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創業工作意見
時間:2022-01-12 09:07:00
導語:全民創業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凡我市以自主創業方式實現就業或再就業的大中專畢業生、復轉軍人、下崗失業人員、殘疾人和農村勞動者等人員,從事創業活動的國家限制的行業除外)均可享受有關鼓勵創業的扶持政策。對扶持對象從事創業活動的工商登記注冊時,一律免收屬于管理類、登記類和證照類的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自領取稅務登記證之日起,3年內免征營業稅、城市建設維護稅、教育附加和個人所得稅。支持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帶頭創業。鼓勵符合政策條件的公務員按照有關規定提前辦理退休手續,離崗創業。
二、全面放寬注冊登記
投資者設立有限責任公司和非公司法人,注冊資本(金)最低限額為3萬元人民幣,首次出資達到1萬元即可登記,其余出資允許在2年內分期注入,首期注入資本(金)放寬到注冊資本總額的20%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不作最低注冊資金限制。投資人可以用知識產權、采礦權、土地使用權、荒山水域使用權、股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并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其出資比例最高可達企業注冊資本的70%。除法律和行政法規規定的前置審批外,任何部門不得設置前置審批條件。個體工商戶注冊登記由基層工商所直接受理。不需要前置的3個工作日內注冊登記。需要前置審批的實行告知承諾制,5個工作日內辦理完畢。投資主體可自行選擇規范的企業名稱、字號。冠市名不受注冊資本和組織形式限制。允許城市圈內異地投資人在投資企業名稱冠用湖北、武漢等行政區劃或冠用異地行政區劃。凡符合安全和環保要求,經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同意后,允許以家庭住所為經營場所。
三、放寬初次創業入園標準
對民間初次創業投資密度達到30萬元/畝的企業,可以進鄉鎮工業園區發展。投資密度達到50萬元/畝或者承諾正常投產一年后稅收達到3萬元/畝的企業,經濟開發區按其投資規模優先供地,用地手續由鄉鎮辦場或開發區負責辦理。工業園區內,投資在300萬元以上,且投資密度達到30萬元/畝的企業,實行建設規費全免(含消防)規劃部門只規劃不收費,其生產和辦公用房的房產證按建筑面積2元/平方米計收。
四、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
實施中小企業民營經濟發展“345工程。全市力爭每年培育30個以上企業進入規模以上企業行列;每年滾動抓40個重點中小企業;每年新創辦小企業500戶。對新辦企業進行重點扶持,尤其是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帶動力強的新產品開發項目,政府給予貸款貼息或無償資助,支持其做大做強。市政府每年在新增稅收中列支專項創業獎勵資金200萬元,實行市級中小企業成長工程以獎代補。對新進入規模以上的企業,優先安排財政資金扶持。從2011年起,連續3年對新進規模以上企業以每個5萬元的標準一次性對其所屬主管部門或招商引進單位實行獎勵。如果當年新上3個以上規模企業,每個另外再獎5萬元。
五、加快創業孵化基地建設
鼓勵各類創業資本圍繞現代農業、旅游服務業以及我市的紡織服裝和機械制造兩大優勢產業開展創業,鼓勵依托支柱產業,創辦以配套產品和服務為特色的企業。鼓勵創辦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型企業。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建設創業孵化基地、創業園區、創業社區。市政府計劃在部分鄉鎮規劃一定數量工業用地,作為創業基地用地。堅持“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原則,既可以獨資也可以入股,新增稅收的地方留成部分5年內全部獎給相關主管部門或鄉鎮辦。
六、鼓勵創業帶動就業
按照財社發〔〕70號和人社發〔〕60號文件規定,加大創業培訓力度,對有創業愿望,參加3個月以上的技能免費培訓并取得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證的法人可補貼1200元。如新創辦企業,安置下崗再就業10人以上,并與員工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就業合同且全員繳納失業保險,可申請轉崗培訓安置補貼800元/人。如員工在企業內部培訓,還可申請職業培訓補貼800元/人。
七、加大創業扶持力度
鼓勵商業銀行大力扶植中小企業發展,市財政專項資金存款與商業銀行新增中小企業貸款實行掛鉤。積極推進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平臺建設,支持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做大做強。將市誠信擔保公司資本金增資到5000萬元。進一步簡化小額擔保貸款手續,各類自主創業人員申請小額擔保貸款,辦理房產抵押手續時,免收房地產評估費以及相關部門和單位的各種管理費、服務費和證照費。稅務部門要為創業提供寬松的征管環境。對創業企業從事技術轉讓、技術開發及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所取得的收入,應按規定免征營業稅。
八、完善工作機制
市全民創業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負責全市全民創業的政策制定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要密切配合,形成加快推進全民創業的合力。各級各部門要抓緊制定支持推動全民創業的配套政策和具體措施,不斷完善全民創業服務體系。大力表彰優秀的創業者和為社會作出貢獻的企業家,真正形成政府鼓勵創業、社會支持創業、民眾積極創業的良好發展氛圍。
- 上一篇:州長在整治坡地過度開墾大會的發言
- 下一篇:鄉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工作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