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企業改革工作的指導意見

時間:2022-06-04 06:38:00

導語:鄉鎮企業改革工作的指導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鎮企業改革工作的指導意見

根據**區企業改革工作會議精神,為了進一步實施《關于推進新一輪鄉鎮企業改革工作的指導意見》,不斷規范完善企業改革工作,結合我區實際情況,現就進一步規范鄉鎮企業改革工作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

鄉、鎮人民政府是鄉、鎮、村企業改制的責任主體。各責任主體和企業應建立健全企業改制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工會負責人必須進入領導小組。

鄉、鎮人民政府可建立推進企業改革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加強協調,形成合力,加大力度,推進企業改革工作。

村級企業改制應以資本結構調整為目標,應注意與撤制村隊政策的有效銜接,同時鼓勵開展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改制為股份合作制企業的試點工作,鼓勵結合村級企業實際情況,進行不同形式的改革探索。

二、抓住關鍵,規范操作

各責任主體應按照法律、法規和市、區有關文件精神,規范推進鄉、鎮企業改制工作。在企業改制實施過程中,必須抓好以下幾個關鍵環節:

(一)改制申請與方案設計。擬改制企業應向責任主體提出申請,并附企業改制的初步方案。責任主體10天內給予答復。凈資產1000萬元以上企業改制、重組方案必須報區體改辦核準備案。

企業改制初步方案的主要內容:企業的基本概況(資產、負債和職工情況等);改制的基本框架(改制形式、出資者及出資比例等);職工安置方案;其他需要說明或解決的問題等。

(二)職代會討論。擬改制企業召開職工(代表)大會,討論審議企業改制方案。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必須提交職工(代表)大會表決通過,形成書面決議,報上一級工會備案。

(三)稅務清理。擬改制企業向稅務主管機關申請稅務清理,由稅務主管機關按稅法規定進行稅務清理,并出具稅務清理書面意見或在“鄉鎮企業改制備案材料簽收表”上簽字。

(四)資產的清理、審計和評估。擬改制企業應首先組織有關人員對企業的資產、債權債務及各種生產、經營、銷售、借貸、擔保合同(協議)等進行內部清理,做到完整、準確。

經內部資產清理,由資產所有者委托有相應資質的中介機構進行審計和資產評估。

(五)資產評估結果的公示和確認。責任主體應將改制企業資產評估后的主要資產、擬核銷的不良資產及其他重要事項于企業范圍內實行公示。10個工作日內,企業職工如對資產評估范圍和內容的真實性無異議,由中介機構正式出具資產評估報告。如企業職工在10個工作日內,對評估范圍和內容的真實性有疑義,可將有關問題書面提交責任主體核查,確有問題的,由責任主體答疑,并通知中介機構按規定進行調整。

資產評估結果須經資產所有者確認。鄉、鎮辦的集體企業由鄉、鎮集體資產管理辦公室(或經管站)核準后,報鄉、鎮集體資產管理委員會確認。

(六)不良資產的核銷。核銷不良資產應由企業提出申請,報經責任主體授權的資產管理部門審批。送審材料包括:不良資產核銷申請,相應明細清單及有關證明材料。

經批準核銷并作賬銷案存處理的資產,可移交鄉、鎮資產經營公司,鄉、鎮資產經營公司應加強管理和追討。

(七)職工合法權益保障。改制企業應與職工建立新的勞動關系。以實物資產形態作為職工經濟補償的擬改制企業,須以書面形式明確具有法定約束力的權利義務關系,切實保障職工權益。

(八)產權交易與變更。企業改制凡涉及集體資產或股權轉讓的,須經有資質的產權交易機構辦理產權交易手續,并提交“鄉鎮企業改制備案材料簽收表”。嚴格禁止場外交易。鼓勵采用公開掛牌、招標、拍賣等市場化方式進行產權交易。

改制企業產權交易后,應及時辦理工商、稅務登記等的變更手續。

三、強化監管,及時匯總

責任主體應對企業改制工作實施全過程指導,并對關鍵環節加強監督和管理。

對改制企業的審計和資產評估工作,應嚴格要求,力求規范。

對企業改制中的重大事項和問題,可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進行論證,也可通過企業改制工作聯席會議予以協調解決。

對改制企業的交易合同履行情況加強督促檢查,促使交易資金按期、足額到位。

對改制企業工商、稅務登記變更等相關手續完成情況加強督促檢查,促使企業改制手續完備,合法有效。

對改制企業職工安置、保障等相關協議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確保職工合法權益不受侵害,維護社會穩定。

對已改制企業改制時遺漏的賬外資產,原責任主體(或授權的資產管理部門)保留追索權。

對企業改制和資產變動情況應進行及時統計、匯總和分析,并報區體改辦、區集資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