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五保供養若干意見
時間:2022-04-01 04:05:00
導語:農村五保供養若干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進一步完善和規范我市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根據國務院《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國務院令第456號,以下簡稱《條例》)和《省農村五保供養工作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結合我市實際,現就進一步加強全市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提高認識,增強做好新時期農村五保供養工作的責任感
加強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的客觀要求,是加強社會保障建設、完善農村社會救助體系的重要舉措。近年來,我市農村五保供養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離《條例》和《規定》的要求,特別是在整體運行機制、福利院建設與管理等方面還有一定的差距,與我市經濟發展水平不相適應。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增強貫徹落實《條例》和《規定》的自覺性,增強做好農村五保供養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把農村五保供養作為一項重要工作抓好、抓實、抓出成效。
二、強化措施,全面提升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水平
(一)明確供養對象。農村五保對象是指村民中符合下列條件的老年人、殘疾人和未成年人:1、無法定撫養義務人,或者雖有法定撫養義務人,但撫養義務人無撫養能力的;2、無勞動能力的;3、無生活來源的。按照本人自愿申請,因年幼或者智力殘疾無法表達意愿的,可由村民小組或者其他村民代為提出申請,村委會民主評議并公示,鄉鎮辦審核,市民政局審批的程序嚴格審核認定,將符合農村五保供養條件的人員全部納入五保供養范圍,核發《農村五保供養證》,建立五保供養數據庫,切實做到“應保盡保”。對分散供養五保對象,由各鄉鎮辦按標準進行審核,并與五保對象所在村簽訂供養協議,所在村必須明確包養人,并簽訂包養協議,明確責任和義務。對自愿集中供養的五保對象,經各鄉鎮辦按標準審核同意后入住福利院,并由各鄉鎮辦與供養福利院簽訂供養協議,享受集中供養待遇。
(二)強化主體責任。各鄉鎮辦是農村五保供養工作的責任主體,行政主要負責人是第一責任人,要切實履行好農村五保供養工作的主體責任。要切實加強領導,將農村五保供養工作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要制定農村福利院建設計劃并將其作為新農村建設窗口重點扶持;要解決好農村福利院住房建設用地,并按國家規定集中供養對象人平不低于0.5畝的標準落實生產基地;要加大資金投入,積極爭取上級支持,充分整合相關部門資源,多方籌措資金,新建和維修改造一批福利院,全面改善和提升農村福利院基礎設施條件,使床位使用率達到100%;要加強安全管理,確保農村五保供養對象生命財產安全,對因管理不善造成農村五保供養對象走失、人身傷亡等責任事故的,要嚴格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要采取公開競爭的方式擇優選聘農村福利院院長,會同市民政部門對其進行考核和管理,農村福利院院長盡可能由機關工作人員擔任。要合理配備福利院工作人員,福利院工作人員和服務對象原則上按1:10的比例配備。積極探索建立“以錢養事”購買服務的新機制,做到福利院服務管理人員能進能出,保障福利院服務人員的報酬,服務費不低于全市最低工資水平。力爭用3至5年時間,使全市農村福利院基本達到省級模范福利院標準。
(三)完善基礎設施。市民政部門要大力爭取上級建設項目和資金,改善農村福利院基礎設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要把農村福利院危房納入改造規劃,改善供養對象居住條件。市交通運輸部門要把主干公路連接福利院的道路納入農村道路硬化項目,應盡一切努力改善農村福利院交通基礎設施。市水務部門要把農村福利院飲用水納入“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統籌安排解決,確保農村福利院用水安全。市生態能源部門要把農村福利院沼氣池建設納入計劃,積極爭取上級專項資金予以解決。市供電部門要把農村福利院供電線路及設施納入計劃予以支持,并減免相關費用。市廣電部門要將農村福利院有線電視線路建設納入規劃予以支持,并減免相關費用。
(四)提升服務水平。市民政部門要切實加強對農村五保供養工作的業務指導,進一步完善農村五保供養工作管理制度,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建立農村五保供養標準的自然增長機制;要建立農村福利院建設與管理工作考核獎懲制度,提升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水平。市衛生部門要指導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與農村福利院建立合作關系,幫助農村福利院建立醫務室,上門為五保對象提供及時、高效、便捷的醫療和心理保健服務。市廣電部門要把農村福利院作為送電影下鄉的放映點。市文化體育部門要為農村福利院分期分批配置健身器材,建立圖書室,并指導開展院民文化活動,豐富供養對象的文化娛樂生活。
(五)營造工作氛圍。市宣傳部門要加強農村五保供養政策及典型事跡的宣傳,褒揚為農村五保供養工作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營造敬老愛老的良好氛圍。市老齡辦要切實維護老年五保對象的合法權益,大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增強老年人的自我維權意識,廣泛開展尊老愛老敬老模范單位和個人評選表彰活動,切實營造濃厚的孝親敬老、養老助老的社會氛圍,落實老年人優待服務政策。市教育部門要將農村福利院作為中小學校的德育基地,引導學生參加公益活動,發揚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三、落實保障,確保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持續健康運行
(一)保證經費來源。市財政部門要足額列支五保供養補助經費。在供養對象生活費和農村福利院公益性服務經費方面予以保證。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倡導民營企業捐助資金,并引導有農村集體收入的行政村安排資金,切實保障農村五保供養經費。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要將農村五保供養對象優先納入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范疇,對16—59歲,無繳費能力的五保人員,由政府部門按最低繳費標準代繳,做到應保盡保。市農業、科技等部門要把農村福利院作為科技示范點,將一些新品種、新科技引入生產基地,幫助發展養殖業、種植業,增加院辦經濟收入,改善和提高供養對象的生活水平。
(二)建立長效機制。市發改部門要把農村福利院建設納入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支持農村福利院項目申報,大力爭取國家和省級投資,把加強農村福利院建設作為解決社會養老問題的有效措施。市編辦要對現有的利用國有資產興辦的農村福利院,根據工作需要,經報批后明確為事業單位,辦理事業單位法人登記,落實管理責任。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規定的稅費減免等政策,倡導慈善組織、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個人,以捐資命名的方式參與農村福利院建設,努力營造“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良好氛圍。
(三)加強監督管理。市政府從2012年起將農村五保供養工作納入全市目標管理考核體系。市民政部門要加強調研、檢查,建立定期檢查和通報制度,全面掌握五保供養工作情況,對五保供養政策落實不力、管理不到位的地方,要給予通報批評,并督促將問題整改落實到位。市財政、審計、監察部門要進一步加強農村五保供養資金使用管理和項目建設的監督檢查,對違反財經紀律,貪污、挪用、截留、私分農村五保供養款物以及在項目建設中存在違規行為等,要嚴肅查處,嚴格追究責任。
- 上一篇:高校非法學系學生法制教育因素及策略
- 下一篇:加強法制教育提升高校生素質