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人民調解意見

時間:2022-01-11 09:57:00

導語:新時代人民調解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時代人民調解意見

一、提高認識。著力推進新時期人民調解工作的改革與發展

對維護社會穩定,人民調解是一項社會主義法律制度。做好新時期人民調解工作。防止民間糾紛激化,防止民事案件轉化為刑事案件,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因此,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和人民調解委員會要統一思想,高度重視新時期人民調解工作,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依法治國,促進人民調解工作的改革與發展,使其成為新形勢下解決民間糾紛的更加堅實可靠的第一道防線”當前乃至今后一個時期要做好以下4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組織本系統干警認真學習中央有關文件精神,切實提高對人民調解工作的認識,積極爭取各級黨委、政府對人民調解工作的領導,將其納入議事日程;二是要將人民調解工作與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相結合,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相結合,與人民來信來訪工作相結合,強化人民調解工作;三是利用多種形式大力宣傳人民調解工作,大力表彰人民調解工作的先進集體和個人;四是深入研究人民調解工作在新時期出現的新情況、新特點、新問題,不斷總結人民調解工作的新經驗、新辦法。人民調解要擴大工作領域,調整組織網絡,建立和規范工作程序,依法確認人民調解協議的法律效力,使人民調解工作在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二、與時俱進。切實加強人民調解組織建設

由于機構改革,近年來。鄉(鎮)撤并,各級人民調解組織及調解人員變動較大,影響了人民調解組織作用的充分發揮。因此:一是要完善和鞏固基層人民調解組織。村(居)委會設立的人民調解委員會是市人民調解組織的基礎,只能加強不能削弱。村(居)委會人民調解委員會一般由35人組成,可設主任1名,必要時可設副主任1名。調解主任原則上由村黨支部書記或村(居)委會主任兼任。組、居民小區設調解小組,調解小組由23人組成,設組長1名。二是要清理整頓企事業單位人民調解組織。未建立人民調解組織的要盡快建立,不合格的要進行重組,已撤并的要盡快恢復。三是要積極穩妥地發展行業性、區域性人民調解組織。尤其是社團組織中的行業協會、大型集貿市場、經濟開發區要逐步建立、完善人民調解組織。四是要保留、完善跨單位、跨行業、跨地區的聯防聯調組織。五是要規范鄉(鎮)街道人民調解組織。年月日以前,各地要全面建立鄉(鎮)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并將前幾年設立的鄉(鎮)街道“社會矛盾調解中心”規范到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工作范疇中來,使其成為社會自律性調解組織。鄉(鎮)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一般57人,應由5個方面的人員組成:鄉(鎮)分管政法工作的領導,鄉(鎮)街道司法助理員,本轄區內的村(居委會、企事業單位)人民調解委員會主任,本轄區內居住的懂法律、有專長、熱愛人民調解工作的社會志愿者,由縣(市、區)司法局統一考核任命的首席調解員。其工作范圍是調解本轄區內下一級調委會調解不了疑難、復雜民間糾紛和跨行業、跨單位的民間糾紛。

三、建章立制。進一步加強人民調解工作的規范化建設

進一步規范人民調解的工作方式、工作程序、工作紀律。各級各類人民調解委員會均要建立固定的調解場所,人民調解委員會應建立健全崗位責任、業務登記、糾紛排查、定期回訪、統計上報、檔案管理等各項制度。鄉(鎮)街道的調解場所稱為調解庭;村(居)委會和企事業單位的調解場所稱為調解室。人民調解工作要遵循依據法律、法規、規章、政策及社會公德進行調解和在雙方當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礎上進行調解等基本原則,尤其是要尊重當事人的訴訟權利,不得因未經調解或調解不成而阻止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糾紛,要堅持公開、公正、公平,并按規定進行登記和制作筆錄,根據需要或者應當事人的請求,制作調解協議。

一要及時解答、處理人民調解委員會或者糾紛當事人的咨詢、請示和投訴;二要應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請求或者需要,鄉(鎮)街道司法所負責指導管理本轄區內的人民調解工作。協助、參與重大疑難糾紛的調解;三要對人民調解委員會主持達成的調解協議予以檢查;四要調查研究民間糾紛的特點和規律,及時總結交流人民調解工作經驗。

四、適應形勢。建立一支高素質的人民調解隊伍

應著力優化和改善人民調解員隊伍的知識和年齡結構,為適應新形勢下依法調解的要求。整合社會人力資源,把轄區內懂法律、懂專業、熱心人民調解工作的社會志愿人員作為調解人員的選聘對象。一是各級司法行政部門要制定統一的培訓綱要,運用多種形式加強對調解人員的培訓工作。二是要逐步實行首席調解員制度、持證上崗制度。三是建立考核、聘用、獎懲等工作機制。村級調解人員的考核,由鄉(鎮)兩辦”和司法所負責;鄉(鎮)級調解人員的考核,由縣(市、區)綜治辦和司法局負責。四是組織有一定實踐經驗的調解人員參與庭審前的輔助性工作,如擔任陪審員、旁聽審判等,提高調解人員的業務素質。對調解人員要嚴格要求、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強化職業道德教育和紀律作風建設,努力增強他政治覺悟、道德水準和社會責任感,建立一支高素質的人民調解隊伍。

五、履行職責。強化司法行政機關對人民調解工作的指導

為指導人民調解工作提供組織保障。尤其是市、縣兩級司法行政機關及基層司法所,指導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工作是司法行政部門的責任。市、縣兩級應成立由綜治委、法院、司法、公安、民政、財政等部門負責人組成的人民調解工作領導小組。要認真履行職責,深入指導人民調解委員會的日常工作,以人民調解委員會的人員組成、工作程序、工作制度和人民調解協議的規范性、合法性為重點,采取分類指導,檢查督辦、個案指導、考核獎懲等途徑,確保人民調解工作的有效開展。同時,要深入研究解決在貫徹落實司法解釋和部頒規章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切實加強與法院的溝通和聯系。根據《省人民調解工作規定》大力爭取當地黨委、政府對人民調解工作的重視與支持。各級財政部門要解決人民調解工作的指導、培訓和表彰經費,將所需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努力創造良好的工作條件和氛圍,促進我市人民調解工作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