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意見范文

時間:2022-02-01 04:06:00

導語: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意見范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意見范文

一、充分認識做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重要意義

進一步做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解決好農村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問題,是當前加強民生工作的一項緊迫任務,是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舉措,是實現“維護省城穩定、發展省會經濟、建設美麗泉城”宏偉目標的重要基礎和保證,也是統籌城鄉發展、建立新型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內容,是各級政府的重要職責和政治任務。我市自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來,各縣(市)區政府加大措施,狠抓落實,不斷擴大保障范圍,逐步提高保障標準,農村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有了較大改善。但還存在應保未保、救助面窄、救助水平低、資金投入不足、操作不規范等問題。各級各部門要從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高度,充分認識做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采取有力措施,加大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推進力度,把全市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二、合理確定保障對象范圍,努力實現應保盡保

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是家庭年人均純收入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農村居民,主要是因病殘、年老體弱、喪失勞動能力以及生存條件惡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難的農村居民。各縣(市)區政府要在今年上半年調查摸底的基礎上,重新對農村困難居民進行復核認定,年底前把年人均純收入低于800元的農村困難居民全部納入低保范圍。從20*年開始,各縣(市)區要嚴格按照當地確定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把符合條件的農村困難群眾全部納入保障范圍,實現應保盡保。

三、科學制定保障標準,逐步提高補助水平

每年全市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市民政部門會同財政、物價、統計、農業等相關部門,根據能夠維持當地農村居民全年基本生活所必需的吃飯、穿衣、用水、用電及燃料等費用研究確定。各縣(市)區依據市里確定的最低標準,科學合理地確定本地低保標準,提出保障標準方案,報市政府備案后公布執行。各縣(市)區確定的農村低保標準不得低于全市最低標準。同時,要建立農村低保標準自然增長機制,根據經濟發展水平,綜合考慮物價變動等因素,逐步提高保障標準,使農村困難群眾基本生活隨著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而得到改善。低保標準提高后,人均月補助水平也要相應提高,從20*年開始,各縣(市)區農村低保月人均補助水平都要達到50元以上。

四、不斷加大投入,確保落實農村低保資金

各級政府要將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列入財政預算,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各級財政部門要進一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將每年新增財力部分優先用于民生工作,特別是農村低保工作。農村低保資金以市縣兩級財政承擔為主,從20*年起,市級財政將增加農村低保資金的投入,市以上財政負擔比例不低于農村低保資金總支出的50%,各縣(市)區政府要認真落實好資金預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金要通過財政涉農資金“一本通”的方式直接發放到困難群眾手中,確保按時足額到位。

五、科學核實家庭收入,強化低保規范化管理

各縣(市)區政府要根據省、市有關規定,結合當地實際,制定本地統一的農村居民家庭收入核算評估辦法,科學、準確界定家庭收入。要立足農村生產經營活動實際,把家庭收入核實與群眾評議結合起來,根據當地低保標準和審核評議情況,盡量采取簡便易行的方法,實事求是地確定低保實際救助水平。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資格的申請、確認及注銷,實行個人申請、村(居)評議、鄉鎮審核、縣級民政部門審批的工作機制。要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嚴格程序,規范運作,動態管理,陽光救助,切實做到不重保、不錯保、不漏保。

六、加強基層工作力量,保證工作經費

各級政府要加強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組織建設,在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加強農村公共服務能力建設的過程中,統籌考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需要,科學整合縣鄉管理機構和人力資源,合理調整鄉鎮社會事務辦公室職責,加強工作力量,打牢農村低保工作基礎。特別是縣鄉兩級基層干部和工作人員,承擔著入戶調查、審核、審批、發放、動態管理等大量具體工作,各級財政要按照農村低保資金預算的10%安排工作經費,保證農村低保工作正常開展。

七、加強領導,確保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順利實施

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農村低保工作,切實加強領導,落實工作措施,加大推進力度,加快工作進度,努力實現應保盡保,并逐步提高農村低保實際救助水平。各有關部門要按照“政府主導、民政主管、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原則,各負其責,通力協作,密切配合,形成推動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整體合力。各級民政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部門的作用,認真履行職責,周密安排,規范運作,加強調研,完善制度,積極推進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順利開展。各級財政部門要認真落實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預算,加強資金監管,確保及時發放。各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要加強農村勞動力培訓,組織有勞動能力的低保對象外出務工和就業。各級監察、審計部門要加強對農村低保工作的監督和審計,確保農村低保資金按時撥付和合理使用。對虛列、擠占、挪用低保資金等違法違紀行為要及時糾正和查處。其他有關部門也要與民政部門密切配合,各司其職,全力做好相關工作。同時,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新聞媒體,做好宣傳工作,將低保政策、對象范圍、保障標準、申請審批程序等公開,使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進村入戶、家喻戶曉,保障社會公眾的知情權,暢通公眾參與渠道,接受全社會的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