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統生態市建設工作提議

時間:2022-06-11 04:55:00

導語:教育系統生態市建設工作提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育系統生態市建設工作提議

年是生態市建設考核年。為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生態市建設工作要求,落實市政府下達給教育系統生態建設目標任務,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扎實開展中小學(幼兒園)環境教育,增強未成年人環境保護意識,全面普及先進的環境文化和環境科學知識,提高現代文明素養,積極推進我市生態市創建,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現就教育系統生態市建設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主要目標任務

(一)大力開展環境教育,有全市統一的環境教育專業教材,并納入地方課程,每學年環境教育12課時以上;

(二)建制學校(幼兒園)申報和接受鎮江市級以上綠色學校考核,已建成鎮江市級以上綠色學校(幼兒園)的單位進一步落實綠色學校(幼兒園)要求,提升綠色學校(幼兒園)創建水平;

(三)精心做好國家生態市考核驗收準備,動員全體師生員工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低碳校園,打造環境教育亮點,認真做好相關臺賬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四)全面完成市政府年度《生態市建設目標責任狀》下達給教育系統的目標任務,加大宣傳力度,普及生態環保知識,經統計部門抽查統計,知曉率達100%。

二、落實重點工作

(一)注重宣傳教育

認真貫徹落實環保部、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做好新形勢下環境宣傳教育工作的意見》和省環境保護廳、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全民環境宣傳教育工作的意見》精神,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小學環境教育專題教育大綱》和《中小學環境教育實施指南》,積極宣傳生態市建設的重要意義,全面落實市政府下達給教育系統的生態市建設目標任務。各校要通過設立環境教育宣傳專欄、舉辦環境教育小報等多種途徑,系統介紹和宣傳生態和環保知識,充分利用日報、教育信息網等主流媒體,交流和介紹學校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及綠色學校創建活動的經驗;各中小學、幼兒園要面向教職員工開展以生態環境建設為主題的宣傳教育活動,改善校園生態文化環境,增強環境意識和環保能力,提高以身示范的自覺性,形成良好的環境教育氛圍。

(二)開足環境課程

各中小學要制訂切實可行的學校環境教育工作計劃和環境教育課程教學計劃,按規定在地方課程中開齊、上足、教好環境教育課程,每學年環境教育12課時以上;要在用好環境教育教材的基礎上,不斷開發環境教育課程資源,提高環境教育效益。高中要開設環境教育選修課,開展以環境保護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實踐科學發展觀;小學和初中要聯系學習和生活實際,以增強環境意識,普及環保知識為重點,提高環境教育實效;幼兒園要結合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開展環境教育,營造氛圍,寓教于樂,培養愛家園、愛生活的情感和習慣。

(三)重視學科滲透

各校要將環境教育要求有機地列入學科教學計劃,各科教學有機聯系環境教育,尤其是要結合環境教育的熱點問題創造性地開展環境教育,通過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徑,切實培養學生自覺的環保意識和環保行為,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各校要結合實施新課程,利用綜合實踐活動、班團隊活動、研究性學習活動,參與學校、社區、家庭環保實踐活動等時機,采取適合中小學生身心和智能發展特點的形式,進行有效的環境教育。幼兒園要以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熱愛家園、熱愛生活的環境情感和良好的環保行為習慣為重點,組織適合學齡前兒童特點的教育活動。

(四)扎實開展活動

各校要創新環境教育形式,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擴大師生活動的參與面,提高環境教育實效。結合有關環保教育的節日(如植樹節、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世界環境日、國際保護臭氧層日、愛鳥周等),組織環境教育專題活動;進一步加強“學校—綠色社區”的聯建活動,發動學生組織“綠色衛隊”開展環保行動;組織學生利用實踐課到周邊社區參與環保宣傳、環境調查及公益活動;組織學生開展環保主題活動,如環保主題作文競賽、環保知識競賽、環保書畫比賽等;組織教師開展環境教育賽課和優秀教案(課件)評選活動等。

(五)開發校本課程

各校可結合學校特色建設,通過開設環境教育特色校本課程,設立生態知識系列講座,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安排社會實踐課等形式,形成學校環境教育優勢;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把環境教育和實踐從學校引入家庭,使一個孩子影響一個甚至更多的家庭,把環境教育和實踐帶進社區,提高全民的環境意識;整合社區具有地方特點的環境教育陣地和環境教育資源,組織力量開發教師易教、學生易學、貼近生活、內容豐富、形象生動的環境教育校本教材。

(六)持續綠色創建

各中小學、幼兒園按照省、市“綠色學校(幼兒園)”評估標準,確立學校持續創建“綠色學校(幼兒園)”的工作目標,普及鎮江市級以上“綠色學校(幼兒園)”創建工作,要形成一套科學高效的環境教育管理模式和切實可行的創建“綠色學校(幼兒園)”的運作機制,形成學校課內外、校內外結合的環境教育活動體系,師生參與程度高;面向各級綠色學校,扎實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低碳型校園建設工作,努力綠化美化校園,為師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學習環境,激勵師生員工從身邊事做起,宣傳、推介和倡導實行綠色生活方式、綠色消費方式,從節水、節電、節約紙張、實行垃圾分類回收、資源循環利用、控制環境污染等方面做起,因地制宜地開展專項主題活動;為推進校園環境文化建設,為學生搭建關注環保的平臺,鍛煉并提高學生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有條件的中小學校可創建環境教育“綠色小記者站”。

(七)開展研訓活動

繼續開展創建綠色學校(幼兒園)和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校園的專題培訓和研究工作,注重環境教育科研課題開發,把提高教師的環境素養和校園環境管理能力作為教師繼續教育的重要內容;各校要充分發揮外聘環保專家、輔導員的指導作用,利用培訓、講座、研討、輔導、課題研究等方式促進教師環境教育能力和師生環保意識的提高。

(八)做好迎檢工作

各中小學、幼兒園要結合生態市建設工作任務,精心做好迎檢工作,對照學校(幼兒園)生態市建設工作任務主要指標,高標準、高質量做好迎檢現場和臺賬資料的準備工作。

三、強化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教育局成立市教育系統年生態市建設領導小組。領導小組成員名單如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建立領導小組定期會議制度,領導小組職責是部署生態市建設的工作任務,研究、解決建設工作中的具體問題,組織、督導中小學、幼兒園開展環境保護教育和綠色學校(幼兒園)創建活動。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教育局基教科,辦公室主任由同志兼任,副主任由同志兼任。

各學校(幼兒園)要成立年生態市建設和環境教育領導小組,承擔相應的工作職責,落實相應的工作任務。

(二)落實保障措施

教育局印發《關于下達年市教育系統生態市建設目標任務的通知》(教〔〕23號),召開動員大會,向學校下達年生態市建設目標管理任務書,分解落實生態市建設目標任務,要求各中小學、幼兒園做到及時制定工作計劃、全面細化指標要求、層層分解目標任務、扎實推進環境教育、切實提高教育效果,高質量完成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各項目標任務。教育局把中小學、幼兒園生態市建設目標任務列入《市中小學(幼兒園)年目標管理責任狀》,將生態市建設目標任務完成情況落實到學校校級領導年度考核之中,實施考核結果與校長(園長)績效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