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農村新服務體系的指導意見

時間:2022-06-07 08:54:00

導語:實施農村新服務體系的指導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實施農村新服務體系的指導意見

為進一步加快我市農村現代流通業發展步伐,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統籌城鄉發展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政策意見》(委發〔2010〕23號)精神,現就進一步創新農村流通體制,建設農村現代流通服務新體系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建設農村現代流通服務新體系的重要意義

搞活農村流通、繁榮農村市場,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改革開放以來,我市農村商品流通形成了多形式、多成分、多渠道發展的格局,為促進城鄉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農村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現有的經營設施和相對滯后的經營模式,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尚有較大差距,農村消費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面臨較大挑戰,農產品流通成為制約農民收入持續快速增長的瓶頸問題。在當前形勢下,進一步創新農村流通體制,建設農村現代流通服務新體系,不僅是改善農民生活環境和生產條件的需要,而且對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和農村市場體系、促進農民增收、引導農村消費、保持農業和農村經濟穩定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從落實科學發展觀、完善州區域發展戰略體系的高度,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和使命感,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抓住機遇,強化措施,進一步創新農村流通體制,不斷建立健全農村現代流通服務新體系,加快推進農村流通現代化步伐。

二、明確指導思想、工作目標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立足城鄉統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整合各類資源,創新體制機制,打造繁榮有序、生態高效的農村現代流通服務新體系,加快城鄉一體發展步伐,為建設生態文明、打造全面小康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堅強保證。

(二)工作目標:到“十二五”期末,在全市農村基本建成以日用消費品連鎖經營體系、農業生產資料連鎖經營體系、農產品購銷服務體系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為主體的農村現代流通服務新體系,基本實現日用消費品、農資連鎖經營網點覆蓋全市行政村,食品和農資的統一配送率分別達到70%和80%以上;農產品購銷服務和再生資源回收服務得到進一步加強,形成購銷結合、雙向流通、安全高效的農村流通新體系和城鄉一體發展、符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求的農村流通新格局。

(三)總體要求: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品牌經營、加強監管、服務“三農”的原則,按照發展合作組織和混合型經濟、擴大新型業態、盤活存量資產、實現良性循環的工作思路,在市本級建設大型物流集散中心和專業市場;在縣級城市建設連鎖配送中心和農產品、再生資源交易市場;在鄉鎮建設日用品、農業生產資料等連鎖超市,建設和改造提升農貿市場,有條件的鄉鎮可建設綜合購物區;在有輻射功能的較大村莊建立以現代經營服務方式為基礎、由多種經營服務項目組成、為農民提供商品、技術、信息、中介等服務和文化活動條件的農村綜合服務中心;在一般村莊建立日用消費品便利店和農資“放心店”,同時加強農產品購銷服務、再生資源回收服務,發展產銷結合型的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滿足農民生產生活需要,促進城鄉經濟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三、創新工作機制,突出工作重點

(一)構建農產品營銷有效平臺和長效機制。以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為目標,努力打造農產品購銷服務新體系。

1.推進農產品市場建設與改造。改造和建設一批布局合理、功能齊全、管理先進、環境良好的農產品貿易市場、綜合市場、批發市場,暢通農產品流通渠道。“十二五”期間,全市新建、改造10個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產品物流配送項目。市本級重點建設占地1000畝的專業市場,年交易額超100億元,努力打造四省邊際商貿中心城市。

2.拓展流通渠道。鼓勵、支持各類農產品經營主體在市外、省外設立直銷點、聯銷點、特約經銷點,擴大州農產品銷售市場,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十二五”期間,在全國各地設立100個州農產品銷售(展示)窗口,在10個省會城市、特色城市組建州農產品示范直銷點。

3.做好“兩個結合”(網上銷售與直銷相結合、特約經銷與聯營聯銷相結合)。充分利用互聯網方便快捷的優勢,加強農村市場信息服務體系建設,在鄉鎮、重點行政村建立農產品信息服務點;加強農產品網上交易平臺建設,發展網上農產品交易和結算;加強與省內外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合作,建立農產品銷地市場信息采集網絡,加強農產品供求信息,引導農民運用市場信息指導生產。

4.抓好“三個對接”(農超對接、農市對接、農校對接)。鼓勵農民專業合作社加強農產品基地建設,推進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在發展州特色農產品深加工工業的同時,推進大型連鎖超市與農民專業合作社、生產基地、專業大戶等建立穩定的農產品產銷關系;加強與省內外各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合作,設立州農產品專銷區;建立完善特色、有機農產品標準化基地,培育品牌產品,加強與市內外大專院校,機關、企事業單位食堂合作,開展放心安全食品和凈菜配送,促進農民增收。

(二)提升農資和日用消費品連鎖經營網絡。以打造“放心農資”、“安全食品”為重點,按照“市有大型集散市場、縣有配送中心、鎮有連鎖超市、村有放心店”的要求,進一步完善農業生產資料和農村日用消費品連鎖經營服務網絡。

1.提升配送中心功能。按照發展現代物流的要求,在市本級及各縣(市、區)建立完善7個農資配送中心,5個以上日用消費品配送中心,提升商品配送率。到“十二五”期末,農村日用消費品連鎖經營網點的食品配送率達70%以上;農資連鎖經營網點商品配送率達80%以上,確保農村居民消費安全。

2.完善連鎖經營網絡。在現有連鎖經營網點的基礎上,每年新增連鎖經營網點100個,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實現日用消費品、農資連鎖經營網點覆蓋全市行政村。

3.開展綜合服務。貿糧、供銷、文廣、食品藥品監管、煙草、郵政、通訊、鹽業、石油、保險等部門單位要加強聯合與合作,發揮“一網多用”優勢,進一步提升服務功能,為農民提供全方位、立體式服務,促進城鄉社會服務均等化。加快發展村級綜合服務社,為農民提供集購物休閑、信息服務、技術咨詢、健身娛樂、書報雜志、音像制品等綜合服務,“十二五”期末,全市村級綜合服務社的行政村覆蓋面力爭達到50%以上。

(三)加強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建設。整合市場資源,構建以各類回收網點為基礎,集回收、加工、交易為一體的再生資源經營網絡體系,促進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發展。“十二五”期間,全市新建、改造再生資源集散交易市場5個,加強與市外大集團、大企業合作,開展廢舊家電、機械設備等回收拆解業務,形成回收、分揀和加工利用一體化經營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實現再生資源產業化經營、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借鑒寧波等地經驗,規范建設社區和村鎮回收網點,構建廢舊物資連鎖回收網絡。建立健全再生資源經營管理制度,加強從業人員經營管理培訓和教育工作,杜絕違法收贓、銷贓行為,規范回收市場秩序。

(四)加強農村流通主體和人才隊伍建設。加快培育農村經紀人、農產品運銷專業戶和農村各類流通中介組織,組建大型跨區域作業的農村流通企業集團,培育和發展“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公司(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以及農產品流通龍頭企業。積極培養和引進流通專業人才。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引進人才、培養人才、儲備人才,鼓勵企業員工參加各種教育培訓活動,提升商貿管理人員素質,打造一支高素質的商貿商務人才隊伍。

四、加大政策扶持,加快農村現代流通服務體系建設

(一)給予必要的資金支持。“十二五”期間,市財政每年從服務業發展引導專項資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扶持農產品營銷長效機制平臺建設、農資物流配送和農村物流站場建設、日用消費品物流連鎖經營體系和農村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建設。各縣(市、區)政府也要安排一定的資金支持農村現代流通服務新體系建設。各金融機構要積極支持流通企業參與農村現代流通服務體系建設,擴大授信額度,加大信貸支持力度。

(二)給予用地、建設、稅收等相關優惠政策。農村新增商業設施、農村物流站場和農村服務中心建設用地必須符合鄉、村規劃,有關部門要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前提下給予優先提供;對列入市級重點的流通項目和龍頭企業,利用原使用或盤活供銷社系統的劃撥土地進行農村現代流通服務體系建設,按規定補交土地出讓金,辦理出讓手續;對市級重點流通項目建設和龍頭企業建設配送中心所需用地,要優先安排計劃、優先組織供地,并參照有關規定按優惠政策辦理。對我市連鎖企業在市內設立區域分支機構并符合相關條件的,企業所得稅由總部統一繳納。

(三)簡化審批、檢查手續。各級工商、質監、衛生、交通、環保等部門在連鎖門店注冊、登記、證件辦理等方面要簡化手續,提供方便。直營連鎖企業辦理經營資格審批,由企業總部向企業注冊登記機關所在地的有關主管部門統一辦理。對農村連鎖店煙草經營資格證的辦理提供方便,在數量和間距限制方面予以放寬。要嚴格規范各有關部門的執法檢查行為,嚴禁重復檢查和不合理收費。在確保有效監管的前提下,對經營規范的直營連鎖企業統一配送的商品(國家規定的特殊商品除外),其商品質量、衛生等方面的檢查,要簡化手續,原則上只在配送中心進行。

五、加強組織領導,形成工作合力

(一)加強組織領導。為加強對農村現代流通服務體系建設的組織領導,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市長任組長的市農村現代流通服務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全市農村現代流通服務體系建設的規劃指導、組織協調等工作。各縣(市、區)也要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制訂實施方案,明確責任單位,強化工作措施,統籌安排,精心部署,積極推進農村現代流通服務體系建設。

(二)形成工作合力。各涉農部門要根據部門職能和分工,積極參與農村現代流通服務新體系建設;要按照《國務院關于加快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40號)要求,支持各級供銷合作社發展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絡,推進“新網工程”建設,努力把供銷合作社打造成為農村現代流通的主導力量。各級供銷合作社要將自身的生存發展與實現農村流通現代化緊密結合起來,精心制訂并組織實施農村現代流通服務體系建設發展規劃,分解任務,落實責任;認真組織實施“新網工程”,加強與供銷系統內外大集團、大企業合作,引進新理念、新業態,培植發展重點流通企業,推進農村現代流通業發展;整合各類優勢資源,盤活存量資產,推動流通設施的改造和升級,完善服務網點,健全服務網絡;創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措施,建立與發展農村現代流通服務體系相適應的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