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協會發展的指導意見
時間:2022-06-25 05:05:00
導語:行業協會發展的指導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促進我市行業協會發展,進一步提升產業發展水平,維護市場正常秩序,保障會員合法權益,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經濟社會中的重大作用,依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行業協會商會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和《湖南省行業協會管理辦法》的有關精神,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意見。
一、進一步加快行業協會發展的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
行業協會承擔著行業服務、行業自律、行業代表、行業協調的重要職能,以服務會員為主要宗旨,對于維護會員合法權益,保障行業公平競爭和合作流通,溝通會員與政府、社會的聯系,協調本行業以及第一、二、三產業共同發展,加快“工業強市、文化名城、和諧*”建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工業強市、文化名城、和諧*”的總體戰略,堅持培育發展和監督管理并重的工作方針,以民間化為方向,以體制創新為突破口,大力培育和發展新型行業協會,充分發揮其在經濟發展、改革開放、協調關系、規范行為、促進和諧中的積極作用,更好地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2.主要目標。通過“*”期間的努力,在全市農林牧漁、制造業、建筑業、金融業、旅游休閑等領域里,培育一批獨立公正、行為規范、運作有序、職能突出、代表性強、公信力高、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符合國際慣例的新型行業協會,到2010年為止,會員超過200個以上的協會,總數達到500多家,基本形成覆蓋廣泛、門類齊全的發展格局。
二、把握工作重點
3.改善治理結構。按照科學的法人治理結構規范行業協會,明確會員代表大會、理事會、會長、秘書長的權利與職責,理事會成員嚴格按照民主程序選舉產生,會長、秘書長不得從同一企業產生。設立相應的監事會或監事,監事由會員大會或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理事會成員不得兼任監事。不斷提高行業協會領導和專職人員的自身素質,建設一支懂專業、高素質的職業管理隊伍。工作人員實行全員聘任制,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并訂立勞動合同。行業協會的工作人員應按照國家法律法規,按屬地原則參加養老、醫療、失業、生育和工傷等社會保險。優化人員年齡、專業結構,加強專業培訓,提高服務水平,實現工作人員的職業化。
4.健全運行機制。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行業協會章程,加強制度化建設,建立健全選舉、會員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財務管理以及分支機構、代表機構管理、重大活動報告和信息披露等內部治理制度,形成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運作機制,激發行業協會的活力。行業協會應建立獨立賬戶,嚴格依法遵章理財,不得在會員中分配其財產,也不得將其財產挪作它用;每年應制作財務預決算報告,提交理事會和會員代表大會審議;應接受會員、監事、捐贈人、資助人及民間組織登記管理部門對財務狀況的查詢,并確保相關資料的真實、完整;在換屆、變更法定代表人、注銷清算時應進行財務審計。
5.推進轉型升級。積極推進協會轉型升級,以優質服務不斷吸納新會員,擴充新力量,擴大行業覆蓋面,全面提升行業影響力和代表性,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協會知名品牌。積極開展行業誠信自律活動,建立行業信用服務機制,增強會員約束力,提高行業公信力。依法開展對會員企業各種不良行為采取警告、業內批評、同業制裁、取消會員資格等懲戒措施,并建議有關部門依法查處。積極開展行業發牌認證、評優評獎等活動,增強各類市場主體的誠信和守法意識,強化行業品牌意識。
三、進一步強化發展舉措
6.加強組織領導。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加強領導,把加快行業協會發展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明確工作目標,認真落實各項責任。成立*市行業協會發展領導小組,負責全市行業協會政策制定、規劃編制、布局調整、指導協調工作。各區縣(市)要成立相應工作機構,負責本地區行業協會建設的組織、領導和協調。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大對行業協會發展的扶持力度,將扶持行業協會發展的引導資金列入財政年度預算,通過“購買式”服務,將行業調查、統計、規劃、培訓、考核、評先和選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工作,行業內重大的投資、改造、開發項目可行性的前期論證,以及對項目的責任監督,依法委托行業協會完成,并建立相應的購買服務制度,增強行業協會自我造血功能。要結合本地本行業實際,逐步完善發展行業協會目標責任制,重視挖掘、樹立和宣傳先進典型,提高行業協會的知名度和社會認同感,加強對行業協會性質、地位、作用的宣傳,為行業協會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7.開展分類指導。結合我市發展實際,政府各主管部門對行業協會組建、發展要進行分類指導,因地制宜進行布局,派專人在行業協會組建初期抽出精干力量,指導籌建工作,并長期建立專人聯系制度。在新興產業、支柱產業、優勢行業中有重點地指導組建一批具有較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行業協會,著力扶持紡織、機械、電力、物流、市場、餐飲、旅游休閑等行業協會。在市城區,可按行業、產品和經營方式適當細分,成立專業性較強的協會;在區縣(市),可從實際出發組建一些產業跨度大的協會;在農村地區,可按照農產品種類或種養植技術特點,以及生產、流通的不同環節,組建專業性較強的農村專業經濟協會,尤其要重點扶持優質環保農產品、禽畜產品、水產品、水果等出口主導型的產業組建相應的協會組織。
8.實施政會脫鉤。嚴格按照《行政許可法》和《湖南省行業協會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理順政會關系,制定工作方案,穩步實施政會脫鉤。行業協會的機構、人事、資產、財務一律與國家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分開,其辦事機構一律不得與國家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工作機構合署辦公,現職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一律不得在行業協會兼職。依照有關法律政策,妥善處理行業協會在人、財、物等方面的歷史遺留問題,其資產原屬國有資產的,應移交回原所有權單位,或明晰產權,實行有償使用。其從業人員原屬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由組織人事等部門提出具體辦法。
9.加強考核考評。逐步建立和完善行業協會評級制度,借鑒國際經驗,引入權威評級機構,探索建立行業協會的綜合評價體系,定期跟蹤考評,結合年審作出升降級決定。建立鼓勵制度,對誠信守法、自律嚴格、作用突出、社會公允的行業協會及其會長、秘書長,政府可以適當形式的獎勵表彰,并納入全市年度獎勵表彰范圍。對行業協會運作中出現的問題,視情節給予其限期改正、收回授權、重新選舉直至解散的處理。建立公示制度,政府對行業協會委托、授權的職能、年審結果、表彰、違法違規問題查處等,都應以適當方式公示,接受社會和輿論監督。對行業特點不明確、設置不合理,行業日趨萎縮、不具代表性,長期不開展活動或內部管理混亂的行業協會,要通過登記、監管等手段進行合并或者予以注銷,逐步把不具有規模而又需要的專業性協會并入行業協會作為分支機構。
10.完善監管手段。政府各部門要按照法定職責,不斷強化對行業協會的監督,務求取得實效。市縣兩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是行業協會的登記管理機關,要依法進行登記管理;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依法對行業協會進行相關業務指導。未經登記的,由登記管理機關依法處理。行業協會無論大小、會員多少,都是平等的獨立團體法人,并接受登記管理機關的監督管理和政府相關部門的業務指導。政府對行業協會的管理,要由控制轉向培育、服務,通過提供法律依據及進行法律監督,逐步完善監督指導機制。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強對行業協會行為的事后監督,不直接干預其內部運作;協助指導行業協會制定完善行規行約,報登記管理部門備案并公布,接受社會監督;支持對違規會員進行處罰,樹立行業協會權威,規范會員企業的生產和經營行為。要引導、推動同一區域內名稱重疊、業務相同、會員交叉的行業協會,通過平等協商和會員自愿,重新組合成立新的行業協會。
11.健全黨群組織。不斷完善“黨委政府領導、部門指導、民間辦會、依法活動”的新路子,建立健全行業協會黨的基層組織。通過加強行業協會黨的建設,以行業協會為新的載體,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橋梁紐帶作用,把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與行業協會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帶動和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的建設,培養和團結各行業中的黨外代表人士,為實現全市人民的富裕安康作出新的貢獻。
- 上一篇:政府化解鄉村債務意見
- 下一篇:政府加強村莊整治工作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