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開發行政審批和收費制度改革意見
時間:2022-10-20 03:35:00
導語:房地產開發行政審批和收費制度改革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縣、區人民政府,察北、塞北管理區管委會,高新區管委會,市直屬單位,市政府各部門:
為認真貫徹落實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提高行政審批效能優化房地產業發展環境的意見》(冀政[2009]39號)精神,加快房地產開發行政審批和收費制度改革,優化房地產業發展環境,推進城鎮面貌三年大變樣工作,促進全市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
一、推進改革的基本思路和遵循原則
房地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對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穩定發展,省政府決定在全省實行房地產開發項目行政審批和收費制度改革,充分體現了改革創新精神,是對舊的行政管理體制、管理模式一次前所未有的改革,意義深遠而重大。各縣區、各部門要以“干部作風建設年”活動為契機,切實提高認識,強化組織領導,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得力措施,堅定不移地把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執行好、落實好,務求盡快取得實效。
我市房地產開發行政審批和收費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建設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潔政府為目標,打開解放思想的“總閥門”,努力破除傳統的思維定式,破除陳舊的條條框框,破除部門利益的局限,以創新的精神、改革的辦法和超常的措施,下大力鞏固職能歸并改革成果,進一步精簡審批和收費項目,簡化審批手續,壓縮審批時限,提高審批效率,加快建立權責一致、程序簡明、順暢高效、監督有力的行政審批體制機制,實現由審批型機關向服務型機關的轉變,努力營造房地產業健康穩定發展的良好政務環境。
改革中應重點把握以下原則:
(一)合理合法。堅持依法行政、科學合理行政,既遵循法律法規的原則和規定,又要從實際出發,以是否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為標準,對行政審批和收費項目進行清理規范。
(二)制度創新。以“轉變政府職能、改變管理方式、消除囿權思想、提供優質服務”為目標,下大力創新審批制度,再造審批流程,積極推行并不斷完善橫向并聯、縱向優化的審批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行政審批效率。
(三)簡政放權。按照“取消一批、合并一批、放開一批、下放一批”的要求,把能夠下放縣、區的管理權限全部下放縣區,賦予縣區政府充分的決定權,支持各縣區結合實際大膽創新。對通過加強管理以及市場、中介組織、行業自律能夠解決的事項,不再進行行政審批或徹底放開。
(四)權責一致。堅持“誰主管、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堅決把審批權以及與此相應的權限和責任一同明確給審批職能部門,實行審批責任追究制。建立健全監督約束機制,加強對行政審批行為的事中檢查和事后稽查,著力解決職能交叉、責權脫節、多頭審批、互為前置、暗箱操作等問題。
二、推進改革的主要內容和目標任務
根據省政府《關于提高行政審批效能優化房地產業發展環境的意見》精神,我市房地產開發行政審批和收費制度改革,主要內容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大力清理削減房地產開發行政審批項目。對有法律法規依據、屬房地產開發必備環節的審批,為規范市場秩序予以保留;無法律法規依據,屬自行設立的審批項目予以取消;有法律法規依據但限制和阻礙房地產發展的項目停止執行;能夠通過備案和監督執行解決的事項,不再列入審批事項。根據這個原則,我市在去年底完成的職能歸并改革已將涉及房地產開發審批項目削減為94項的基礎上,經論證審查清理、調整、合并精簡,保留為28項,其中:必須辦理的行政審批項目9項,特殊事項需要個別審批的項目10項,備案的項目9項(見附件1)。
(二)努力削減規范各類審批用章。對未列入保留審批事項目錄的相應取消審批用章;同一部門對同一審批項目的多個審批條件進行審查時,不在單項審查文件上蓋章,實行一個公章對外;聯合審圖和聯合驗收環節,只加蓋兩枚聯合用章,相關部門不再單獨加蓋公章。對省直部門下放到市級的行政審批用章和中介機構與關聯企業的用章也依據上述原則進行削減規范。據此我市涉及房地產開發項目的審批用章經削減規范后,保留審批用章26枚,其中:必經行政審批用章9枚,特殊事項需要個別加蓋的行政審批用章10枚,屬于為必經行政審批事項提供材料的中介用章7枚(見附件2)。
(三)集中取消、停收、降低及放開涉房收費項目及標準。為切實減輕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負擔,在對行政審批項目和用章進行清理規范的同時,按照省政府《關于提高行政審批效能優化房地產業發展環境的意見》要求,對54項收費進行了清理,保留21項。其中:涉及行政事業性收費16項,保留7項(收費由省下放市、縣收取的1項),停收6項,取消3項;涉及經營服務性收費19項,保留4項(降低收費標準的收費項目3項),停收5項,取消1項;由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管理徹底放開改為市場調節價的9項;涉及政府性基金5項,保留4項,停收1項;涉及保證金、資本金及其它收費10項,保留2項,取消3項,取締5項。涉及納入商品價格管理屬于壟斷企業代建費用、費用標準管理權限下放市、縣政府的項目4項,將通過論證、聽證等方式予以確定(見附件3)。具體保留收費項目的標準由市物價局近期另行公布。
(四)大力壓縮審批時限,提高行政效能。按照省監察廳和省建設廳聯合制定的《河北省房地產開發項目行政審批流程示意圖》精神,我市對房地產開發項目審批流程及辦理時限作了相應的清理規范。新的審批流程始于供地前準備環節,并在土地招拍掛后將房地產開發建設審批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即規劃許可階段、施工許可階段、竣工驗收階段。在審批辦理時限上,規劃許可階段的有關事項,相關部門的審批和辦理時間共計8天;施工許可階段,相關部門的審批和辦理時間共計2天;竣工驗收階段,相關部門的審批共計5天。三個階段總的審批辦理時限為15天,比省政府要求的審辦時限實際減少3天(見附件4)。為確保新的審批流程落實,要切實抓好以下幾個環節:
一是堅持抓好政府超前服務。在供地前期準備環節,涉及國土、規劃、環保、地震等部門要由坐等審批變主動服務,即:國土部門提供具備條件的土地,環保部門提供審定的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地震部門提供地震安全性評價文件,規劃部門提供剛性規劃意見,統一在土地招拍掛之前完成。
二是努力實行并聯審批制。房地產開發項目進入審批程序后,由市、縣行政服務中心統一組織有監督職能的部門進行并聯審批及聯合審圖、聯合驗收。所有涉及房地產開發審批的職能部門要全部進駐行政服務中心辦公,對進駐“中心”的綜合審批處(科)審批人員要充分授權到位,切實做到“一個窗口辦理、一個處室審核、一個領導審批、一個公章辦結”,堅決杜絕“前門受理、后門操作”的體外循環。
三是認真執行一站式收費制。大力改革房地產開發審批收費的收繳方式,按照收費主體不變、權益不變的原則,將各環節多次收繳改為項目用地審批、項目建設審批和房屋產權登記三個環節集中收繳,全部納入市、縣行政服務中心大廳收費窗口統一收取,真正做到“一站式收費”。
四是積極落實全程服務制。市、縣行政服務中心要積極創造條件,盡快設立專門的受理窗口,開展房地產開發項目審批服務,統一受理項目單位資料申報,無償為申請人代辦各項審批和交費手續,全程負責與相關部門的業務聯系以及協調運轉、跟蹤督辦、結果反饋,直至項目審批辦結。
三、推進改革要重點抓好的工作
房地產開發項目行政審批和收費制度改革,是一場政府行政管理體制的自我革命,是一次權力重組、利益調整、破舊立新的過程。各縣區、各部門要突出重點,以改革的勇氣、創新的精神,采取超常的措施,下大力實施和推進這項改革。
(一)令行禁止,確保各項改革措施落到實處。從3月1日起,全市各縣區、各部門要嚴格執行《實施意見》的行政審批、備案項目目錄和取消、停收、降低及放開收費標準的收費(基金)項目目錄以及審批項目的審辦流程;凡《實施意見》未公布保留的行政審批、備案項目以及精簡、合并的項目,一律停止審批;凡《實施意見》公布取消、停收的收費(基金)項目,一律停止收費;對《實施意見》確定降低及放開收費標準的收費項目,按新的權限和標準要求執行。對省
政府下放管理權限由市、縣政府管理的收費項目,將本著低限收取、盡快辦理的原則,由市、縣物價部門結合當地實際盡早確定公布。正在辦理房地產開發審批手續的,從3月1日起按《實施意見》執行,對此前已辦理的審批、收費事宜,不再重新辦理。
(二)分工負責,努力抓好改革銜接工作。房地產開發行政審批和收費改革涉及面廣、政策性強,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各縣區、各部門要以“干部作風建設年”為契機,自覺轉變思想觀念和工作作風,創造性地抓好改革銜接工作。一是各縣區政府、市政府法制辦、市監察局、市行政審批管理辦公室、市物價局、市建設局、市規劃局、市房管局等部門要明確責任,分工負責,積極主動做好改革措施的銜接工作,重點是按照《實施意見》要求,結合我市實際,抓緊完成審批項目、審批用章和收費項目的再清理再規范工作,確保改革措施盡快落實到位。二是全面推進市行政服務中心建設。市行政審批管理辦公室要會同市直有關部門抓緊對制度創新、流程優化、責任分工進行深入研究,制定出更清晰、更快捷、更明確、操作性更強的審批流程。認真履行審批全過程和主要環節的直接組織責任,及時研究解決審批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三是市監察局要會同市有關部門,抓緊建立房地產開發行政審批、收費政務信息公開制度和全程行政監察制度,將管理權限、設立依據、申報條件、申報材料、審批流程、辦理時限、收費標準、服務承諾等公開。審批過程實行陽光操作,對行政審批項目的受理、承辦、批準、辦結和告知等環節進行公示。要建立經常性的督辦督查機制,采取明察暗訪、跟蹤督查、專項督察、定期通報等形式,加強行政效能監察和跟蹤問效,確保改革措施執行到位。同時,要設立公開投訴電話,建立投訴辦理反應機制和機構,做到有訴必查、查實必究,堅決制止不作為、亂作為行為。
(三)落實責任,確保各項監管工作有效開展。涉及取消審批和收費項目的各級行業主管部門,要認真履行部門管理職責,及時把工作重心從事前審批轉移到事后監管上來,保證審批和收費項目取消后監管工作到位,做到監管不放松,嚴防出現不審不管的工作漏洞。凡因監管不力,導致出現各類質量、安全等問題的,由承擔相關職責的監管部門負責,并嚴厲追究相關人員及部門一把手的責任。
(四)強化管理力度,規范中介行為。對涉及房地產開發的中介機構,要切實加強管理,規范執業行為,對市未予確認的中介蓋章和收費一律取消。確需開展的檢驗檢測和評估評審等業務,有關中介機構要超前服務,壓縮時限,最大限度地減少收費。嚴禁政府部門將自身職責交由中介機構承擔,嚴禁脅迫房地產企業接受強制性服務并收費,嚴禁將經營性收費作為前置條件搭車收取,堅決切斷行政審批與中介服務的利益聯系。
(五)加強縣區工作,確保縣級改革取得實效。各縣區要結合本地實際,創造性地執行《實施意見》的政策措施,切實把住《實施意見》對審批、收費項目和審批流程劃定的紅線,即:執行中審批、收費項目只能削減不能增加,收費標準只能降低不能抬高,辦理時限只能壓縮不能延長,下大力減少審批和收費項目,降低收費標準,著力抓好審批方式創新,開展審批流程再造,盡力壓縮審批時限,努力為房地產開發審批提供高效率的服務平臺。
四、加強組織領導,務求取得實效
提高審批效率、優化房地產業發展環境是一項以改革行政審批和收費制度為著力點的創新性工作,必須有強有力的組織領導作保障。各縣區、各部門要切實強化組織領導,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取得實效。
(一)強化領導。市政府已成立以主管副市長為組長、市直有關部門一把手為成員的領導小組,負責對提高審批效率、優化房地產業發展環境工作重大事項進行研究、協調;并成立了由市監察局、市行政審批管理辦公室、市物價局、市政府法制辦等部門組成的領導小組辦公室,具體負責組織、協調、落實。各縣、區也要成立相應的機構,集中時間、集中精力抓好這項改革。
(二)明確責任。各縣區政府、各部門主要負責人是提高行政審批效率的第一責任人,要切實擔負起領導責任,親自研究調度和督促檢查。要明確工作分工,把責任真正落實到崗位、落實到人,建立起有效的落實機制。嚴格首問首辦責任制,對有章不循、有據不依、流于形式以及“前臺受理、后臺操作”等行為,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和部門一把手的責任。
(三)加強宣傳。要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有效傳媒舉辦專欄、專刊、專訪等專題節目,開展集中宣傳咨詢活動,加大對精簡行政審批和收費項目、提高行政審批效能政策、措施典型的宣傳力度,營造濃厚輿論氛圍,接受社會監督。建立以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市民代表、房地產企業代表為主體的社會評價機制,開展房地產開發項目審批服務評價調查和軟環境測評,以推動和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穩定發展。
- 上一篇:產業集聚區項目審批的意見
- 下一篇:優化房地產業發展環境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