教委委托市教育評估院開展初態評估,為績效評估作準備。各支援學校應于2009年9月1日前,制訂受援學校《托管方案》,由受援區縣教育行政部門組織或委托有資質的評估機構,就《托管方案》的適切性與科學性開展評估,并提供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2010年9月前,受援區縣教育行政部門或受其委托的有資質的評估機構應完成中期評估。此輪委托管理結束,市教委委托市教育評估院組織開展績效評估。
(四)建立健全退出機制,保障委托管理的質量
為保證委托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當出現下列情況時,經受援區縣教育行政部門提出,市教委核準,支援學校退出托管工作
1.《托管方案》評估結論為“方案未達到要求”。
2.中期評估結論為“托管中期目標未達到”。
3.支援學校在托管工作中存在違規行為。
4.受援區縣教育行政部門認定的其他不當情況。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健全工作機制
市教委相關處室要從制度創新的目標出發,關注委托管理工作的進程,建立并不斷完善相關制度,搭建交流平臺,確保委托管理工作的有效進行。受援區縣教育行政部門要成立以局領導為組長,相關職能部門、相關鎮領導參加的委托管理工作小組,負責本區域委托管理工作的整體推進,協調解決推進工作中的問題。支援學校所在區縣教育行政部門要明確此項工作的分管領導,努力創造條件,對支援學校提供必需的人力、物力、財力支持。
(二)落實責任,加大支持力度
要在受援學校性質和體制不變,支援學校享有辦學自主權的前提下,經平等協商,簽訂委托管理協議。簽訂協議后,受援區縣教育行政部門要將學校的管理責任交予支援學校。支援學校要切實承擔起受援學校的管理責任,向受援學校派駐具備資質的管理人員和師資隊伍,從學校管理、教師隊伍、課程教學、學生發展、校園文化等各個方面推進受援學校的內涵建設。
(三)加強研究,完善服務體系
教育科研部門要加強相對薄弱義務教育學校委托管理理論和實踐的研究,定期提供決策咨詢和建議。參與的第三方教育評估部門要認真開發學校評估技術,科學評估委托管理績效及方案的適切性,主動滿足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委托管理工作中有關評價的服務需求。受援區縣教育行政部門要結合本區縣實際,研究區縣委托管理工作開展的區域保障機制及推進政府公共教育服務方式轉變的辦法。支援學校要結合受援學校特點,研究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委托管理的模式及可持續發展的舉措。
- 上一篇:數學語言教學芻議研究論文
- 下一篇:課堂數學教學意識培養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