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局環境專項整治工作意見
時間:2022-06-04 11:09:00
導語:環保局環境專項整治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全會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落實環保優先方針,把加強開發區(工業集中區)環境保護和治理作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優化產業布局、增強區域競爭力的重要手段,著力解決開發區(工業集中區)發展和建設中的突出環境問題,不斷增強開發區(工業集中區)可持續發展能力,推動我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二、工作目標
(一)總體目標:通過兩年的全面整治,全市各開發區(工業集中區)建立環境保護管理機構,健全環境管理體系,產業結構和產業布局趨向合理,環保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園區循環經濟框架基本形成,污水處理廠及管網實現全覆蓋,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處理全集中,供熱管網基本全溝通,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園區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
(二)具體目標
1、20**年工作目標:
(1)各開發區和80%的工業集中區配套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80%以上的區內化工、印染等企業的有機廢水實現集中處理、達標排放;50%以上的區內企業實現污水接管。
(2)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全部安裝COD在線監測儀,并與環保部門聯網,各開發區(工業集中區)的環境影響評價通過環保部門審批。
(3)具備集中供熱條件的開發區(工業集中區)內60%以上的用汽單位實現集中供熱,熱電廠全部安裝在線監控儀,并與環保部門聯網。
(4)單獨排放廢水(如含重金屬廢水等)、廢氣(如有機廢氣、工業粉塵等)的企業的治理設施運行完好率達100%,達標率100%。
(5)工業固體廢棄物處置利用率達10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
(6)開發區(工業集中區)內15%的規模以上企業通過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7)各開發區均通過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30%的工業集中區通過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8)開發區(工業集中區)建立并完善環保管理機構,落實專職環保人員;建立健全環境管理制度及考核責任制。
(9)開發區(工業集中區)內的配套生活辦公服務區等與產業區實現功能分區;無重大環境信訪案件,群眾對環境滿意率在80%以上。
2、20**年工作目標:
(1)開發區(工業集中區)全部配套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全部安裝在線自動監測儀并與環保部門聯網;除環保部門審批同意單獨排放外,區內所有企業排放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全部實現集中處理、達標排放。
(2)50%的工業集中區通過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3)開發區(工業集中區)內20%的規模以上企業通過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4)具備集中供熱條件的開發區(工業集中區)內所有用汽單位實現集中供熱;熱電廠全部安裝在線監控儀,并與環保部門聯網。
(5)開發區(工業集中區)各功能區間建成一定的生態廊道;無環境信訪案件,群眾對環境滿意率在90%以上。
三、主要措施
(一)建立開發區(工業集中區)環境專項整治領導機制。成立市開發區(工業集中區)環境專項整治領導小組,由常務副市長陳德榮任組長,副市長劉亞民、薛良任副組長,市發改局、經貿局、外經貿局、國土局、建設局、水利局、環保局、安監局、工商局、質監局為成員單位,負責全市專項整治工作的組織協調、政策指導和檢查驗收。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經貿局,具體負責專項整治工作的組織計劃與實施。各鎮(街道)、開發區、臨港新城、靖江園區也要加強領導,建立相應的領導小組。要堅持工作例會制度、情況報告制度、聯絡員制度,加強信息動態跟蹤,明確專人負責信息的管理報送工作,建立完善工作臺帳,并每月向市專項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報送工作進展情況。市專項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全市專項整治工作進展情況進行跟蹤,編發工作簡報,及時總結經驗、表彰先進。
(二)全面開展開發區(工業集中區)規范化建設。一是要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各開發區(工業集中區)必須編制環境規劃和履行環境影響評價手續,凡產業定位涉及化工、電鍍、印染等污染嚴重項目的區域環評和環保規劃,須報經省環保廳批準;二是要完善環境基礎設施。加快推進開發區(工業集中區)污水處理廠及污水管網建設,逾期未建成污水處理廠或管網不到位、已有企業未完成污水接管的,停止審批區內有污染的項目。加大對園區污水處理廠的監控力度,全部安裝在線監控裝置并與環保部門聯網,不能穩定達標的污水處理廠,要采取限制進水等措施,促使其實施技術改造,實現達標排放。大力推行集中供熱供汽,逐步淘汰中小燃煤鍋爐,已建的熱電廠全部完成脫硫改造,安裝煙塵、二氧化硫在線監控系統,并與環保部門聯網。嚴格固體廢物(危險廢物)的管理,開發區(工業集中區)的危險廢物、一般工業廢物、生活垃圾必須建立完善的收集處置系統,落實合理的處置去向,確保危險廢物安全處置利用率、一般廢物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率均達到100%。到20**年,環境基礎設施不到位的開發區(工業集中區)停止審批、核準和備案建設項目;三是要加強污染企業的環境管理。推進企業內部管網的改造和完善,做到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全面完成排污口規范化整治,重點排污企業全部實現在線監控。切實提高企業的污水、廢氣和噪聲等污染治理設施的運行率和達標率。建立企業環境監督員制度,增強企業自主守法能力和水平;四是要加快推進循環經濟建設。優化清潔生產技術、工藝和設備,積極引導企業開展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環境標志產品和其他綠色論證,鼓勵提高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積極調整能源結構,爭創國家和省級節水型園區、循環經濟示范區和生態工業園區。
(三)堅持統籌協調和協同管理。各鎮(街道)、開發區、臨港新城、靖江園區和市有關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加強協作,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工作。市發改局負責做好開發區(工業集中區)的清理工作,全面組織排查,提出不符合設立條件的園區名單;市經貿局負責對污染企業應淘汰的落后生產能力、工藝和產品進行監督檢查,依法提請市政府予以關停淘汰;市環保局負責督促各開發區(工業集中區)做好環境規劃編制和環評審批,加強對園區內污染企業的監管,組織開展化工、電鍍、印染等污染行業的環保專項整治行動,對污染企業、污水處理廠、熱電廠的在線監控系統進行實時監控,及時查處環境違法行為;江陰工商局負責對關閉企業依法注銷或吊銷其營業執照,并依法取締無照經營的違法企業;市安監局負責加強對企業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督促企業完善安全生產條件,防止因生產安全事故引發的環境污染。
(四)強化監督檢查和考核。建立開發區(工業集中區)環境專項整治工作目標責任制,各鎮(街道)、開發區、臨港新城、靖江園區和市有關部門要將環境專項整治的目標任務層層分解,落實到企業。市環境專項整治領導小組要定期和不定期檢查專項整治工作的進度,對實施專項整治的開發區(工業集中區),完成一個,驗收一個,并給予適當獎勵;對因工作推動不力、沒有完成整治任務的開發區(工業集中區)以及所涉及的領導干部和有關責任人,給予通報批評。
- 上一篇:金融業發展現狀調研報告
- 下一篇:區人才現狀及結構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