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局旅游業發展意見
時間:2022-07-06 06:54:00
導語:旅游局旅游業發展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加快*縣旅游業發展,根據上級有關要求,結合*縣實際,提出如下意見:
一、明確旅游產業定位和戰略目標
(一)旅游產業定位。以山水為骨架,以文化為底蘊,以生態為主題,以湯池、冶父山、廬城及黃陂湖等為主體,以拓展國內旅游市場、開辟國際旅游市場為導向,大力發展觀光旅游、宗教旅游、文化旅游、修學旅游、休閑旅游和生態旅游,逐步建成主題突出、功能互補,能適應多層次游客需求的旅游目的地,使*成為合肥的“后花園”,皖中旅游區的旅游勝地和華東地區旅游休閑目的地。
(二)旅游戰略目標。按照“積極奮進、適度超前”的原則,力爭到2010年,旅游總收入占GDP的7~8%,到2020年,占GDP的8~10%,逐步確立旅游業在*縣國民經濟體系中的支柱產業地位。
二、制訂和完善旅游業發展規劃
(三)調編和完善廬城、湯池、冶父山、黃陂湖、岱鰲山、巢湖水域風光帶等旅游景區的專項規劃和詳規,編制國土、建設、交通、文化、林業、水利等相關產業規劃和項目。加強對旅游規劃編制和實施的指導、管理和監督,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四)依據*縣旅游業發展總體規劃,編制一批旅游項目,建立旅游項目庫。
三、建立多元化投入機制
(五)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縣政府每年籌集一定的項目資金投入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向湯池、冶父山、黃陂湖、巢湖水域風景帶等旅游景區傾斜。旅游景區的土地出讓金主要用于項目區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同時,縣政府設立旅游發展基金,列入財政預算,逐年遞增,用于重點旅游項目前期費用、旅游目標考核獎勵、旅游整體促銷、旅游人才隊伍和公共信息建設等。
(六)積極引導社會投資。堅持市場化運作,引導投資主體多元化,引導發改委、國土、建設、農業、水務、交通、環保等部門的項目和資金向旅游景區(點)傾斜。旅游景點可以實行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通過租賃、承包、拍賣經營權等形式,吸引社會資金投入旅游業。
四、加快景區景點和旅游產品開發
(七)加快旅游景區(點)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構建旅游景區(點)快速通道,在通往旅游景區(點)的交通要道設置景區(點)指示牌。加大對景區(點)供排水、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鼓勵旅游設施建設上水平上臺階。對新評定為國家3A風景區的,給予一次性獎勵2萬元;對新評定為國家4A風景區的,給予一次性獎勵3萬元;對當年被評為全省優秀旅游鎮的,給予一次性獎勵2萬元。
(八)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開展試點引導,鼓勵農民發展形式多樣的“農家樂”旅游經營項目。凡通過省驗收的,給予項目單位1萬元獎勵。
(九)鼓勵旅游商品開發和生產,推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扶持旅游商品設計、開發、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重點企業,開展優秀旅游商品征集、評比和展銷活動。對企業從事旅游紀念品、食品研發的信貸資金,給予一定的貼息扶持。
五、加大對旅游業的扶持力度
(十)制定扶持旅游業發展的優惠政策。通過租賃、招標、拍賣、掛牌取得旅游項目建設用地使用權,一次性繳納土地出讓金有困難的,可實行分期付款,3年內繳清;有特殊困難的,5年內繳清。利用荒地、灘涂等開發旅游項目的,實行一事一議。創辦旅游客運公司,實行規費減免,外地游客組團來廬旅游的車輛實行單程收費。鼓勵客運企業開展短途交通,開辟通往重點景區(點)的旅游專線。凡開辟一條旅游專線,給予1~2萬元的獎勵。經批準在本縣范圍內舉辦的旅游活動和設置旅游公益廣告牌,實行規費免收。旅游企業參加縣統一組織的展銷會、交易會等宣傳促銷活動,給予每個參展攤位適當補助。
六、強化旅游宣傳促銷
(十一)統一旅游宣傳口號,實行精品包裝、多方位促銷。充分挖掘*傳統民俗文化,將民俗文化與旅游節慶活動有機結合。制作反映*整體旅游形象的光碟和圖書,打造旅游名片,建立旅游信息咨詢服務系統。構筑功能互補、設施完善的現代旅游服務市場體系,增強旅游帶動功能,拉長旅游產業鏈條。
七、加強旅游資源保護
(十二)加強對森林資源、名木古樹、名勝古跡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促進和諧生態環境建設,提供清新優美的旅游環境。
(十三)通往重點旅游景區(點)公路兩側20米范圍內不得新建、擴建地面建筑物,已有建筑物按規劃逐步拆除。禁止在重點旅游景區(點)和通往重點旅游景區(點)公路兩側進行采石、采砂等礦產資源開發活動。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劃定控制性保護地帶,不得新建其他建筑物。
八、加強行業管理和組織領導
(十四)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全縣旅游業發展領導組,建立旅游業發展聯席會議制度,協調解決全縣旅游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強化旅游業主管部門的職能,建立健全旅游景區(點)管理機構,理順旅游景區(點)管理機構與當地政府的關系;將旅游業列入鄉鎮綜合考評范疇;公安、工商、物價、衛生、安監、質監、藥監等部門加強對旅游運輸、安全、價格、市場秩序和食品衛生等方面的監督管理,形成旅游業發展的整體合力。
(十五)強化行業管理,推進旅游標準化建設。建立健全旅游安全預報、突發事件預案、應急救援和游客投訴受理機制,查處侵害游客合法權益的行為。
(十六)加快旅游業人才培養和引進,組織賓館、旅行社經理以及導游員等參加各類資格考試,提高旅游管理人員的理論水平和從業人員的服務水平。推行資格認證和持證上崗制度,培養高素質導游員隊伍,促進加快全縣旅游業加快發展。
- 上一篇:茶葉產業發展實施意見
- 下一篇:行政局政務公開工作實施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